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動我國農村走城鎮化的發展道路是目前我國一項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然而就目前看來,我國城鎮化發展滯后,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這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唯有認識到城鎮化建設中的融資問題并較為妥善的解決,才能夠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本文主要從我國城鎮化進程中融資的原因出發,向大家介紹當前的融資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相關對策。
【關鍵詞】城鎮化 進程 融資 問題
一、融資問題對城鎮化進程的制約
實現我國農村逐步向城鎮化發展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又復雜的工程,它不僅僅指將我國的居民簡單的由農村戶口轉移向城市戶口,還包含了城鎮中經濟發展的問題,第一、二、三產業的分布問題,居民的收入水平如何提高問題以及居民是不是能夠在城鎮中安居樂業的問題等等。目前我國恰好處于城鎮快速發展的階段,并已于2011年超過了50%,這將極大促進我國經濟的增長。據調查表明,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每提高1%,因為相關消費物品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帶動作用,將會帶動我國的生產總值增長1.5%。有專家估計,在我國這樣的城鎮化發展速度將會持續20年左右,并且將于2015年左右進入到城市化社會。
然而城鎮化的過程需要大量資金來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投資方面的問題是制約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原因。同時,在將來的20年中,如果每年我國的城鎮化覆蓋率增長1%,那將會有3億左右的農民身份轉化為市民,這將會帶來巨大的資金缺口,僅僅依靠政府的財政收入是遠遠不夠的。由此得知,要想我們國家的城鎮化沿著健康、穩定、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就必須解決好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融資難題。
二、城鎮化建設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投資的主體較為單一,資金來源的渠道少
目前我國投資的主體仍然是政府,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承擔著主要的責任,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的情形在我國仍然只是美好的愿景。政府對城鎮化建設方面投入的資金雖然呈現出上漲的趨勢,但畢竟有限,無法滿足城鎮化建設的要求。2010年,我國政府應用于城鎮化建設的投入僅為2000億元,遠遠達不到我國城鎮建設的需求。
(二)對城鎮化建設的規劃與發展戰略的取向出現偏差,使得城市生產中的聚合效應沒辦法實現,城市發展中有著較大的成本,導致融資嚴重不足
我們在對城市的發展戰略進行選擇和規劃時,必須考慮到這給城市帶來的經濟貢獻以及導致建設中成本、負擔。有這樣一項統計,城市人口集中于10萬—1000萬時會有凈規模的收益,集中于100萬—400萬時凈規模的收益是趨于最大值的。因此,將城市人口有效的控制在100萬—400萬之間是非常合理的,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而城市中人口過于密集就會造成較大的城市成本,為城市的發展帶來負擔。在2000年—2010年期間,我國城市人口增長約為1.6億,其中農村中勞動力占有7000萬,這項勞動力的轉移促進我國經濟增長了1.4%.然而集中發展的對象為大城市,大城市有著較高的成本與負擔,因此城市規模收益只能帶來生產率提高0.5%,這兩項對城市經濟的貢獻尚不足2%。因此我們對城市建設進行規劃時,必須保持科學性,務實性,不然會造成城市的負擔,增加城市建設的成本,從而為融資帶來較大的難度,容易出現融資不足的現象。
(三)城鎮化建設中政府責任的落實不夠到位,行政色彩較為濃重
在我國城市的基礎設施投資方面,超過3000萬的項目需向中央政府請示批準,低于3000萬的項目則決策權在地方政府手中,這樣的機制表面看來屬于集體負責,實際上缺乏了相關的責任與約束,容易出現面子、形象工程。
此外,我國城鎮化建設同管理之間存在有脫節的現象。城鎮化中項目的管理以政府預算管理為主導,有著濃厚的行政色彩,容易在融資時出現“三超”現象(概算超過了估算,預算超過了概算,決算又超過了預算)。
三、對融資問題的主要建議
(一)對城鎮化的相關戰略進行科學規劃,從而降低城鎮化過程中的成本
我們對城鎮化建設進行有遇見、科學的規劃,可以大大降低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成本,提高對城鎮的投資利用的效率。因此,我們需要對城鎮發展的規模進行合理規劃。根據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各地的資源環境、人口的分布以及發展的水平均不相同,所以我們在對城鎮的發展規模進行規劃時不可以照搬其他城鎮的模式,而是應該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當地自身的情況來統籌進行規劃,將各種情況綜合考慮來規劃發展城鎮的發展規模,進而將城鎮發展過程中的成本降低到最小。
(二)對城鎮建設中的融資機制進行改革,為城鎮化建設創造較好的融資環境
面對目前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融資主體較為單一的問題,我們需要對融資的體制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將政府的職能理順,從而創造較好的融資環境。首先,我們需要對政府在城鎮化中的職能進行較為明確的定位。政府在當前既有管理公共事務的職能,又有經營公眾產品的職能,而在城鎮化建設中,依照管理和經營分離原則,應將管理職能和經營的職能交付不同的部門。政府在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時應當嚴格遵照項目的法人制度和資本金的制度,獎項目中的產權主體與責任主體進一步明確化。其次,政府應進一步改善融資軟環境。政府可以通過發展關于投資的咨詢,發展信息網絡以及設置投資的指南方針等一系列的中介性服務體系,來為投資的主體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同時政府應成立各項擔保基金來為中小型城鎮相關投資主體來提供擔保,同時來適量減免各種稅費來提供較好的投資環境,采取較為優惠的招商政策利于引進外資和招引各類人才。
四、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城鎮化建設水平仍然落后于經濟發展的水平,主要原因還是建設過程中融資的不足。因此,我們必須從體制方面、發展戰略方面以及融資的環境發面做出改革,促進融資渠道的進一步擴寬,同時培育新的融資主體,以保障我們的城鎮化建設能夠順利進行。
(編輯:孟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