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國際勞工標準已成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之間貿易糾紛中的一個爭論點。設立國際勞工標準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權,但是,它現(xiàn)在成了防止社會傾銷的一種手段。發(fā)展中國家認為,發(fā)達國家利用國際勞工標準對國際貿易造成障礙。事實是,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勞工標準存在差異,發(fā)展中國家是不可能達到發(fā)達國家的勞工標準的。本文將重點討論國際勞工標準對防止發(fā)展中國家的社會傾倒是否是必需的。
【關鍵詞】國際勞工標準 社會傾銷 貿易障礙 人權
一、國際勞動標準
國際勞工標準是由國際勞動組織在1919年制定的,目的是在自由,平等,安全和尊嚴的條件下,讓勞動者獲得體面的生產性工作。制定國際勞工標準的具體原因:首先,發(fā)行標準能夠幫助改善勞動者的工作環(huán)境,關心他們的健康。其次,使國際勞工標準的成員國在建立社會正義的基礎上實現(xiàn)持久和平的發(fā)展?jié)摿Α?/p>
國際勞工標準采用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的形式。公約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當然這些條約要取得成員國的認可。國際勞工標準可以分為兩組:“核心勞工標準”和“常用勞工標準”。核心勞工標準包括:社自由結;切實承認集體談判的權利;消除所有形式的強迫或強制勞動;有效廢除童工。此外,“常用勞動標準”,包括:最低工資的工作時間上的限制,以及在工作場所的職業(yè)安全和健康。顯然,我們可以看到,國際勞工標準的主要目的是保護人權,但不適用于國際貿易。
二、社會傾銷
所謂“社會傾銷”是指一個高工資的工業(yè)化國家進口相對低廉的外國產品,而這些產品之所以廉價是因為出口國沒有提供合理的工資、利益及對工人其他方面的保護。
社會傾銷存在的原因:第一,生產者要清除存貨。其次,生產商希望保持在國外市場的市場份額。第三,當有新產品上市時,生產著把它作為一種營銷策略,他們的損失可視為廣告費用。
三、國際勞工標準和社會傾銷之間的關系
從國際勞工標準的目的來看,我們認為,國際勞工標準對于防止社會傾銷是沒有必要的。原因如下:
(一)比較優(yōu)勢
低工資是不是比較和絕對優(yōu)勢的唯一要點,專業(yè)技能水平和消費者的喜好同樣很重要。這表明,與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并不必然導致發(fā)達國家要么失業(yè),要么降低工人的實際工資。這兩個群體都可以受益于生產各自擅長的產品,而不受整體人工成本的影響。大衛(wèi)·李嘉圖的比較優(yōu)勢原理這就解釋了這一點。
根據赫克歇爾-俄林模型,資本密集型的國家可以從勞動密集型的國家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相反,勞動力密集型國家可以資本密集型國際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經過國際貿易以后,任何產品價格趨于相等。
(二)競爭或人權
大多數工業(yè)國家都在反對發(fā)展中國家,其中包括中國,印度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等,認為第三世界的勞動者失去了他們的人權。他們試圖改善發(fā)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標準,進一步保護這些工人在發(fā)展中國家可能會失去的基本權利,如最低工時,最低工作安全和衛(wèi)生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并消除任何歧視。另一方面,發(fā)展中國家卻有一個非常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不同的地區(qū)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對于這些發(fā)展中國家,他們覺得那些發(fā)達國家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擔心他們的工人可能會失去其在國際職業(yè)市場上的競爭力。當然,這些發(fā)達國家通常不會公開承認他們有任何保護主義的意圖。”
最近,亞洲各國不僅在政治,但經濟也有一個非常大的跳躍。這個新的和發(fā)展中的市場已經變成了一個在制造項目上的主要出口地區(qū)。1970至1990這20年間,從發(fā)展中國家向西方世界的出口,有12%的增長。很多西方國家的評論者認為是第三世界的廉價勞動力成本增加了其在制造項目上的國際競爭力。亞洲國家擔心在先進國家使用的勞工標準,可能成為一種保護主義。在1993年超過4000個中國項目被墨西哥列入反傾銷名單,關稅最高的甚至達到1,105%。墨西哥這樣做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墨西哥要保護其國內產業(yè)和市場,而且還因為中國是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沒有人會懷疑,在發(fā)展中世界,改善勞工標準是一種可取的想法,但是如何開展這項工作已變得非常艱難。一些評論家認為,很多發(fā)展中國家不能真正把法律付諸實踐,但批評者也指出發(fā)達國家的勞動標準不能簡單用于發(fā)展中世界。一些研究表明,在發(fā)展中國家缺乏一般自由結社和集體談判的權利。另一個重要問題是童工問題。在一些地區(qū),這些兒童的勞動可能是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和發(fā)展中國家的政府,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而不是在工作,但在許多貧窮國家,他們無法負擔得起。這些孩子工作時間很長,但收入很低,有時,他們需要整天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工作。在這種情形下,如何維護和管理勞動標準在這些地區(qū)仍然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三)沒有直接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國際勞工標準是對于防止社會傾銷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它沒有直接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例如,很多斯里蘭卡服裝每年出口到美國。但是在斯里蘭卡沒有勞工組織,這就意味著勞工標準遭到破壞。因此,美國政府是有權在WTO起訴斯里蘭卡的。而且斯里蘭卡應該根據世貿組織對其作出了裁決重新恢復勞工組織,否則美國有有權制裁斯里蘭卡。但是在這個例子中國際勞工標準真正影響國際貿易了嗎?事實上是并沒有,當有的國家違反了國家勞工標準,只有政府,而不是企業(yè)才有權起訴他們。重要的是,一個政府要做出決定是否起訴他們,考慮的不僅是經濟,而且首要考慮的是政治關系。
發(fā)達國家擁有先進的技術,而發(fā)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這些優(yōu)勢,雙方可以互相抵消。此外,發(fā)達國家的消費者可以得到進口發(fā)展中國家的廉價商品。因此,事實上,發(fā)達國家也能得到來自發(fā)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的好處。社會傾銷是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不平衡帶來的結果。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是發(fā)展經濟,其他強制措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甚至還可能導致相反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馬斐.國際勞工標準與比較優(yōu)勢[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4(6):7-8.
[2]周少青.論三重框架下的勞工標準問題[J].河北法學,2004,(11).
[3]常凱.WTO、勞工標準與勞工權益保障[J].中國社會科學,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