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環保企業不僅在環境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支撐和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貸款難、融資難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環保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也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長期以來由于政府、金融和信用等外部環境對環保企業支持不足以及環保企業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環保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直存在。如何解決環保企業的融資問題成為發展我國環保產業、保護環境資源的首要問題。本文系統的對當前我國環保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現狀進行分析。最后從理論以及實踐兩方面探究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為拓寬我國環保企業融資渠道提供理論依據和可供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環保企業 融資 對策建議
一、引言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性使得環境保護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人類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
環境保護需要來自社會各界諸多方面的支持,更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和運作。近年來為了保護環境,我國不斷加大環保投資,各類環保企業逐漸誕生,并在提高創新能力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居重要地位。據統計2011年,我國環保產業從業單位共有3萬多家,從業人員近300萬人,甚至有人預測到2020年環保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然而綜合來看,我國環保企業90%以上都是中小企業,技術裝備落后,專業化水平低,對比世界各環保產業強國,我國環保產業在技術和人才上都處于劣勢,大力扶持各類環保企業發展已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
環保產業從起步、發展到環保市場的建立和培育等一系列過程,都需要投入高額的資金以及國家和各級政府不斷地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投入,從財政撥款和商業貸款方面都給予環保企業以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受現有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缺乏足夠的資金往往導致環保企業的發展舉步維艱。基于此,本文以環保企業融資理論為理論基礎,以環保企業融資問題為研究對象,旨在為環保產業跨越式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二、我國環保企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全球環保發展現狀來看,環保產業是未來經濟新增長極之一。環保企業充當了環境保護的主力軍。同時,當前,環保企業面臨著諸多經營困境,特別是融資難問題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總體而言,當前國內環保工作主要由政府統籌和主導、以社會投資和外資資金為主。許多大型環保項目投資都由政府財政負擔,政府對其后期運行給予補貼支持。這種環保模式導致環保行業融資來源過于單一,資金嚴重不足;另一方面也導致環保企業存在嚴重的政企不分,企業經營缺乏市場機制激勵,投入-產出較低。同其他行業相比,國家對外資和民間資本進入環保行業門檻要求較低。行業融資渠道過于單一導致環保產業嚴重缺乏資金支持。此外,在傳統計劃經濟思想影響下,商業銀行思想觀念守舊,對中小環保企業缺乏充分的了解,為了規避信貸風險紛紛傾向于采取信貸行為。最近幾年來,環保企業發展迅速,為推進國家環保戰略和政策作出了積極有益的貢獻,但是不少環保企業依然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特別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環保企業的融資渠道更加狹窄,資金周轉十分困難,嚴重制約了環保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壯大。
三、我國環保企業融資概述
從廣義上看,融資是指貨幣資金的有目的性運動,狹義的融資則是指獲取貨幣資金,主要有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之分[1]。本文是指狹義上的融資方式,也就是環保企業獲取資金的方式。企業從各種渠道獲取資金,也就是資金資源配置的過程。一直以來,國內企業主要通過間接融資方式來獲取資金。自1987年以后,國內資本市場開始成立并不斷發展壯大,我國企業直接融資資金總額保持逐年上升趨勢。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公司制的環保企業才正式出現,其通過直接融資獲得的資金占比遠遠高于其他行業企業直接融資占比。
四、我國環保企業融資難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我國環保企業缺少擔保的資金
“根據國內《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以下簡稱《擔保法》)的有關規定,商業銀行可以要求企業提供實物資產作為貸款質押物,同時,《擔保法》對抵押物的使用規范也給出了明確的要求和規定。”實際工作中,商業銀行對抵押資產類型給出了嚴格的限制,只接受土地使用權、房產等固定資產作為貸款質押物。我國環保企業大多為中小型規模,企業資產總額不大,企業實力不雄厚,很少有企業能夠提供土地或者房產質押物。無形資產價值難以準確衡量,機械設備的流通變現能力較弱,商業銀行都不愿意接受抵押。如此一來,國內中小型企業能夠申請到商業銀行抵押貸款的機會少之又少,要想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難度十分大。環保企業由于自有資產較少,抵押價值偏低,很難滿足銀行苛刻的信貸規定,即使有抵押資產,往往也會因為抵押辦理時限過長,手續繁冗、信貸成本過高等問題,無法為企業提供完善的信貸服務。同時,商業銀行對擔保企業的資質審查也十分嚴格,環保企業容易因為各種問題或原因被拒絕發放信貸資金。
