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出于蔬菜易腐易損性特點,對蔬菜全產業鏈冷鏈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云菜冷鏈物流系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從而能有效解決我省蔬菜流通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蔬菜產品附加值。
【關鍵詞】云菜 冷鏈物流 系統建設 物流體系
近年來,隨著我省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城鄉居民購買力的提高和釋放,我省蔬菜產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目前,我省蔬菜種植面積已達1400萬畝,年產蔬菜2300萬噸,外銷量達到每年1700萬噸,成為全國重要的蔬菜產銷基地。2011年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南菜北運”試點地區之一以來,生產供應能力逐年擴大,2011年供應北方市場的蔬菜達到550萬噸,2012年達到650萬噸。全社會對生鮮蔬菜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建設云菜冷鏈物流,對于促進我省農民持續增收和保障消費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蔬菜與蔬菜冷鏈物流的特點
蔬菜屬于鮮活農產品,突出特點是易腐性和易損性,采后壽命短,在產業鏈全過程中,若經營處理不當很容易衰老或發生品質變化,導致蔬菜品質下降。蔬菜冷鏈物流指的是蔬菜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冰箱產業鏈全過程中的各環節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中,以便更好地降低蔬菜損耗、保證蔬菜品質的供應鏈系統,并最終實現蔬菜產品的安全。蔬菜冷鏈物流的突出特點是低溫、低耗和高效。低溫意味著蔬菜必須在全產業鏈中全程的溫度控制。低耗指在蔬菜冷鏈物流的各環節中,通過新進的冷鏈物流技術達到降低產品損耗的效果。高效指通過多種途徑達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二、我省蔬菜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和主要問題
(一)冷鏈基礎設施落后
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冷鏈市場的需求,加大建設和投資開發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力度成為當前我省冷鏈物流系統建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我省設施落后,設備不全,配套設施嚴重滯后等情況非常突出,因此業界都認為,當前應當連續普及全國性冷藏供應鏈配送網絡系統,建立和完善現代流通網絡,降低物流費用,開展多形式的農超對接,逐步完善冷鏈系統,云南應當緊緊抓住《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總體規劃(2012~2020年)》以及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期,不斷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促進冷鏈物流產業升級。
(二)第三方冷鏈物流發展緩慢
蔬菜冷鏈物流投資高以及專業化程度要求較高,因此一般的小企業很難進入蔬菜冷鏈行業。因此積極培育壯大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非常重要,由于第三方冷鏈物流的發展滯后,云南遠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現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經濟實力薄弱、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無核心競爭力等特別突出。
(三)蔬菜生產規模小而分散,合作組織功能不健全
我省蔬菜產業的突出矛盾是小生產與大市場并存。農戶仍然是蔬菜生產經營的主體,蔬菜產業園、蔬菜龍頭企業較少,致使蔬菜標準化、規?;N植和示范帶動力不強,以及蔬菜合作組織在生產、流通、銷售等領域中起的作用不大。由于農戶受自身經濟、技術等條件的制約,無投資冷鏈物流設施的能力,導致蔬菜在生產、流通、銷售等過程中品質受到嚴重影響,同時,蔬菜合作組織發展緩慢,在蔬菜生產、流通、銷售等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功效。
(四)冷鏈意識有待提高
近年來雖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部分人對冷鏈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人們對冷鏈意識有所提高,但由于受長期生活習慣的影響,對于蔬菜在常溫生產、流通、銷售等的情況司空見慣。人們應當把蔬菜冷鏈物流看作關系到我們每個人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社會形成像日本“沒有經過預冷處理的果蔬就是不受歡迎的”的觀念。
(五)缺乏專業化的蔬菜物流公司和全程冷鏈運輸
我省蔬菜冷鏈物流剛剛起步,發展緩慢,遠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蔬菜物流不是由專業化的物流公司來完成,而主要是由普通物流公司來完成,并且流通過程操作簡單以及不嚴格控制好蔬菜流通溫度,各個物流環節并未形成統一的對接。其次,沒有形成標準化、規?;氖卟松a,銷售市場零散,以及缺乏專業化的蔬菜物流公司。
同時蔬菜產業并未形成一條從田間、采后到預冷、到冷庫,再到冷藏車運輸,再到批發站冷庫,再到超市冷柜,再到消費者冰箱的完整產業鏈。
三、我省蔬菜冷鏈物流發展的建議
冷鏈貫穿于蔬菜加工的各個環節從包裝前的預冷、包裝完畢后的冷藏儲存,到蔬菜上架銷售前的冷藏運輸?!霸撇恕睉蛟烊汤滏溛锪?,將對于云菜在保證品質、實現遠距離銷售和提升附加值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升“云菜”品牌。
(一)打造冷鏈物流全程監控與追溯系統工程
構建高端配備現代監控的物流體系,規范化、標準化運作,建設全程溫控和可追溯系統,充分利用龍頭企業冷鏈物流新進的技術和市場交易信息平臺,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蔬菜冷鏈物流信息追溯系統。
