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金融電子化的概念、進程及金融信息安全的一些內容,強調在發展金融電子化的同時要重視金融信息安全。
【關鍵詞】電子商務 金融電子化 金融信息安全
20世紀90年代初,全球因特網(Internet)開始了爆炸式發展,使得這個最初僅僅是專業人員用來在實驗室內傳遞信息的系統,變成了滲透人類社會每個領域的全球性互連網絡。在這種熱潮下,蘊藏于其中的巨大商機開始顯露出來,一種新興的商業交易模式開始萌芽并進入迅速發展階段,這就是電子商務。
一、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E-Commerce、E-Business或E-Word),就是把賣家與買家以及相關的合作伙伴借助現代通信網絡平臺(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與原有的系統結合起來進行的商業活動。
電子商務必然涉及到支付問題,這是決定能否電子商務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電子商務中涉及了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這“四流”。其中,要最終實現商品所有權的轉變,也就是商流的完成,必須要將資金流順利的轉移。人們之所以采用電子商務方式進行商務活動,主要是由于其方便、快捷、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無論從商品的搜索、購買、支付或是售后服務等等。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如果交易各方仍然使用傳統的支付手段,那么電子商務的所具有優勢和特性都將無法得以體現和發揮。所以,只有當銀行通過改進他們的業務處理系統參與到電子商務領域中,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網絡支付手段,為電子商務所涉及的各方提供信用保障的時候,才會促進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得到迅速規范地發展。因而,金融電子化是電子商務順利開展、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二、金融電子化
(一)金融電子化
金融電子化(Financial Computerizing)是指采用現代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手段,提高傳統金融服務業的工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實現金融業務處理的自動化、業務管理的信息化和金融決策科學化,從而為客戶提供更為快捷方便的服務,達到提升市場競爭力的目的。金融電子化的最終目標是建立集金融業務處理金融信息管理和金融決策為一體的金融管理信息系統。它的根本點是行業內部管理自動化與信息化,它是一種基于傳統的、封閉的金融專用計算機網絡系統。
金融電子化是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金融工程相結合的綜合系統,它除了具有一般IS的特點外,還有自己的一些特點:
1.金融計算機應用軟件兼容性,移植性較好。雖然我國各銀行機構眾多,但業務處理方式,會計核算方法和轉賬結算制度,大都遵循較統一的處理模式。各行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分工不同和經營,管理方法的微小區別。銀行內各分支機構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服務范圍的大小,客戶數量,營業業務筆數的不同。銀行計算機應用軟件的數量大,品種少。
2.金融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和使用嚴格分離。銀行業務涉及金錢、貨幣,業務處理不僅要分段進行,而且要多人進行雙向處理,以保證賬務準確和銀行客戶雙方權益不受損害。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金融電子化系統,為適應這個特點,一是應用軟件要采用嚴密的處理算法,保證賬務縱、橫平衡;二是將應用軟件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嚴格分離。
3.大多數銀行業務,必須實時處理,對應的信息系統應是實時處理系統,這就決定了軟件系統開發的技術復雜、正確性、可靠性高。
4.金融電子化系統的維護工作量大,維護要求高。使用地點和使用人員遍及各分支機構,而開發維護人員又相對集中,這就要求金融電子化系統必須具備較高的可維護性。
5.金融電子化系統中使用的硬件設備種類繁多,而且多為專用設備,如: ATM、POS、微縮膠片閱讀機、電子保安設備、印鑒與簽名識別等硬件設備。
6金融電子化系統的安全保密要求高。由于銀行是與金錢緊密相關的,有關銀行的計算機犯罪較多,因此系統的安全保密工作對金融電子化系統特別重要。
(二)金融電子化發展進程
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發達國家就開始了建設金融電子商務的進程,整個金融領域邁入了革命性的變革過程。創立于1971年的NASDAQ系統,標志著金融電子商務這一全新的操作模式從理念轉化為實際操作。美林銀行副主席1995年這樣說:“銀行為是一個已經變得極為過時的分配系統。銀行已經感覺到了進行改革的迫切需要。有些銀行知道怎么做,如摩根。而另外一些銀行只是陷入絕望。”隨著“網絡應用為核心的無所不在的計算機時代”,即“數字化革命時代”的到來,金融業全新的經營方式——電子金融開始形成。
到了90年代,電子商務進一步加快了金融電子化的步伐,許多發達國家的金融業開始以清晰的理論作為指導,在金融系統中有選擇地應用新技術,像理財服務、系統集成、網上金融服務、網上支付和個性化金融產品等新理論和新概念紛紛涌現。在這場金融創新的歷史變革潮流中,美國金融業充當了金融改革的領導人——在推廣根據個性化服務需求的綜合性金融支付服務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并研發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化信息增值服務,加快金融企業和金融市場的數字化建設,全面開展金融電子商務活動。
