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設”應對“生成”,是教學中的一對矛盾統一體,在實施新課程改革中必然會遇到。平淡的課堂因設計而生動精彩,因生成而美麗。預設是相對靜態的,是教師預先設置好的,而生成是相對動態的,是課堂上隨機的,很難預知。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在英語教學中,如果機械地按照所謂的“預設”來進行,其結果必然是忽視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但如果一味追求課堂上學生們即時的“生成”,也許課堂的氣氛會極其熱鬧,但難免會因缺乏目標,而出現“失控”的現象。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的關鍵所在。課前的精心預設是課堂上動態“生成”的有力保障,只有具備了教學機智,才能把平淡的教學過程演繹得更加精彩。那么,怎樣才能合理協調“預設”和“生成”這對矛盾統一體,讓英語課堂生成得真實有效呢?
一 教師要在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基礎上充分預設
1.預設多元化教學目標
《中職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影響是深廣的。職高學生英語基礎差別較大,個性興趣各異,不同專業對英語要求各不相同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都應呈現多面化、多元化的特點。” 英語教育的這一特點表明,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存在著相當多的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對教學的預設應靈活而具有針對性,在教學切入點的選擇、重點的把握以及難點的確定上都應符合教學實際,符合學生實際,符合教師自身的實際。一堂有效生動的英語課的教學目標不能一成不變,而應是容納“百鳥爭鳴”般的動態生成,只有把握了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才能促進學生全面充分發展。英語教學目標的預設是必要的,是生成的基礎。教師在平時的英語備課過程中,可以多預設幾個“Suppose”,多預設一些“If you…,what should you do?”這樣的問題。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增加幾份自信、多幾份機智,從而能使自己靈活駕馭課堂創生更多的生動,這樣的教學才能更有針對性。
2.預設全面的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任務、重難點的確定以及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選擇都需要教師預先進行設計。教學設計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既要遵循課程和學科發展要求,又要尊重學生的身心和認識發展規律,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有經驗的教師會預設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還要預設學生的身心狀況、情感狀態;不僅要考慮到正常的情況,還要預測到非正常的狀況等。中國畫中強調“留白”,英語課堂也應給學生留下適當的自主學習空間。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使課堂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
二 教師要靈活駕馭動態課堂,巧妙把握課堂生成
1.教師要隨機應變
教學過程不是亙古不變的,而是一個變化多端動態生成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一些非預期的因素層出不窮,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教師,課前對學情研究再充分,也可能有“無法預知”的情況發生,教學經驗不足的老師更會因此亂了陣腳,亂中出錯,倉促處置,必定會留下不少遺憾。而敏感和極富實踐智慧的老師會抓住這種機會,沉著冷靜,變偶發事件為教學良機。教師要揮動自己的魔法棒,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把握住預設和生成的最佳時機,巧妙化解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促進學生的有效生成,使課堂教學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教師憑借自己的智慧與應變能力,把重要的課堂生成資源加以利用,充分體現了教育者的機智。當然擁有靈活的教學機智并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的,它是教師深厚底蘊的積淀,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歷練不斷積累,才能出現高超境界。
2.教師要獨具匠心
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導致了課堂生成難免存在一定的偏頗、缺陷乃至失誤,對于學生生成的富有創意但陳述不清的信息資源,教師應采用語言補充、直觀輔助、重點強調等方式讓全班學生清晰地感受這一生成性資源的優勢所在;在教學江蘇省中職英語教材第二冊 What’s in Fashion這一單元時,我通過conversation的形式引導學生們列出自己喜歡或聽說過的品牌,期間再三鼓勵他們不用害怕出錯,可以“暢所欲言”。學生們一下子來勁了,他們爭先恐后地列舉了Adidas、Nike、Anta、UGG、Gucci、Prada、LV、Kappa、Mizuno、Converse、NBA、New Balance等等,表達出學生真實的品牌意識。如果品牌名不會用英文表達可以用中文。剛好有一個學生說到穿衣緊跟潮流,引出了要教的詞組“follow fashion”,對于課堂上一些看似不利于教學的“錯誤”資源,教師只要巧妙地將其合理轉化和利用,而不是簡單地一票否決或制止、糾正,這樣只會起到好的效果。
3.教師要有創新能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當學生真正在課堂上活躍起來之后,就會在課堂上生成大量信息,教師要擅長對這些信息進行重組。對于學生五花八門的信息,教師要區別對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學生對課本研究后所生成的獨特見解,這時教師不可武斷反駁,而要順應學生思維走向。對于那些好像信口胡謅的回答,教師也應敏銳捕捉,并予以正確引導,給予適當的鼓勵,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共同研究。之后,進一步明確觀點,與同學們進行親切的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課堂上出現亮點后,教師要對該生進行一番肯定和鼓勵,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抓住這個亮點,并且引導全體學生深入思考,開拓思維,引發創新欲望。教師要及時發現稍縱即逝的生成資源,抓住它,讓個別的創造變為全體的創造,讓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教師要做這美麗圖景的發現者、描繪者,而不是抹殺者、破壞者。教學中,彈性的、開放的預設是必要的。但課堂又是千變萬化的。教師決不能僅僅依靠預設,而要隨時審時度勢,具備隨機處理的能力,及時整頓預設,將預設與生成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真正成為一門藝術,讓課堂成為學生激情和智慧生成的地方。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