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辛農場水產公司按照現代漁業生產“五化”要求,實行規模漁業精養化、生產措施標準化、養殖品種特色化、養殖技術科技化、漁業產品品牌化。實現了水產養殖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搶搭品牌 跨越發展
東辛農場水產業在江蘇省農墾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按照規模漁業精養化、生產措施標準化、養殖品種特色化、養殖技術科技化及漁業產品品牌化的“五化”要求,不斷加強水產養殖塘口更新改造步伐,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提高支撐和保障能力,實現了水產養殖業的又好又快發展。2012年全場實現漁業生產總值1.61億元,同比增長11%;農場水產公司實現經營銷售收入4958.8萬元,同比增長32.7%;水產實現經營利潤580.8萬元,同比增長79.7%;實現塘口租金收入1156萬元,同比增長16.3%,養殖戶平均戶收入16萬元。農場水產養殖基地現已成為江蘇省最大的國有淡水養殖場。先就近幾年來具體做好簡單敘述如下:
一、突出規模漁業精養化,“三個轉變”提升推動力
東辛農場水產業起步于上世紀60年代,經過5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按照“擴規模、強基礎、增效益”的思路加速推進,漁業生產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水產養殖面積實現由小到大的轉變,從過去的2000多畝發展到如今的2.2萬畝,從以前的單點零星養殖發展到如今的連片規模養殖,養殖塘口也從以前的20畝/個發展到如今120畝/個。二是基礎設施實現由弱到強的轉變,農場先后籌集2500多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了路、渠等基礎配套設施,實現了主干道硬化、進排水完全分開。目前,農場水產公司已興建了15公里水泥路和50公里長的砂石路,鋪設了長達30公里長的水泥防滲渠道。三是養殖環境由差到好的轉變,從2010年開始,農場實施了養殖池塘混凝土硬質護坡工程,逐步改變了以前“一年挖塘三年養”的困境。到目前為止,混凝土硬質護坡塘口達到了6000多畝,其中去年一年就實施3500畝。水泥護坡投入使用后,不僅有效遏止了風浪沖刷堆坡導致池埂坍塌的問題,而且解決了池塘滲水難題,提高了水產養殖設施化水平。
二、突出生產措施標準化,統控管理提升增長力
在水產養殖上,水產公司實行不同種類進行分片養殖,實施重點攻關,進行分類指導,規范了養殖環境,提高了養殖效益。水產公司統一采購符合國家規定的魚藥、飼料等相關的漁用物資,既降低了漁業生產成本,又保障了水產品的安全;制定嚴格的水產養殖操作規程,養殖戶“按圖施工”,提高了生產措施落實的到位率;嚴格實施質量追溯體系,從產前苗種到產后市場銷售,均有詳盡控制措施和記錄,確保消費者吃上放心的水產品。“四個可控”不僅保障了水產品的安全,同時也促進了農場的經濟發展。去年,水產公司通過飼料、魚藥的代理銷售,實現利潤463萬元。
三、突出養殖品種特色化,差異發展提升競爭力
東辛水產養殖塘口大多是由以前鹽場改造形成的,土壤含鹽量較高。近幾年來,農場根據資源條件,大力加強市場調研,不斷進行總結探索,調優養殖結構,突出養殖技術科技化,持續發展提升新活力
科學養殖是提高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去年,農場按照水產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品種分布區域化,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水產發展要求技術體系。一是高度重視科技和人才的作用,新引進水產養殖專業本科生3名,成立了水產養殖研究所,與市水產局、淮海工學院等部門和科研機構開展技術協作。大力開展職工培訓,去年培訓職工400多人次,水產養殖職工培訓率達到100%。二是積極推廣先進養殖適用新技術和現代漁業設備。先后推廣了微孔增氧和格柵分隔養殖等技術,其中,利用格柵分離,實行蝦、魚套養,使魚不能進入蝦料投放區,不僅有效降低了飼料成本,而且提高了套養蝦的產量和規格,平均畝效益提高了一倍以上。對先進的現代漁業設備,采取職工自主投入,農場組織統一比價采購。解決了農場與周邊地區苗種供應難問題,并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實現銷售收入480萬元,利潤117萬元,平均畝效益近10萬元。同時,由于帶動了周邊地方養殖業的發展,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好評。在此基礎上,還積極探索了大棚秋延養殖對蝦,實現了一年養殖兩茬對蝦,平均畝產量達到1500斤,畝效益達到1萬元以上,為大面積推廣儲備了技術。
四、突出漁業產品品牌化,內涵挖潛提升軟實力
品牌是無形資產,品牌就是競爭力,就是效益。一是加強品牌的建設,農場漁業生產實施公司化運作,水產公司負責苗種、投入品和產品銷售,養殖戶負責養殖管理。按照打造“東辛牌”優質水產品的原則,統一品牌,做響品牌。目前,農場生產的南美白對蝦已經獲得了江蘇名牌農產品、市名牌農產品稱號,建立獲得了市名牌農產品稱號。二是進行無公害健康養殖,通過改善養殖環境、建立健全水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制定實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保證了農場水產品的質量安全。目前,南美白對蝦和鯉魚被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基地面積0.7萬畝。三是加強品牌的管理,按照新的消費觀和水產品市場需求,農場突出了以質量為主,強化品牌建設和管理。目前,全場水產品已經順利通過了HACCP體系認證。品牌運作提高了農場水產知名度,改變了農場多年來形成的“出場賣魚”的被動局面,實現了山東、上海、浙江等地的魚商競相上門采購水產品的良性發展。同時水產養殖也成為東辛農場的一個重要經濟支柱,公司2012年的目標是大力推進產業化經營,建成省級現代漁業產業園區。
作者簡介:徐中兵(1968-),男,中共黨員,本科,就職于江蘇省東辛農場,經濟師;徐中(1966-),男,中共黨員,本科,就職于江蘇省東辛農場,高級農業經濟師。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