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來,蘇州轄內人民幣對外幣掉期業務較去年出現較大幅度增長,針對該業務的發展狀況,蘇州人行中心支行對開辦人民幣對外幣掉期業務的銀行進行了調研,并針對中行、農行、建行等銀行的實際業務進行分析。針對該類業務當前存在的缺乏真實交易背景、虛增結售匯統計數據、與實體經濟偏離等問題,筆者提出了督促銀行嚴格執行外匯理財產品報備制度、加強貿易真實性審核等政策建議,從而及時防范金融風險、促進轄區內銀行外匯業務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銀行 掉期型產品 調研分析
今年1-8月蘇州轄內人民幣對外幣掉期業務較去年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尤其5月開始,簽約量增長明顯,5、6、7月蘇州轄內掉期業務簽約量分別為5.1億美元、5.8億美元、6.9億美元。近期,蘇州人行中心支行對開辦人民幣對外幣掉期業務的銀行進行了調研,目前,轄內開辦掉期業務的銀行有中行、農行、建行,具體情況如下:
一、掉期產品基本情況
從掉期種類來看,目前,轄內全部掉期產品均為外匯掉期。從交易結構來看,絕大多數為售匯對結匯,即近端購匯,遠端結匯。從交易動機來看,95%的業務是出于為企業套利的目的,大部份發生在農行、交行。只有少量業務是企業在提前或延后收付匯的情況下,利用掉期業務對原遠期結售匯對沖,從而達到交割日提前或延后。以下主要介紹套利交易。
案例:客戶在銀行辦理一筆售匯對結匯的掉期交易,金額100萬美元,期限為1個月。近端的售匯價格為6.1200,因此客戶需要在近端將612萬人民幣換成100萬美元,換入的100萬美元為企業在該行的定期存款,交易期內不允許企業轉走。到一個月后再以6.1304的約定價格進行結匯,得到的人民幣金額為6130400元,賺取匯差收益10400元,加上100萬美元的外匯存款利息,高于612萬人民幣的活期存款利率。
二、主要情況分析
該產品的產生背景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1.美元對人民幣遠期掉期點為正數,遠端的結匯價格高于近端的售匯價格。在這樣的一個市場環境下通過掉期交易就可以實現一定的收益。如果美元對人民幣遠期掉期點逐漸收窄的話,那該產品的收益空間也將會越來越小,甚至消失。2.外匯存款利率較年初有一定幅度增長。《關于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3]20號)文件出臺以后,要求中資銀行將貸存比控制在75%以內,銀行為了放更多的貸款,必須要吸收比以前更多的存款,由此一來,外匯存款利率就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上漲,8月外匯存款利率高時達LIBOR+230點,而年初大約為LIBOR+100點左右。
據農行透露,今年美元兌人民幣遠端升水,掉期點較高,一年期最高1700點,目前在900點左右,加上外匯存款利率大約200-300點,客戶短期不用的人民幣資金可以通過人民幣對外幣掉期交易獲取較高的收益。特別是6月底的時候,掉期7天年化收入13%,大大超過了人民幣7天存款收益,客戶辦理熱情高漲。和貨幣掉期相比,外匯掉期業務簡單易操作,銀行只需和客戶定好近端和遠端價格即可,價差體現在匯率上,而貨幣掉期還設計到利率差與匯率的換算,操作起來較為復雜。
另據建行透露,今年以來,隨著海外代付業務的減少,以往三合一等可以為銀行拉存款的產品大幅減少。2013年5月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關于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3]20號),銀行一方面迫于外匯貸存比的壓力,各銀行總行都加大了對外匯存款的考核力度,有了存款才可以放貸款。另一方面,銀行也加大了對付息率指標的考核,該種掉期產品特點是時間較短,收益率高于同期活期存款利率。長則一個月,短則幾天,由于短期存款的利息較低,銀行可以以低利息吸收存款,從而降低了付息率。
三、存在的問題
其一,該產品主要以套利和攬儲為目的,缺乏真實交易背景,與外匯管理實需原則不符。其二,虛增結售匯統計數據,對統計分析造成誤導。該產品近端統計一筆售匯,遠端統計一筆結匯,均統計在貿易項下,虛增了結售匯總量,與實體經濟偏離。
四、政策建議
(一)督促銀行嚴格執行外匯理財產品報備制度
目前,我中心支局已要求轄內外匯指定銀行在開辦外匯理財產品之前向我中心支局報備,但目前切實做到的銀行很少,應加大監督與檢查力度,確保該項制度落實到位。
(二)加強貿易真實性審核
在當前境內外利差和匯差依然存在較大空間的復雜背景下,銀行該類理財產品大多出于套利的目的。缺乏真實貿易背景,只是單純的資金交易,銀行和企業均具有較大風險,外匯局應加大宣傳及檢查力度,督促銀行遵循實需原則,加強貿易背景真實性的審核。
作者簡介:卞臻禎,女,漢族,江蘇蘇州人,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蘇州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金融學。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