(二)可運用的融資渠道和手段少
發達國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資本市場,環保企業具有多樣化的融資渠道和來源,例如商業銀行貸款、上市融資、增發股市、募集基金等方式,還可以爭取政府專項資金支持。良好的融資環境提高了國外環保企業融資效率,可以有效提高資源優化配置效率,加快行業的整合和發展。而我國國內資本市場尚未成熟和完善,上市環保企業數量少之又少,民營企業更是鳳毛麟角。資本市場的發展并沒有給廣大中小型環保企業創造融資機會。同時民間融資渠道又多體現為投機性投資,投資周期較短,單個項目竣工后即撤資,給環保企業資金配置造成了巨大的困難。另外,國內在環保行業方面制度建設十分落后,不能為環保企業提供充足的制度支持,嚴重制約了其的發展。
(三)銀行的借貸問題
當前,國內金融行業主要為國有銀行為主、中小型股份銀行為輔的格局。當前,國內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不徹底,與現代金融企業治理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降低了其對市場機制的敏感性,在對中小型環保企業的融資需求面前缺乏快速的市場反應。
同時,隨著金融行業風險防范意識的不斷增強,為了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規模,大多數銀行提高了信貸審核門檻和要求,開始從多方面來考察信貸企業經營實力和還貸能力,并要求企業提供資產抵押擔保。當前,大多商業銀行對中小型環保企業都采取了“惜貸”策略,不愿意冒著高信貸風險對其發放信貸資金。這直接增大了環保企業的融資難度。因此,要盡快扭轉商業銀行對環保企業的“信貸”不利局面,不斷創新信貸管理制度,為中小環保企業創造更多的融資機會。
(四)尚未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環保融資體系
國內環保融資體制建設相對落后發達國家,這是制約環保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很多行業和領域發揮了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而環保產品具有明顯的公共產品屬性,我國經濟增長方式還停留在粗放型層面、市場體制不健全、區域經濟不均衡發展,這些都落后于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在上述問題的影響下,我國很難運用市場機制來優化配置環保行業資源,使得行業發展低效落后。當前,我國要盡快建立環保行業市場融資體制,當前國內融資體制帶有深深的計劃經濟烙印,受到“環境保護靠政府”傳統思維的嚴重影響,國內現行環保融資體制沒有充分發揮融資支持作用,沒有充分體現“誰污染誰付費原則”和“污染者為環境污染埋單原則”;沒有明確政府與企業的環保責任,也沒有明確劃分二者在環保工作中的責任地位;一般傾向于將環保責任全部歸到政府頭上,導致環保企業融資主體的地位被市場和金融行業嚴重忽視。
五、我國環保企業融資對策探討
(一)探索適應環保企業的多形式貸款抵押方式
國家要通過政策引導商業銀行針對環保企業融資制定靈活有效的融資制度,鼓勵其創新融資業務:要完善環保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貸款業務范圍和抵押物種類,允許劃撥土地及地上的建筑物、地面基礎設施和管道、生產設備抵押融資,并調整現有的資產抵押率。
另外,要針對環保企業行業特許經營權提供抵押貸款業務。在國內一些省份,已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特許經營權抵押經驗,例如江西省就明確規定縣(市)污水處理廠可以將特許經營權抵押給省國有資產主管部門,以此申請商業銀行貸款,并集中建設和出讓,統一償還貸款,通過這種制度設計,有效激發了商業銀行對環保企業的信貸積極性;福建省也針對環保企業的特許經營權抵押貸款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污水、垃圾處理企業可以用特許經營權向商業銀行申請抵押貸款。這些先進經驗和做法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二)拓寬環保企業融資渠道
當前,國內環保企業大多為中小型規模,技術水平相對偏低,抵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無法達到商業銀行信貸審查要求。因此,要拓寬環保企業的基金、證券融資渠道,促使環保企業建立完善的風險資本融資制度和創業風險規避制度,建立合伙出資等融資模式,鼓勵行業重組和并購,上市融資等方式。
(三)支持商業銀行對環保企業貸款
國家要鼓勵各大商業銀行創新信貸模式,探索新的貸款抵押模式。要在保證環保企業透明財務制度的基礎上,不斷拓展貸款抵押資產范圍,允許更多的企業固定資產例如建筑物、地下設備和生產機械作為融資抵押物,并適當提高資產抵押率。環保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很強的公共產品性質,因此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財政政策來鼓勵商業銀行對環保企業發放信貸,例如政府擔保、財政利息補貼等。最近,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當前金融行業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財政支持、風險共擔等多種方式來扶持信用擔保公司的發展和壯大,要求各級地方政府鼓勵多層次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的建立和發展,對具備中小企業信貸抵押擔保資質的企業給予一定的利稅優惠。”政府在鼓勵環保企業發展的同時,還要引導各級擔保企業和組織優先支持環保企業,為其提供更全面的信貸擔保服務。例如,凡是對環保節能類企業提供擔保金額超過一定數額的,可以享受到免征增值稅的政策優惠。要簡化擔保手續和流程,不斷壓縮業務辦理時間。為環保企業在信貸擔保、信貸審批、信用額度等方面提供政策優惠,并明確擔保中介對環保企業的擔保收費標準。
