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中職院校體育課常見的運動損傷的預防,以及在造成損傷之后如何及時進行處理避免二度損傷的辦法扼要地作了闡述,同時介紹了中職院校體育課常見的運動損傷種類,分析了預防中職院校常見的運動損傷的方法和措施,以最大可能地避免損傷的發生。
【關鍵詞】中職院校 運動損傷 預防及處理 體育課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176-01
一 中職院校體育課常見的運動損傷分類及其成因
1.體育課常見運動損傷分類
體育課常見的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課以及日常體育運動中發生的各種肌體損傷。中職院校體育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可按照運動損傷的組織結構進行分類,也可按照運動損傷后皮膚黏膜是否完整進行分類,還可按照運動損傷的程度進行分類。
2.常見運動損傷成因
體育運動損傷不僅與中職院校學生本身個人的肌體質素有關,也與相關運動項目的安排、特征有關。
二 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
防大于治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中職院校常見的運動損傷亦如此,因此運動損傷的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預防中職院校常見的運動損傷措施如下:
1.普及預防運動損傷的思想教育工作
中職院校為了預防學生運動損傷應當將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積極開展預防學生運動損傷的思想教育工作,從教師到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要認真貫徹預防方針。加強和普及中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們對于預防運動損傷的認識,特別是每一節體育課注意力要集中,可適當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使參加運動者精力集中,不一心二用。
2.運動前充分的準備預熱活動
體育運動的顯著特點是對抗性強,且在運動過程中競爭激烈,作為成長時期的中職學生,身體往往需要承受很大的運動負荷,但人體器官在一定的條件下,承受生理負荷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在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體器官的負荷能力,減少、避免運動損傷。
3.加強體育運動,增強學生身體質素
不同的體育項目,要有針對性地訓練相應的薄弱關節部位,并在運動之前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增強身體的柔韌性、肌肉的爆發力。
4.掌握正確的技術要領
掌握正確的運動要領,就需要教師在體育課上盡職盡責和學生積極配合認真學習。不同的體育項目需要掌握相應的運動技巧和要領,只有各個關節、器官協調配合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三 應對常見的運動損傷的方法
運動損傷發生之后,及時地處理和應對不僅能夠減輕痛苦,避免二度傷害,且能為進一步的治療創造條件。因此,中職院校學生掌握如何應對常見的運動損傷十分必要。具體來說,面對常見的運動損傷時有以下應對措施:
1.皮外傷
常見的運動損傷易造成出血、皮膚崩裂等現象,當損傷一旦發生,應在自己或同學們的幫助下立即用冷水沖洗受傷部位,使傷部動脈血管收縮、血流減慢,不至于造成傷部淤血、腫脹,產生疼痛,出現功能障礙。同時,需要及時進行止血和保護傷口,以避免感染。
2.韌帶、肌肉拉傷
韌帶和肌肉拉傷也是常見的運動損傷,針對這種情況,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運動,平躺或半位來抬高受傷肢體。爾后,找繃帶固定受傷肢體,避免二度受傷。有條件可以通過冷敷來減輕痛苦,并及時就診確保沒有深度受損。
3.挫傷
發生了挫傷之后,學生需要根據情況及時處理,如皮膚出血,立即停止運動,先用酒精或碘酒對傷口進行消毒,用凈布包扎。如果受傷部位紅腫疼痛,可先用冷水或冰進行局部冷敷,抬高傷肢,必要時加壓包扎,防止繼續出血。
4.脫臼
運動過程中脫臼也是常見的運動損傷,一旦發生脫臼現象一定要及時停止運動,并且找硬板固定后,及時就醫。
無論是哪種體育運動損傷都需要引起中職院校學生和教師的重視,及時就醫能得到專業的治療,避免由于時機延誤而造成損傷加重。
四 結束語
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深入,我國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學生,而素質教育的根基在于學生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本文以中職院校體育課常見的運動損傷的預防,在造成損傷之后如何及時地進行處理,以及避免二度損傷的辦法進行扼要的闡述。介紹中職院校體育課常見的運動損傷種類,及預防中職院校常見的運動損傷的方法和措施,掌握應對和處理運動損傷的處理辦法,希望能夠對中職院校學生的教育工作,以及中職院校學生健康成長起到一定的引導和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郭振新.學生體育課中運動損傷產生的分析與預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7(06)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