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電算化是集計算機學、信息學、管理學及會計學等學科知識為一體的一門綜合性的邊緣學科,其實質是將以電腦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工作中。這決不僅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進,而涉及到會計工作的組織管理、軟件開發、人員分工以及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培訓、道德規范修養等。同時也將有力地推動會計電算化自身理論的完善、技術的發展、工作水平的提高。會計電算化的目標,也就是通過現代化的手段,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促進管理的現代化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社會經濟效益以及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計算機素質 會計電算化
一、會計電算化的概述
(一)有助于財會工作效率的提高及工作強度的減輕
借助于計算機技術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把繁雜的記賬、結賬、報賬工作交給高速的計算機處理,以減輕財會人員的勞動強度,依靠計算機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來避免手工操作的繁雜、耗時所造成的疲勞和誤差,從而達到提高財會工作效率的目的,使財務報表規范化,為管理者提供可靠依據,為整個管理工作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二)計算機會計系統的配置與會計電算化發展
會計軟件的商品化,會計軟件多有專業的會計軟件公司開發和銷售,目前國內市場上登記注冊的有上百家公司。如中軟總公司、北京萬能財務公司、廣東珠海遠方公司、金碟軟件公司及用友公司等,我國軟件公司在會計軟件的開發、銷售、培訓等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市場競爭機制。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計算機網絡,網上的各臺計算機可以單獨進行數據處理,又可以傳遞、共享信息,會計電算化系統目前正朝著網絡化、智能型的新趨勢闊步前進。
我國會計電算化面臨的問題集中在會計軟件市場、會計電算化管理體制、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和會計電算化人才四個方面。會計軟件市場,在我國絕大多數軟件側重于會計核算,很少涉及管理會計電算化領域,管理型會計軟件在會計電算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會計軟件產業較長時期定位于核算型會計軟件,是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基本現實,在核算型會計電算化“單足鼎立”的狀況下,會計電算化理論與實務有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
(三)會計電算化要求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越來越高
會計電算化人才與手工會計相比會計電算化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會計人員即要掌握會計理論與方法又要掌握計算技術,由于計算機硬件不斷更新換代,軟件日新月異,會計人員究竟要掌握哪些知識與技能才能具備會計電算化所要求的素質就成為尤為熱門的一個話題,與此同時,隨著會計電算化的不斷發展及成熟,會計信息系統也隨之發生了許多變革,比如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督體系的變革,會計管理對象和決策方式的變革等都對會計人員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
會計電算化不但要求會計工作人員懂會計工作,還要懂計算機應用、信息采集、信息傳達及經營分析等,能夠及時、準確地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經濟活動的最新數據,使企業管理者隨時掌握企業的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從而加快企業前進的步伐,為此復合型會計人才將會受寵于現代化企業。
二、對會計電算化的幾點感想
會計電算化又被稱作是計算機會計,具體指的是主體為電子計算機的信息技術應用于會計工作中,詳細的來講,也就是采用會計軟件,正確的指揮各類計算機設備替代手工完成亦或是完成手工方式無法完成的會計工作。會計電算化是主體為電子計算機的現代信息技術、電子技術應用于會計實務中的一大簡稱,是應用電子計算機來將會計信息系統實現,能夠以自動化的方式將數據處理完成,促使以往的手工會計信息系統向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轉變。在會計發展史上,會計電算化是尤為重大的一次變革,不但是會計發展的迫切需要,并且還是科學技術及經濟對會計工作所提出的必然要求。目前,會計電算化已經逐漸成為集會計科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和管理科學于一體的一門邊緣學科,在各個經濟管理領域處在領先的電子計算機應用地位,發揮著帶動經濟管理邁向現代化、信息化的作用。會計電算化的實現使得會計人員的工作強度得以大大減輕,會計工作質量及效率得以明顯提升,推動了會計職能的有效變革。隨著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會計數據庫共享、數據保密、軟硬件故障等問題不得不令我們去思考。
1.軟件設計及開發中所存在的風險
在研制應用軟件的過程當中,因研制人員沒有科學全面的考慮問題,這便使得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系列與之無法吻合的情況,非常容易有差錯出現。
2.實際業務操作有欠規范性所導致的風險,具體體現于不嚴格的制定具體的措施,進而有玩忽職守的不良現象發生。
3.維護計算機不當所導致的風險。
那么如何有效地防范這些風險呢?
1.應當將科學而又嚴謹的控制計算機風險的系統建立起來,最大限度地規范計算機操作制度,也就是借助于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將會計數據錄入時,要充分確保僅僅在特殊密碼的識別狀態才能夠進入系統。會計記錄的修改應當對必要的手續加以履行,得到合適的授權,并且認真全面的記錄在案,嚴格的禁止多崗一人操作。強化處理賬務的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
2.要實施嚴格的管理。對開發軟件的整個過程,詳細的劃分技術維護、業務操作和軟件設計等方面的責任,必須經過多個部門諸如科技、審計、監察和業務等的試驗運行后,才可以將應用軟件正式投入運行。
3.要嚴格界定計算機技術管理人員與計算機操作人員的職責權限,嚴格避免專業計算機管理人員對實際業務操作直接接觸。
4.采取防病毒措施,限制計算機軟盤的隨機使用,全方位避免數據丟失的發生。
5.要將計算機立法進程加快。計算機立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從計算機到實際運行計算機的過程中發生計算機犯罪行為。
6.要有效防范外部攻擊,建立健全計算機報警裝置,強化網絡安全管理,從設計到運行的整個過程中杜絕發生計算機犯罪行為。
作者簡介:董乃玲(1977-),女,漢族,陜西戶縣人,會計師。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