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銀信合作理財產品概念及其業務基本情況和近期相應的監管政策進行分析,提出商業銀行銀信理財產品存在的潛在風險,并對此給出風險防范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銀信合作 金融監管 風險結構 風險防范
隨著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市場對金融產品需求呈現多樣化,使得金融業競爭加劇。在我國,銀信合作理財業務迅猛發展,近些年來成為商業銀行拓展中間業務,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當前銀信合作在新時期作為新型交叉性業務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主要談“銀信”金融產品的風險結構與防范問題,提出幾點可行的風險防范對策和建議。
一、銀信金融產品的概念
銀信產品,是銀行將其信貸資產通過信托公司轉化為理財產品向客戶發售。信貸類理財產品是銀信合作理財產品的一種,商業銀行通過發行這樣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通過信托方式專項用于替換商業銀行的存量貸款或向企業發放貸款。銀信合作產品從2009年以來發展迅速。信托投資公司重新登記,資金信托這一主要業務增長很快。突出特點是與銀行合作,信息、網絡、客戶、技術包括功能等資源交換和共享,銀信合作已成為信托業務發展和銀行業爭取高端客戶、發展延伸業務的互利平臺。銀信合作理財產品的規模,從當時的6000億元到2011年底已發展到2.8萬億元,這樣的發展速度直接沖擊到整體信貸規模。
二、我國銀信金融產品的發展現狀
(一)銀信合作加強,產品增長迅速
據一項調查顯示,到2009年4月,工、農、建、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地方城市商業銀行共二十多家銀行,與信托公司多方位合作,銀信理財產品達700余款,總發行竟然接近1400億元,這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成為我國理財市場增長迅速的奇葩。
(二)監管力度不足,銀信權義不對等
信托公司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賴于商業銀行,銀信合作業務在實踐中,存在著規避政策監管、各參與主體權責不清、權利義務不完全匹配、信托公司在合作中“話語權”較小,產品信息透明度不高以及風險控制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多數銀信合作業務主導權在銀行。不以利信托公司利益的維護,銀行借此能在其中牟利更多的便利,使得金融產品的開發受阻,銀信合作處于兩難境地。
(三)產品發行減少,銀信產品數量減少
銀信合作產品在不確定的經濟形勢下,數量開始有所下降。實體經濟在2009年金融危機后期開始步步提升。但是當時我國政策不穩定,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需求,這兩大不確定性因素,就是使銀信公司產品的發行量銳減。
三、銀信金融產品的風險
銀信合作“銀行資產表外化潛藏風險”較大,曾一度叫停。不良貸款壓力與房地產貸款風險隱患成為較嚴重的問題,銀信合作產品一時暫停,銀信合作業務中斷,給銀行業和信托業利潤帶來影響較大,給借此融資的企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信托公司面臨凈資本缺口的風險。信托公司需要“凈資本陣痛期”化解大規模銀信業務帶來的風險。
銀信合作的核心價值應當體現為投資者創造收益——既包括財富增值的利益,也包括其人生目標的非物質利益,而不應僅僅結合商業銀行在客戶資源方面優勢和信托公司在投資渠道方面優勢,提供名義財富增值。信托公司解決凈資本約束風險的方法有二:一是要調整業務結構。二是對那些股東實力不強的信托公司,做出是去是留的抉擇。
四、銀信金融產品的風險防范措施
(一)構建銀、信公司協同發展新格局
為消除銀信合作的負面效用,推進銀信合作縱深發展,相關的銀信監管政策必須出臺。銀信合作產品,在監管層的推動下設計運作和管理,將會增大協同效應,使雙方的利益趨向一致。構建銀、信公司協同發展新格局,促進銀信合作產品的健康穩定發展。央企與信托穩定關鍵在于高信用等級,使得融資成本降低,不論是銀信合作貸款還是發行短債,資金成本比市場水平相差很多。信托對企央的價值是,繞過銀行貸款利率下限及股權投資限制。
(二)銀信聯合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
從市場來看,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僅僅是為了避免儲蓄存款的搬家、規避信貸監管的融資類,產品較為單一。銀行理財產品面向廣大儲蓄客戶,途徑不是為客戶實現財富增值而獲取報酬的,要實現較高的中間業務收入比較困難,存貸款利差沖擊到銀行正常的信貸業務。銀信理財合作的解決措施是銀行和信托聯合為客戶提供真正的財富管理服務。
(三)盡快轉變銀信理財合作管理模式
銷售理財產品是當前主要的銀信理財合作方式,需要在細分不同客戶群存在的不同的理財需求,以及客戶能夠對風險的承受力,在這基礎上轉變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模式。提高發售理財產品的針對性,提高服務的專業化和精細化水平。使理財產品由單一性,向專業財富管理綜合理財服務轉變,提升綜合理財服務能力。將理財產品的經營模式轉變為基金運作管理模式。在研究不同群體的風險偏好的基礎上,設計理財產品,使之呈現多樣性,改變單純的信貸資金、債券等投資運作方式。
(四)銀行理財業務應該獨立于銀行整體業務
資產管理公司是一些先進國家在理財業務上采用的運作方式,在管理上更加專業化。我國也應該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理財部門除了是銀行內部的二級部門外,在業務上還應有更大的空間。銀行理財與信托業務的目標客戶是一致的,銀行理財是信托的重要渠道和平臺。信托業務是銀行理財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兩者是依存相關聯的,這就需要在客戶資源、產品設計上提升銀信合作層次,可以考慮產品的分層開發,優化結構,使發展實現規模化和標準化。
參考文獻
[1] 解露珊.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定價問題研究[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01).
[2]劉熙睿.信貸類銀信合作:銀行所面臨的監管新規及應對之策[J].銀行家,2010(03).
[3]馬卿,朱東洋,楊曉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09(12).
[4]潘璇.關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問題的經濟分析[J].大眾商務,2010(10).
[5]顏廷峰,任森春.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國際比較、啟示和建議[J].銅陵學院學報,2010(04).
[6] 李根,李曼.銀信合作新規的影響及兩行業新型合作模式研究[J].經濟視角,2010(10).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