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預算管理系統已越來越多地得到現代企業的關注。尤其是對我國的民營企業,他們正面臨著改善法人治理結構和應對外部競爭等問題,早已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然而,通過對民營企業的調查,發現有些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改善的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 預算管理 激勵
現代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生產經營中以利潤作為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在此過程中,現代企業必須突破傳統職能管理的禁錮,將企業所有部門視作一個有機整體,通過對內部機構的協調,不斷強化企業的計劃、控制、組織職能,在具體執行中要以企業的長遠戰略目標與戰略計劃作為主要指導。如何將現代企業所有職能部門以及所屬子公司、分公司的子目標與公司總目標保持高度一致是現代企業繼續發展壯大所面臨的首要問題。現代企業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將企業長期規劃與短期目標有機地結合:一是通過全面預算的編制,可以將企業經營策略、長期規劃與企業發展方向結合起來;通過對每位員工進行獎勵、明確各業務部門責任等手段使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到企業目標的制定過程中來,各個部門在日常生產經營中始終把企業總目標作為行動的方向。二是通過在企業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完善企業相關經濟責任制度,使員工參與到預算編制過程中的同時,使員工及管理人員更深程度地了解企業的最終發展目標,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三是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可以使科技與企業發展有效地結合起來,促使企業不斷挖掘潛力,降低相關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一、現代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是指通過事先對市場前景的科學預測、調研,以企業編制銷售收入預算為起點,逐步推算出采購預算、生產量預算、期間費用等預算,再以此為基礎最終編制出企業整體的預算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最后通過企業各部門對預算的執行最終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目標。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對企業決策及資源配置方式的量化,以實現企業內部整體管理目標。全面預算管理具體由組織及職責、目標體系、管理程序、管理工作四部分組成,具有監督、激勵、評價等職能。
二、民營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預算缺乏企業戰略的明確指導
在很多民營企業,盡管戰略管理與全面預算管理受到了企業同等的重視,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仍存在戰略與預算相互不協調的現象。企業在編制預算過程中,往往忽視企業戰略發展的長期目標,造成只顧眼前預算完成,短期預算指標與長期目標不相適應的局面。民營企業由于這種缺乏銜接性的預算編制方法,難以最終實現企業的長遠目標,預算管理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缺乏切實可行的執行程序
目前,大多數民營企業在編制完預算后,未建立起可行的預算執行程序,同時也未對預算執行結果進行有效的監控,無法對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的與預算金額的差異進行及時糾正及對預算進行修改,使編制后的預算成為一紙空文。
(三)全面預算管理內容不全面
大多數民營企業在年初編制預算過程中,只編制諸如銷售預算、生產預算、預計資產負債表及預計損益表等預算內容,未編制借款費用預算、預計現金流量表等內容,而這些預算內容對于企業是極為重要的。以預計現金流量表為例,由于企業未編制預計現金流量表,無法正確掌握企業全年現金流入及流出量,未能充分利用閑置現金進行其他投資,這樣不但無法對企業收益做出合理估計,更對企業帶來極大的債務償還風險,造成資金成本的不斷升高。
(四)未建立起專門的預算編制部門及預算審批存在主觀性
一是大多數民營企業未建立預算編制部門,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往往臨時抽調財務、生產、銷售人員進行編制工作,由于編制人員缺少必要的配合及自身業務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影響了預算編制結果的正確性及合理性。二是部分民營企業在編制完預算后,未得到企業其他部門的審核,只要是企業領導批準就可以按新預算執行,加之預算金額受到領導業績考核因素的影響,造成預算編制的主觀性及預算金額的隨意性,最終造成預算與實際金額的重大偏差,無法發揮預算控制、評價等職能。
三、民營企業有效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一)企業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意識
企業的快速發展成為了眾多企業管理者最大的心愿,同時擁有適當的管理方法和高素質的人才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現階段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是加強民營企業管理的捷徑,所以民營企業管理者一定要加強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動員全體員工參與到預算管理的中去,真正使預算管理發揮其應有的效力。
(二)選取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編制
對于民營企業的發展來說,落實全面的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企業在進行目標制定的過程中也應當立足現在,長遠考慮,保證好不同使其利益的平衡。做好不同部門之間的分工,實現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與溝通。這可以有效強化不同部門之間按統一的目標,明確努力的方向。與此同時,在將預算管理進行全面推行的過程中應當以企業的業務流程為重要的依托,做到層次清晰。最后,預算的制定也應當充分結合自身發展情況,比如一些擁有較多的二級單位的企業,由于無法對每個子集團的發展情況進行及時的掌握,在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上下結合的方法。
(三)應加強對預算管理制度的制定
為保證預算管理的正常運行,首先需要建立比較完整的預算管理辦法。要對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預算編制基本規程與實施細則、預算執行與控制、預算分析與調整制度、預算考評與激勵制度以及內部協調制度等方面做詳細規定。其次確定各項預算管理指標的定額標準,是做好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要參照國內或國際同行業的預算管理控制標準,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以及預算管理發展的需要,建立一套由基本指標、輔助指標、修正指標以及否決指標構成的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
(四)預算管理需要領導和全員參與
全面預算管理需要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僅靠領導和財務人員對全面預算的實施是遠遠不夠的。領導要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并且可以準備一些資料讓員工學習,同時也可以采取培訓的方式,加強對全面預算管理的了解,讓員工們認識到預算的真正意義,形成全員重視預算、嚴格執行預算的氛圍,實現從認識到認同直至自覺執行的跨躍。只有全體員工有了參與預算的積極性,主動、熱情、負責地去履行預算所賦予的職責,去完成預算所分配的任務,去實現預算所提出的目標,才有可能成為現實,被動應對轉化為主動融入才成為可能。也只有全體員工參與預算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才能使戰略導向的預算管理理念和戰略性預算管理目標深入人心,使預算的編制體現員工的智慧,預算的執行協同有序,預算執行結果的偏差分析深入具體。要讓全面預算管理成為員工的一種自覺行為,形成一種企業文化,用企業文化來提升預算管理的軟實力。
(五)建立合理的預算考評體系,強化考評與激勵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合理的激勵機制對于企業員工的潛能開發和工作熱情的調動起到積極的作用。全面預算管理的考評對象應該包括各預算單位的負責人、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主要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等,考評的方案應結合各部門酌情擬定。比如實行業績評價考核打分、對原簽訂考核責任書進行對照定性、年度績效評估以及年終兌現等。對于業績考核評價出的結果,必須進行正負激勵,并且要有力度,如果全面預算管理的激勵作用發揮不夠,考核工作也失去了意義,成為了形式化的事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總之,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方式,在多數大型企業已經得到良好的實施,并且已經取得較好的成績。目前在民營企業中也被越來越多的應用起來,多數企業也深深體到其意義所在。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了解到民營企業若想使全面預算管理得到良好的實施,一定要采取科學合理的編制方法以及建立合理的考評體系,在執行方面加大力度,必然會取得理想的效果,對民營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新屋.淺談民營企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08).
[2]王軍.淺析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2(04).
[3]賀世強.中小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2008(33).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