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在國際化經濟的今天,知識型工作者終將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動力源泉,知識的創造、應用與利潤增值,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終將依靠知識的載體—知識型工作者來實現。如何有更加效地激勵知識型工作者,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已經成為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也必將成為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知識型工作者激勵,并不是一味的漲工資或發獎金,而是尋找多途徑激勵方式對他們豐富需求的滿足。
【關鍵詞】知識型工作者 激勵 滿足 人力資源管理
一、知識型工作者的制度激勵
1.改善薪酬福利制度更具激勵性。建立薪酬福利制度公開化,拉開知識型工作者薪酬福利檔次,按勞與按知分配相結合,促使知識型工作者之間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對有特殊貢獻的工作者給予必要的薪酬獎勵,激發他們努力工作,戴上“金手扣”,避免人才流失,采取利潤提成與股份分紅措施,實現個人與企業利益保持一致,讓企業工作者感覺到有創造就有回報。促使企業工作者集中精力工作,發揮創造性和主動性。
2.保護知識型工作者收益權。知識產權保護與人才激勵密切相關,在企業知識型工作者的激勵中尤為重要。知識型工作者的創造性,在企業很可能會產生具有知識產權的成果,因此,在遵守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同時有必要建立起企業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保護知識型工作者對知識產權的收益權,以激勵他們的工作激情,促進企業內部知識共享,發揮他們對企業有效發展的作用。
3.通過對工作的挑戰性設計來激發知識型工作者的創造性。為了引導與滿足知識型工作者的自我需要,通過對部分工作進行適當設計變革,更好地處理人與工作的相互關系,更加有效的完成組織目標。挑戰性工作的設計不僅可以滿足他們的高層次需求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滿意度,增強工作效率。企業可以實行彈性工作制,讓知識型工作者自主安排工作時間和地點;要讓他們把攻克難關作為一種樂趣,一種自我價值體現的方式;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更要大膽授權,讓他們自我組建,靈活多變,不僅加強他們之間的交流還可增強組織的適應性。
二、知識型工作者成就激勵
1.組織激勵。企業應為知識型工作者參與管理提供方便,以提高工作的主動性。作為管理者首先要為各個崗位制定詳細的崗位職責和權利,讓他們參與到制定工作目標的決策中來。在工作中,讓他們享有工作較大的發言權。
2.榜樣與榮譽激勵。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群體中的知識型工作者都有相互學習性。企業可將優秀的知識型工作者樹立成榜樣,讓大家向他們學習,積極發揮優秀工作者的帶頭模范作用,對優秀工作者頒發榮譽或獎勵,要體現企業對他們工作的認可。此法雖陳舊但是實用,每一位知識型工作者都想進步,都想獲得榮譽,只有抓住了他們的心理并有效地激發才能達到工作的事半功倍效果。
4.績效激勵。知識型工作者的績效考評要公平公正,每一份考評結果要單獨發到他們的手上,要讓他們對自己的工作表現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只有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才能獲得更快地進步。
5.目標激勵。對于工作能力較強的優秀知識型工作者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以激發他們的斗志,促使他們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但這種激勵的目標要適當掌握不能過于太大,否則使得反作用就不好了,目標激勵過程中保障一定的物質激勵,相信效果會更好。
6.理想激勵。每位知識型工作者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都在為理想而奮斗,以理想激發斗志,才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來對待工作,一名出色的管理者要能夠抓住他們的理想并開展管理工作,將企業發展目標與他們的理想相結合,共同發展。
三、知識型工作者的成長激勵
1.培訓激勵。知識型工作者的迅速成長離不開培訓,通過培訓使他們的業務能力迅速提升,并以更快的時間與效率參加到各崗位中,以獎促培,來提高知識型工作者培訓的質量效果。
2.工作內容激勵。每個人都對自己較為喜歡的工作加以用心打理,對有興趣的工作會樂此不疲,如果在分配工作上我們能夠掌握他們的個人興趣愛好,也會產生激勵效應。使他們發揮各自的特長,從而提高效率。
3. 職業發展激勵。人人求發展,有的工作者希望成為管理者步步高升,有的希望自己在行業內能夠成為權威的存在,因此,企業可采用雙重職業發展途徑,來滿足不同價值觀工作者的不同需求。使每個崗位層次上的報酬都具有可比性,充分了解他們的職業發展意愿,爭取為其提供更多的挑戰性崗位發展機會,包括授權管理和內部提升機制兩個方面。讓他們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管理決策權和發言權,對其所做貢獻及優秀的工作能力獲得公平的職位升遷機會;讓他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并親身體驗到自己在企業中是有發展前途的,是能夠快速實現個人理想的,這樣他們將會與企業齊頭并進,盡心盡力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知識型工作者環境激勵
1.政策環境激勵。一個好的企業單位都必將有著各種政策制度,政策的合理性可以保障知識型工作者工作的公正性及享受權利與義務的公平性。每一位知識型工作者都喜歡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只有公平公正工作者之間才沒有矛盾,沒有怨氣,才能使組織團結一致,才能創造更好地業績。
2.客觀環境激勵。寬敞明亮、富麗堂皇、清新優雅,哪一位工作者不喜歡在這種環境中工作,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與利潤快速增長,管理者千萬不要忘記客觀環境的改變,環境的好差將極大的影響知識型工作者的工作情緒,阻礙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在高檔次的環境里工作,知識型工作者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態度都會向“高檔次”發展。
3.創造自主的工作環境。企業知識型工作者工作自主性較強,尤其一些行業專家,喜歡在工作中不受外界環境干擾,靈活應對,盡情發揮思維靈感。企業應盡量滿足能力突出的知識型工作者,建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企業文化。與知識型工作者共同達成維持“心理契約”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激發知識型工作者信守“契約”與兌現承諾。
參考文獻
[1]王吉鵬.知識型員工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苗琳琳,張冬艷.知識型員工激勵因素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01):28-29.
[3]賴長林.關于知識型員工有效激勵模式的思考[J].思想政治研究,2005.
[4]江平.知識型員工的激勵之道[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8(07).
(編輯: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