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醫院加強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是我國不斷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創新的要求。本文將在新醫改制度下醫院成本管理的新變化解讀前提下,探索如何建立一套可行的醫院成本管理的新模式,目的是為了加強和完善醫院的成本控制,推動醫院成本管理的優化,進而大大提升醫院的競爭力。基于現狀問題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針對性措施:1.提升醫院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認識;2.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3.將社會責任成本真正納入到醫院成本管理中。
【關鍵詞】新醫改 成本管理 成本核算
伴隨新的《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的試點運行及全面推廣應用,探討如何做好當前新醫改財務會計制度下的成本管理已經成為各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主要是因為成本管理對于我國實行醫院會計體制創新和經營管理體制創新與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多數醫院在成本管理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本文將具體探討在新醫改背景下如何不斷更新醫院財務管理理念,完善成本管理的優化,從而不斷推動我國醫院整體的市場競爭力。
一、新醫改制度下醫院成本管理的新變化解讀
2011年7月1日起,我國新的《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在各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具體執行;2012年1月1日起,我國新醫院會計體制正式在全國推廣執行。新醫改中,有關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醫院的成本能夠由粗線條核算逐步細化到病種、診次和床日成本級別,從而為我國政府制定正確的相關醫療政策和補償標準提供科學依據。這對于醫院財務管理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規定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權責發生制
這也是與舊制度的根本區別所在。新制度摒棄了之前的收付實現制,采用全部會計處理權責發生制,這就是說雖然醫院在經濟體制上還是事業單位,但是其會計核算又類同于企業,實現了收入和費用的配比。這樣的積極影響是將更好的推動醫院的成本核算,從而為醫院的績效考評和財務風險控制提供更加詳實有效的會計核算資料。
(二)充分體現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思想
新醫改制度強化了成本核算,規定不同級別的醫院必須按照規定進行成本核算工作。最大的創新之處就是將醫院進行成本管理的方法進行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和細化,使醫療成本歸集核算更細化,比如對成本管理的目標、成本核算的對象、成本分攤的流程、成本范圍、成本分析、控制等方面都給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這一方面保證了基礎數據的口徑具有一致性和可驗證性,為醫院自身加強成本核算管理,全面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數據支持;另一方面為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制定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參考依據。可見,新醫改充分體現了精細化管理的思想。
(三)對醫院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醫改制度的要求醫院進行管理創新,打破之前信息孤島的傳統財務管理狀態,加快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對成本管理的改革的重點,要求醫院進行全成本核算,具體是需要將成本核算到各個科室,逐步打破以往科室內部成本自行控制的局面。然而醫院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太大,核算程度又難,這無疑是對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提出的最大要求。
二、目前醫院成本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醫院管理者和員工的成本意識有待提高
不難發現,我國大多數醫院對實行全面、整體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認識存在不足,尤其是對間接成本管理存在忽視的現象,具體表現是:1)對費用進行 “粗線條”的會計核算;2)普遍關注事后的成本核算,忽視事前和事中的成本分析與控制;而且存在多種認識的誤區,比如片面地認為成本和效益只能由醫院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錯誤地認為醫院具有特殊性,無需進行成本核算,只要實施日常的費用控制便可等。
(二)成本管理缺位問題嚴重
根據對幾家醫院成本核算的調研,發現醫院僅僅是為了收入而進行成本核算,而且在具體核算的時候,并未將醫療服務成本和日常的經營費用進行區分,導致醫院的管理者無法基于投入和生產的函數關系進行科學預測,造成從根本上不能對醫療服務項目的邊際利潤進行明確的界定。這些最終都導致了醫院的成本管理畸形發展,致使醫院成本管理缺位。
(三)成本責任缺失導致員工積極性嚴重受損
我國醫院的成本管理通常是按支出的情況來進行統一歸集與分配,基本上無法實現為制定醫療服務價格和費用管理的控制目標,直接導致成本責任的歸屬無法確定。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員工的績效考核,以及獎懲事件不能直接與成本責任相掛鉤,所以醫院各個科室員工對成本核算與控制的積極性嚴重受損,更為嚴重的是員工根本沒有去降低成本的壓力和動力。可見,成本管理也只能僅僅成為財務人員才會關心的被動局面。
三、完善醫院成本管理的若干建議
(一)提升醫院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認識
作為醫院的管理者來說,需要首先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成本管理應該是需要重點關注的。(1)要樹立市場成本的基本思想,綜合運用各種先進的成本核算管理辦法,比如作業成本法、戰略成本會計和責任會計等來進行醫院成本核算與管理。(2)要樹立成本效益的管理理念,具體要求是根據各科室、各層次和各環節業務特點以及成本風險收益實施整體成本核算,嚴格醫院的費用支出,最大限度的減少開支和浪費。(3)成本控制需要由事后控制逐步延伸到事前與事中的全程,從而實現醫院成本核算效用的最大化。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
隨著我國新醫改的不斷深化,也使得很多醫院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建立一套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模式來科學地進行成本核算,從而控制成本日益急迫。而將成本核算項目精細化,這也是構建完善的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模式的重中之重。具體做法是:建議建立一套覆蓋醫院總成本、科室成本、醫療服務項目成本及病種成本的四級核算與管理體系。總成本:是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所耗用的費用總和,控制的關鍵在于醫院各個職能科室成本的管控;科室成本:是在各科室提供醫療服務過程所耗用的費用,其精確與否直接關系著醫療服務項目和病種成本核算的準確性;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是以各個科室提供的某一醫療服務項目為成本的核算對象,需要對其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記錄、歸集、分配和計算實際成本的過程,它將影響我國有關部門制定財政補償標準和制定價格標準;病種成本:臨床科室提供的某一病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需要專門進行計算費用成本的過程,它能夠比較真實的反映每一種治療時間長短和耗費的多少,能夠有效杜絕過度醫療的行為發生。
(三)將社會責任成本真正納入到醫院成本管理中
眾所周知,醫患官司的頻頻發生一定會導致醫院管理成本的增加。然而這涉及的責任歸屬問題該如何計量確是醫院成本管理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因為醫院既要遵循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又要體現救死扶傷的社會責任,所以建議引入社會責任成本概念,從而有效控制醫療事故的發生。建議醫院建立一套醫療服務社會責任成本核算體系和責任管理機制,比如建立用于社會責任成本攤銷和預提的專項基金,一方面,這將促使醫院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更加完整和有效,另一方面,這種將績效考核和各科室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等緊密掛鉤的做法,有利于控制醫療服務社會責任成本,不斷提升醫院的社會形象。
四、結束語
綜上可見,我國政府對對醫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非常重視。本文在國內外大量醫改方面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四級醫院成本管理的新模式,并且將社會責任成本理念引入其中,希望對我國醫院進行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鄭大喜.我國與美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比較及啟示[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12(12).
[2]夏文婷.論醫院成本管理及其必要性[J].中國外資,2011(09).
[3]范軍.李俊霞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現狀及改進措施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 ,2013(03).
[4]程薇.新《醫院財務制度》下的成本管理[J].中國醫院,2011(06).
作者簡介:曹麗敏(1975-),女,河北唐山人,大專,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會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