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務實清廉”,是黨的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是對全黨提出的時代要求,根本目的在于進一步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全面小康”的偉大中國夢想。人民銀行基層縣支行位于“政策傳導”、“窗口服務”的第一線,要自覺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根植于思想和行動中,立足轄區實際,堅持“一行一策”,自覺踐行群眾路線,盤活金融資源,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提升履職水平,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充分認識“為民務實清廉”基本要求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根本宗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為民務實清廉”,根本在為民,關鍵在務實,清廉是保證。
為民,就是要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唯一標準。
務實,就是要實事求是,力戒形式主義。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吃透上情、聯系實際、勤奮工作、狠抓落實,用心出實招、專心干實事,是一種工作態度、工作作風,是一種品質、境界。
清廉,就是要始終嚴以律己、廉潔奉公。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堅守思想陣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始終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二、準確把握履職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縣支行作為中央銀行的派出機構,承擔著傳導貨幣信貸政策、維護轄區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等重要職責。呈貢縣于2011年11月升格為呈貢區,市政中心搬遷、“大學城”啟用,服務業發展潛力以及部分企業的入駐給縣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活力,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和困難。
(一)金融機構類型增多,帶來金融穩定難撐控的挑戰
一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維護公平競爭壓力增大。目前,呈貢區在建核心區僅有161平方公里,有1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69個營業網點)、6家保險公司、9家小貸公司、3家擔保公司,隨著機構數量的增加和各機構業績不斷增長的考核要求,市場競爭隨之變得越來越激烈。
二是銀行不良資產控制難度加大。在目前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下,在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過程中,諸多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比率上升。
三是具有融資功能的非金融機構發展較快,發展不規范的問題又比較突出,潛藏了金融風險。四是國家正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財政增速回落,地方財政相對緊張,財政金融風險交織的問題有所顯現。五是大量交叉性金融工具和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各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給維護金融穩定帶來新挑戰。
(二)經濟社會結構轉型,帶來階段性調整難到位的挑戰
一是城市管理面臨諸多問題。農民失去土地,變為市民,社會轉型對呈貢原有的花卉、蔬菜、水果等傳統農業帶來沖擊,倒逼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但基礎薄弱、經濟規模較小、科技支撐不夠,實現“一步跨越”的困難重重。同時,“一步城市化”對包括金融管理在內的社會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二是失地農民再就業對服務“三農”提出了更高要求。呈貢區土地征用后,農戶手中大量的土地補償款,但多年積累的“菜花果”生產經驗失去了用武之地,為了幫助這部分失地農民再就業,政府積極想方設法開展技能培訓、鼓勵“走出去”租地等措施解決失地農民再就業問題。目前,呈貢區約僅有2.5萬失地農戶外出以小微企業或者個體戶形式從事蔬菜、花卉以及水果的種植和畜牧養殖,離徹底解決失地農民再就業問題仍有較大差距,經濟社會轉型對金融服務“三農”、金融服務創新等提出了新要求。
(三)城鎮化項目短時集聚,帶來大規模資金難協調的挑戰
在呈貢“十年成規模”發展戰略帶動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政府在建、續建項目較多,資金需求空間節節攀高,加之受整體經濟金融形勢影響,企業經營狀況普遍下滑、勞動力成本普遍上漲、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突顯,多種因素導致資金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民眾對信貸政策實施提出了新期盼。
三、有效貫徹“為民務實清廉”基本要求,努力提升履職水平
現代金融對促進經濟發展和服務民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縣支行要自覺把履行職責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自覺轉變工作作風,破解工作難題,促進工作開展,在實踐中努力提升履職水平。
一是強化服務意識。縣支行縱向聯系昆明中支各業務處室,橫向聯系地方政府和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工作承上啟下,履行職責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金融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效果,關乎廣大群眾的生產發展和生活幸福。所以在謀劃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措施、推動工作開展中,必須有很強的群眾觀念和服務意識。要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結合呈貢區發展現狀,在引導信貸投向上,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服務“三農”、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中小微企業、服務促進就業、服務安居房等民生工程、服務提升城鄉居民消費等方面作為重點;在工作方式上,要開闊思路,因地制宜,深入研究轄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措施,堅持“一行一策”,跟蹤推進、突出特色、做出成效;在改善金融服務方面,要繼續深化農村支付服務環境試點建設成果,進一步提“惠農支付服務”水平,穩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在維護金融穩定上,要始終把有效維護轄區金融秩序的正常運行放在首位,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二是提高服務實效。因呈貢區的經濟增長高度依賴投資拉動,資金需求高度依賴間接融資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扭轉,企業、民眾對增加信貸總量、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加快金融服務和產品創新、提高“三農”貸款可獲得性、降低融資成本、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結算服務等要求較為迫切。呈貢支行以“兩綜合、兩管理”和“一創兩建”工作為抓手、以“一個指引、一個辦法、一個制度”為依據、以金融聯席會為平臺,堅持服務與管理并重,充分發揮“潤滑劑”作用,加大工作協調力度,推動金融資源整合,促進呈貢經濟平穩發展。呈貢區信用聯社以失地農民為載體,建立與社區的擔保合作關系,創新農戶小額貸款方式,大力推廣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華夏村鎮銀行推出了農戶聯保貸款、農企聯保貸款和林權抵押貸款,滿足了客戶個性化、多元化的融資需求;農業發展銀行向斗南花卉、雪蘭牛奶分別發放了1.5億和0.7億的流動資金貸款;農業銀行支持晨農公司1億元的涉農貸款。在下一步履職中,要更好地處理好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支持力度與防范金融風險的關系,處理好加強金融管理與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的關系,自覺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實際、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及時掌握第一手信息,增強調查研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上級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三是增強服務本領。過硬的專業素質是履行好職責的前提和保證。這就要求縣支行必須持之以恒地抓好人才培養工作,在打牢理想信念、道德修養、愛崗敬業、警示教育的思想基礎上,立足崗位實踐,通過學習、競賽、考核等方式,強化業務培訓,打造“一專多能”。堅持正面輿論引導,大力宣揚“素質立身”,堅持“優者進,平者讓,庸者退”,使職工有深深的緊迫感、危機感,自覺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營造學習氛圍,以“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依托,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培養職工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傳幫帶”,堅持開展專業知識講座和崗位練兵活動,使業務討論、技能比賽定期化、常態化;組織人員深入銀行進行金融政策宣傳、授課,以講促學,督促職工鉆研業務、熟練掌握政策規定,坐下來能思、會寫,站起來能說、敢講;優化崗位整合,使“人崗相適、用當其時、人盡其才”;強化內部管理,加強業務監督,加大考核力度,落實好廉政風險防控和制度執行力建設,提升整體履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