蔬菜冷鏈物流流程圖
同時要組建專業冷藏運輸車隊對蔬菜專業合作社進行統一收購,帶動蔬菜園區外周邊冷鏈物流,形成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共贏的局面。園區內外統一運用傳感器、GPS等物聯網技術,進行全程溫控和綜合管理,最終形成物聯網監控的、社會化的全程冷鏈物流系統,形成一條從田間、采后到預冷、到冷庫,再到冷藏車運輸,再到批發站冷庫,再到超市冷柜,再到消費者冰箱的完整產業鏈。
(二)打造冷鏈物流監管與查驗體系工程
完善冷鏈物流從生產、加工、儲存、運輸、中轉、進出口等主要環節的監管和查驗基礎設施建設。在全程監控與追溯系統工程的同時,同步建設監管和檢測設施。依托現有的監管和檢測資源,進一步提高種植基地、加工基地、配送中心、中轉中心、進出口口岸的查驗和檢測能力,提高監管水平,保障產品質量和安全。
通過提供多方位的綜合冷鏈物流服務,將大大縮短產銷距離,加入信息流有效保證供應的及時性、敏捷性;同時,全程冷鏈物流專業化的運作模式為蔬菜銷售渠道的暢通提供了保障。提升“云菜”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保證冷鮮蔬菜的質量。促使農戶分散于多處的物流資源進行集中處理,發揮整體優勢和規模優勢,實現蔬菜冷鏈物流的現代化、專業化和標準化。提高了農戶種植蔬菜的積極性,帶動云南蔬菜生產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三)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完善合作組織功能。
加大培養蔬菜龍頭企業力度,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組織模式,帶動和示范周邊農戶,形成標準化、規模化蔬菜生產經營,利用龍頭企業的經濟實力雄厚、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先進、有核心競爭力等優勢帶動全產業冷鏈物流。完善合作經濟組織,充分融合小生產與大市場,鼓勵蔬菜種植小農戶積極參與合作組織,使分散的、無規模的小農戶整合為有規模的合作組織,并由合作組織對接大市場,提高蔬菜流通的組織化程度,保護農戶切身利益,增加農民收入,達到農戶、企業及合作組織多贏的局面。并加大對合作組織的建設力度,拓寬其服務功能,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等全方面的服務,實行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等一系列的標準化、規?;a經營。
(四)通過政策扶持,大力發展第三方蔬菜冷鏈物流
通過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財政、稅收等多方位、全面的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經濟實力雄厚、輻射帶動能力強、有核心競爭力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激勵蔬菜生產企業從源頭到銷售實現低溫控制,加大對冷鏈運輸和低溫銷售的發展力度,建立以生產企業為核心的冷鏈物流體系。積極推進第三方物流發展,利用物流企業的信息網絡把先進科技帶到農業領域,指導合作組織生產和銷售,提升蔬菜產品附加值,推進蔬菜產業化升級發展。
(五)加大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和人才培養力度
加大投資冷庫、冷藏車等配套基礎設施和設備,以及采用低溫等離子體真空減壓冷藏解毒保鮮技術,并按照蔬甘肅省居民個人保險消費力實證研究
周雪梅
(蘭州商學院長青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摘要】本文在分析甘肅省保險消費市場的基礎上,介紹了保險消費力的概念及構成要素。通過搜集1990~2011年甘肅省人均保費和居民收入情況相關數據,選取適當的解釋變量,分別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對甘肅省居民個人保險消費力進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促進甘肅省保險業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保險消費力 保險需求 消費力客體菜冷鏈物流發展的需要,完善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機制,通過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合作,推動高等學校設置冷鏈物流相關專業、開設相關課程,發展蔬菜冷鏈物流職業教育,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同時聘請有關專家和科技人員研究和制定蔬菜的真空保鮮、標準化加工技術操作規程,對優質蔬菜產品進行脫毒、殺菌、去農殘、解毒、保鮮,使蔬菜加工產品新鮮安全、無公害,達到外銷的標準。蔬菜進入冷庫流通前,首先在產地預冷庫中進行預冷,采后蔬菜經歷卸貨、檢驗、檢測等階段,未發現異常,則直接放置到冷庫的預冷間預冷,溫度依據蔬菜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預冷之后,直接進入加工車間進行加工并最終實現從田間到消費者冰箱的完整產業鏈。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R],2010.
[2]云南省商業廳.云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R],2010.
[3]朱超才.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 2011,39(4):2317-2318.
[4]黃利偉.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7.
[5]楊青松.農產品流通模式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42.
[6]張云中.農產品流通模式亟待變革[N].國際商報,2011-07-20(4).
[7]《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國發〔2011〕11號.
[8]《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2-02.
[9]《云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云南省商務廳.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