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又進一步,是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項新政也帶來了對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雙重影響。本文在對此次新政背景出簡單闡述的基礎上,從企業和金融機構兩個角度論述了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而得出了一些有一定預測性和建議性的結論。
【關鍵詞】貸款利率 影響 企業 金融機構
一、放開貸款利率管制的背景和意義
利率市場化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從放開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放開債券市場利率到放開外幣存款利率、放開人民幣貸款利率,我國利率市場化步步推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成績。
2013年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央行表示,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定價的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有利于促進金融機構采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利于金融機構不斷提高自主定價能力,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加大對企業、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二、放開貸款利率管制的影響
在過去幾年的信貸投放中,利率下浮的比例僅占總貸款的10%左右,而利率上浮貸款的比例持續居于高位,大概占到總貸款的60-70%,且貸款的實際平均利率也持續高于貸款基準利率。由此看來,0.7倍的貸款利率下限并不是貸款投放的重要約束,因此,取消它不會帶來實體經濟的劇烈波動。在經濟持續走弱的情形之下,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管制毫無疑問會對市場情緒帶來一定的正面影響,不過,目前信貸投放受到嚴苛的信貸投放管控的限制,加上民間貸款需求的疲軟、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的結構性緊張,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的管制短期內并不會有效改變經濟增長乏力的現狀。下面本文從企業和金融機構兩個角度闡述一下新政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對企業的影響
從理論上說,貸款利率與企業、個人的信用,以及銀行的篩選成本相關,貸款利率市場化并不必然導致大型企業獲益、小型企業受害。但事實上,由于大型企業有政府的隱性信用擔保,被銀行視為優質客戶資源,獲得平價貸款的機會多,而中小型企業由于信用低、成本高,從銀行得到貸款的機會少,利率高。這樣,就導致了一大批微小型、初創型、成長型企業由于各種原因被擋在了銀行信貸門檻之外。更嚴重的是,如果不通過相關政策限制大國企或者上市公司“倒賣”低價獲取的貸款資金,中小微企業融資將更難、成本將更高。
然而,對于企業來說,貸款利率下限取消后,大企業和資質較好的中型企業在與銀行議價時將更占主動,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由于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后,大中型企業議價能力增強,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可能上浮,這樣一來,銀行將可能會把更多的信貸資源轉向小微企業,有助于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二)對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的影響
當前針對我國經濟和金融錯配問題,對金融機構和大型國企的去杠桿化勢在必行,這在
一定程度上會使得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旺盛。而中央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使得市場資金面不會再現之前的寬松,需求的旺盛和供給的穩健會使得銀行在貸款市場上處于強勢地位,融資方不具有強有力的議價能力。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與客戶自主協商定價的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有利于促進金融機構采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并不斷提高自主定價能力,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時,也為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留出更大的空間,提高小微企業的信貸可獲得性。
從中期來看,貸款利率的下限開放會對整個資金市場的資源配置產生一定影響。不過,這些影響需要資金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和存款利率上限的不放開這兩個前提。但是目前中國經濟處于調結構的過程中,一旦經濟增速下滑到某個區間,投資就會減少,市場對資金的需求也會減少,這將提高融資方對商業銀行議價能力。
三、結論
此次央行決定全面放開銀行貸款利率有管理的浮動區間,也就是意味著中國金融體系的利率市場化開始向縱深發展。從中長期來說,貸款利率全面放開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即貸款利率有管理的浮動區間全面放開也就意味著中國金融體系利率市場化真正的啟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利率市場化將給銀行業帶來深遠影響與嚴峻挑戰。未來一段時期,銀行業應從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客戶結構優化、收入結構轉變、嘗試開展綜合化和國際化以及提升內部管理能力等多方面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在推進利率市場化后,一些實力較弱的金融機構難以承受改革陣痛,一旦倒閉,將影響儲戶存款安全,危及金融穩定。而作為利率市場化的必要配套制度,存款保險制度等金融安全網如若建立,則不但解決了儲戶資金安全的難題,同時也讓金融機構的優勝劣汰成為可能。
對銀行的存貸款客戶而言,來自政府的隱性擔保如果不被打破,將繼續扭曲利率定價和信貸資源的有效分配,導致銀行信貸資源向國有企業傾斜。中國要實現利率市場化就不可避免地要解決這些根深蒂固的問題。政府應該從根本上加快結構性改革的步伐,包括財政改革、要素定價改革、中小企業改革以及其他金融領域的改革。
參考文獻
[1] 胡定核.放開貸款利率管制的短期影響有限[J].中國證券報,2013(08).
[2] 薛亮.放開貸款利率管制 銀行暫無利率變動跡象[J].金融時報,2013(07).
(編輯:孟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