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為加強財政收支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已逐步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同時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于我國建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尚處于初級階段,各項機制還不完善, “重改革、輕內控”的思想在一些地方還根深蒂固,發生了一些由于內控不力而引發的違規事件。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確保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內部控制有效實施,必須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關鍵詞】國庫集中收付 內部控制 重要性 意義 改進
一、國庫集中收付內部控制、重要性及意義
國庫集中收付內部控制是指單位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為實現控制目標,提高國庫運行效率、保障安全的國庫體系而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進行防范和管控經濟風險。
為加強財政資金管理,避免發生資金安全問題, 減少財政資金支付過程中出現的問題,2006年財政部下發《財政部關于切實加強地方財政資金安全管理的通知》強調加強資金管理。資金安全運行就要將財政資金內控制度作為重點,為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也將于2014年1月1日起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范圍內全面實施。
有效的內部控制可為國庫制度順利執行、資金安全運行、防范風險和高效管理提供保證,促進良好的國庫管理制度建立,形成一系列有效的運行機制、監督機制,使財政資金安全、規范、高效運轉有保障。
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運行狀況
(一)相關崗位人員沒有分設
有的單位受各種因素影響內部控制制度不是太簡單,就是根本沒建立,既使建立了,也沒有執行,形同虛設,這樣必然會造成無章可循,有章不循,違章不究等內部約束無力的結果。在實際工作中就出現了有關職能部門未能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現象,如經濟業務事項與記賬人員和會計事項的經辦人員、審批人員、財務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劃分不夠明確。有的單位違反了會計基本原則的規定,全部由一人經辦,形成收支漏洞。
(二)監督不全面
目前很多單位的行政領導不太熟悉直接支付程序,就只得聽任財務人員處理,從而產生管理上出現了問題。表現在:一方面由財政授權支付的單位,其所反映經濟業務合法性、真實性等情況,國庫收付中心無法掌握,無從起到會計監督的作用,從而出現違反現金管理的規定;另一方面由財政直接支付的預算單位,可以拿著相關憑證到支付中心審核辦理業務,通過直接支付而相關人員未審核其真實性時,容易出現套取現金作為“小金庫”的現象。
(三)從業人員素質低
近年來會計的收支改革頻繁,部份國庫集中支付單位還任用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人員或會計人員年齡偏大從事會計工作,會計知識沒及時更新,從而對會計核算的相關內容認識不全面,處理的方法不恰當,造成實際操作中出現了諸多的問題。一部分預算單位會計人員要獨立完成系統操作還存在很大的困難,甚至部分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還不知如何收集、傳遞有關支付憑證;如何填制憑證、登記賬薄;如何處理年終支付額度結余和對賬,更甚者有的單位年終“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還有余額,或年終根本就沒有對賬。有的專業銀行經辦人員對國庫操作系統也不太熟,沒按時、按要求和人行國庫清算,這樣國庫收付中心工作到年底結算時會出現困難
(四)相關年度追加指標文件下達不到位
通常財政部門在追加年度內預算撥款時,都是由相關股室在國庫集中支付軟件上直接下達,而追加指標文件卻沒有及時下達到相關單位,相關單位的領導對追加的撥款就不一定每筆都清楚,從而形成內控管理缺陷。因此財政部門在追加年度內預算撥款時不僅要直接上線到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將相應的文件及時下達到相關單位。
(五)信息技術安全保障不到位
有的工作人員對網絡安全不夠重視,還將外來介質在中心業務機上使用,極易發生計算機病毒等故障,導致中心業務網的順暢運行無保障。
三、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改進措施
(一)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建立科學的內控體系
《會計法》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實施承擔主要責任,內部控制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加強內部控制首先要對單位原有的各項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檢查,找準失控環節,明確自控重點,培育自我約束自控能力。在建立崗位責任制時:1.要合理設置內部控制關鍵崗位,明確劃分職責權限,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明確各崗位工作職責,建立相互制約機制。2. 實行定期輪換制度。輪崗時必須辦理交接手續,以明確責任。3.在遵循前兩條原則的前提下,精心設置崗位,細化崗位職責。
(二)嚴格把好人員錄用關,注重人力資源建設
國庫收付制度的有效實施,就要有大量的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員。財政部門負責會計內部控制的實施管理,要加強業務培訓,培訓對象的面要廣,不僅要培訓本單位內部人員,還要培訓與其有業務聯系的相關單位人員,通過多層次,多方面的培訓,特別是業務知識、操作規程等方面培訓,豐富相關人員業務知識,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具體就是要:1.根據新《會計法》中有關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的規定,加強對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的審查。2.為保證會計工作質量要以“以人為本”為指導思想,注重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和業務知識的培訓,切實加強教育會計人員隊伍,培育一批批高素質的會計人員。
(三)嚴格執行監督控制,建立健全嚴格的監督控制體系
要有效發揮國庫職能,就要完善責任機制、強化執法監督,為此國庫管理部門就要加強內部督查、督辦力度,建立監督檢查制度,明確職責權限,嚴格實行行政過失、過錯責任追究。財政部門是會計與內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門,應對制度的建立,特別是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審計部門要對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進行抽查審計監督,從而改變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在單位形同虛設的混亂局面,另一方面國庫管理部門在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的同時還要和有關外部監督搞好協調,引入社會公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組成一個科學有效的陽光監督網絡。
(四)行政事業單位的年終結賬檢查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在當年最后一個工作日結束時,就要及時與代理銀行對賬,憑銀行對賬單,通過賬務處理將“零余額賬戶—財政授權支付額度”余額轉銷,使“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會計科目為零。另一面加強賬戶管理,嚴格按《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規定進行管理,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時,在與人民銀行協作的同時,積極與有關單位協調,取得他們支持。
(五)加快網絡及密碼建設步劃,搭建統一的信息交流平臺,實現國庫工作信息化
1.按照宏觀的分析及管理、預算的執行與控制、財務會計核算等各方面的具體工作流程和要求,編制輸入基礎信息數據,實現信息及資源共享。為相關部門及時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務,達到高效快捷、多渠道監控和多方查對賬的目的。2.為確保資金信息系統安全,必須層層設置密碼,包括系統密碼、用戶密碼、支付密碼等。每位國庫工作人員都要憑自己設定的密碼進入系統, 且只能在系統設置權限下進行操作,禁止系統權限設置有交叉重復現象。各人不僅要對自己設置的密碼負保密責任還要經常更換密碼,嚴格執行在退出系統后方可離開的規定。系統也必須具備監控功能,發現異常操作及時報警,防患于未然。
四、小結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要求細化國庫管理,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我們要在改革中不斷的探索,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財政資金的運作有依據、執行有監督、安全有保障,創造一個良好的內控環境。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