【摘 要】郫縣是全國首批38個國家基礎教育課改試驗區之一,大多數教學科目都已順利完成了課改目標,作為承擔國家未來人才基本身體素質的體育科目,卻沒有實質性的動作;而成都市早已把體育科目列入了中考的計分范疇,所占分值甚至比某些科目還高。針對這種不對稱的局面,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體育升學考試進行改革。
【關鍵詞】郫縣 體育考試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154-02
一 郫縣初中學生體育升學考試現狀
郫縣的基礎教育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風生水起,許多省市的教育部門經常深入郫縣學校課堂,進行交流學習,同時郫縣教育局也經常積極組織校長、部分高考科目的教師到中東部省市觀摩學習。但是,體育教師的教研活動基本沒有走出過成都市,體育考試項目基本就是立定跳遠、長跑、坐位體前屈老三樣,實心球和肺活量測試只采用了兩年,再也沒有參與到體育升學考試序列。初中的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基本全是圍繞考試內容進行訓練,這與體育教學的本質有較大的出入。學生升入高中后由于分數不計入高考總分,為了高考,學生在教室時間太長,大多數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下滑趨勢,女生尤為明顯。
1.現行條件下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內容
在現今分數如此金貴的情況下,幾分就決定是升入一類還是二類示范校的差距,也許就是讀職高與普高的分水嶺。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衡量各校的教育教學及管理水平就是依據學生中考有效分數線為最終依據,為此各類初級中學都把體育分數作為有效的突破口,學生從初中一年級就開始練習體育考試的項目,稍微動腦筋的教師把課堂中其他教學內容圍繞這些科目開展,懶惰的老師干脆就是用死方法練習,天天不是跑步就是徒手操,要不就是背手蛙跳、下蹲,這與體育課的身心俱悅的教育理念相差甚遠,與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更是背道而馳。
2.現狀下的教學理念
考試其實就是教學的導向,在此類理念模式下的課堂基本就與教育沒有太大的關系。學生升入高一級別的學校就讀,體育老師要想教一些水平較高的運動技能,往往發現還需要從小學的五六年的基本姿勢、姿態重新學習,勢必造成初中課堂內容的殘缺。有一所知名學校出現過校長要求體育老師必須把初三的全體學生體育分數平均分達到49分(滿分50分),如達不到,就下崗停發績效工資。在此情況下體育老師只有把學生在體育堂上的點滴時間全部用上,拼命訓練,可想而知,這種殘酷的課堂怎能有利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以后學生怎能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
二 郫縣初中學生體育升學考試應改革
體育教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各方面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并根據這些差異性設置不同的考核項目,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通過參與體育鍛煉體會到體育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從而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項目的設置上應為體育與健康教學服務,體現新課標的有關精神,應緊密結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同時也讓體育教師充分展現自己的特長,教會學生更多的運動技能。郫縣初中學生體育升學考試改革需從這些方面入手。
三 郫縣初中學生體育升學考試改革策略
1.考試項目設置原則
設置客觀合理的中考體育項目,要有科學的遴選項目作依據。結合部分省市的具體操作及經驗,應按下列3項原則設置中考體育項目:(1)以《大綱》為依據與《標準》相結合原則;(2)增強學生體質原則;(3)簡便易行原則。
2.考試項目設置分類
結合郫縣的具體情況,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通過走訪調查、問卷等形式,咨詢有關專家教授,同時參考中部、東部、南部部分省市的項目選定分類,根據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及《意見》等系列文件,郫縣作為四川省的“排球之鄉”,每年各中小學都有排球活動月舉行,同時籃球、田徑等傳統項目的開展也不錯,為此筆者建議必測類項目包括長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排球發球;選測項目包括速度力量類:立定跳遠、實心球、一分鐘計時跳繩、引體向上(男)、一分鐘仰臥起坐(女);技術能力類:排球墊球、籃球運球上籃、足球25米繞桿射門。學生應在兩類項目中各選擇一個考試項目,選測項目一經選定不得更改。
3.體育考試中應注重學與教、考的關系
學校體育是為學生服務,同時不可避免地進入一種應試的模式,但只要合理、科學地進行調節分配,注重學以致用,改善學生體質,促進學校體育健康全面的發展,就應積極努力去改革。要看到改革的積極成果,做到服務于學生、社會、家庭,注意協調發展,改善關系,開創學校體育的新篇章。
四 結論
郫縣體育升學考試存在著弊端,必須進行改革。改革必然會有困難,無論是人力、財力還是場地設施,以及操作模式環境都需要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進,因此我們的教育管理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都應進行理念、模式的修正,做好充分迎接困難的準備。
參考文獻
[1]趙兵.對初中升學考試的幾點建議[J].體育教學,2008(6)
[2]雷文靜.中考加試體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6)
[3]李玲.淺析體育中考給學校、體育教師及學生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28)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