(四)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環保企業融資體系
要從以下幾方面來推動我國環保企業金融融資體制的改革和創新:
1.加快商業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等企業的創新。金融行業制度創新,例如民營商業銀行的發展;金融交易制度創新,例如商業銀行信貸審批制度、融資風險控制、融資業務創新等。
2.建立金字塔式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要對資本市場進行深入細分,將其分為多個結構層次。投資者、股東、融資者、中介組織處于各自的市場層次中,相互獨立;不同資本市場風險大小不一,不同行業企業上市所遇到的門檻和要求也不一樣;從整體上來看,市場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有機整體,如果企業發展迅速,可以帶動本行業的升級。要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就要在金字塔式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給環保企業留下合適的位置和空間,例如針對中小企業上市,建立中小企業創業板融資模式和上市審批流程,為其創造良好的上市條件。
3.創新信用管理體系。這里的信用管理體系包括以政府為導向的企業信用評分體系、環保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等。
4.融資輔助體系。主要包括提供融資咨詢服務的市場主體、融資風險分析機構、財務會計審計主體以及金融互助體系等。
5.融資法律體系。當前,國內尚沒有建立完善的環保企業融資法律制度。環保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容易遇到各種經營風險,直接影響其正常生產活動。此外,環保企業項目投資周期長、投資收益率較低、項目風險性較大,這就增大了投資者對環保企業的融資顧慮。因此,要從法律建設方面著手,為抑制環保產業投資風險提供堅實的法律基礎。
六、結束語
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環保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金融體制變遷過程中,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運行基礎不完善所帶來的制度摩擦使環保企業融資難問題尤其嚴重。融資難已經成為困擾不少中小環保企業多年的問題,不但成為企業自身發展的阻力,也為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不利因素,包括政府、銀行等在內的多方面也做出過各種努力,以期解決該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還是要從環保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出發,深入研究其融資的特征,從制度建設上滿足環保企業融資的需求。環保企業不以贏利為目的,具有很強的公益性,環保企業自身的特點決定了環保企業的融資不同于其他項目的融資。環保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和其他復雜的因素。因此環保企業融資問題需要政府、企業、銀行和社會機構的集體努力,共同探索環保企業融資方式新途徑,支持環保企業大跨步的發展。
注釋
①Jose Lopez-Gracia, Cristina Aybar-Arias,“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Financial Behavior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vol.14 2000, pp.55-63。
參考文獻
[1]余仁田,李玲.我國中小企業的特征及其發展策略.2009,(09).
[2]張育軍主編.小企業監管與創新.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3][美]米什金.貨幣金融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4]Kadri Cemil Akyuzjlker Akyuz,Hasan Serin?Hicabi Cindik,The financing preferences and capital structure of micro,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 owners in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in Turkey [J]. Forest Poliey and Economics 2006 (3):301:311.
[5]大衛·N·海曼.財政學理論在政策中的當代應用.第8版.張進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6]陳柳欽,曾慶久.拓寬我國環保融資渠道[J].中國信息報,2004(4).
[7]全國工商聯.關于建立環保企業貸款抵押擔保機制的提案(R).北京:全國工商聯,2009.
[8]王文軍.中國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9]陳軍平.環保企業發展瓶頸因素分析[J].中國環保產業,2006(02).
[10]邱鄺都,夏維.波蘭環保銀行近況與前景[J].全球科技經濟,2002(06).
[11]喻大學.淺論環境保護的投融資問題[J].財經問題研究,2009(06).
[12]Myers5S.C and Majluf N.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 do not hav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3):187-221.
[13]Modigliani Rand Miller MH.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an Finance and the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 1958.
作者簡介:杜娟,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方向在校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