1995年10月,美國三家銀行聯合在因特網上創建了世界第一個網上銀行“安全第一網上銀行(SFNB)”,它剛開業時僅僅占有一座寫字樓的半層樓面,但其業務遍布美國各洲,包括電子鈔票兌付、在線交易登記、支票轉賬等,使其客戶可以足不出戶地輸各種銀行服務,網點問題不再成為銀行的束縛,獲得了投資者的高度認同。這表明金融電子商務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新階段。在那之后,金融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給傳統金融產業巨大的沖擊,迫使它不得不從管理結構和管理理念等方面開始全新的探索和改革。
我國金融創新電子化起步較晚,但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電子化系統,成為我國金融創新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1975年,中國人發銀行從蘇聯引進20多臺穿孔打字機和計算機組成的電子管計算機,主要用于處理全國聯行往來業務;1980年,人民銀行增設了3M-150計算機并在上海、南京、西安、廣州分行裝機運行,首先實行營業部、分理處一級的銀行自動處理;1990~2003十三年里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金卡工程”,同時進行了大規模的網絡建設,如中國金融數據通信網絡(CNFN)、中國人民銀行通信網以及各專業銀行的專用網等。各專業銀行先后引進IBMES900系列大型機,利用數字數據網(DDN)或公用電話網(PSTN),建立了跨省、市網絡系統。金卡工程的實施,推動了我國一些商業銀行的電子化進程,目前銀行卡業務已實現聯營并得到迅猛發展。截至2005年底,全國銀行卡發卡機構175家,發卡量916億張,2005年銀行卡總交易金額47萬億元,其中消費交易額9600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1014倍和815倍。銀行卡受理環境不斷改善,截至2005年底,可以受理銀行卡的特約商戶39萬家,部放POS機具61萬臺、ATM機8萬臺,分別是五年前的315倍、319倍和211倍。金卡工程的建設為實現網上支付與資金清算提供了很好條件。目前,國內幾乎所有大的商業銀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網上銀行或在因特網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頁和網站。
(三)國內金融電子化的發展階段
我國金融電子化相對西方國家起步較晚,但在金融電子化建設進展神速,在金融通信網絡和金融業務處理等方面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已建成的電子化金融系統對加強金融宏觀調控、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速資金周轉、降低經營成本和提高金融服務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推進我國國民經濟金融快速、健康和穩定發展。國內金融電子化的發展主要分為以下4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70—1980年,銀行的儲蓄、對公等業務以計算機處理代替手工操作。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逐步完成了銀行業務的聯網處理。
第三階段,大約從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實現了全國范圍的銀行計算機處理聯網,互聯互通。
第四階段,從2000年開始,隔行開始進行業務的集中處理,利用互聯網技術與環境,加快金融創新,逐步開拓網上金融服務,包括網上銀行、網上支付、手機銀行等。除此之外,網上理財、網上保險、網上證券也呈爆炸式發展。這些都極大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
經過了以上四個階段的發展,目前可以把金融業的網絡系統劃分為兩部分:內聯網(Intranet)和對外服務區。內聯網和因特網相互隔離,為金融企業內部的工作提供服務。對外服務區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如網上支付系統、網上銀行系統、網上證券交易系統等,為金融企業提供實時、安全、準確的在線金融服務。
三、金融信息安全
隨著金融機構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日益增強,防范信息技術風險成為金融機構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金融信息安全防護體系成為金融科技工作的重點。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持,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一般來講,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內容,即保障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隨著金融機構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日益增強,防范信息技術風險成為金融機構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金融信息安全防護體系成為金融科技工作的重點。
一直以來,金融業都是非軍用計算機安全新產品的最大買主。許多安全技術和產品,例如密碼系統、警報系統、安全門禁系統和數字水印都是首先應用于金融系統,然后才推廣到其他行業。金融信息安全對信息安全標準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例如,密碼學在商業上的首次大規模應用是在自動柜員機上完成的,并由此促進了多個密碼學標準的建立。
金融信息安全主要強調的是保持業務操作的連續性,消減并控制風險,并將風險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具體來說金融電子化風險的防范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于金融電子化風險的客觀存在進行正確認識;(2)從系統內部防止計算機犯罪,對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加強教育;(3)建立完善的金融電子化系統安全運行的相關管理制度;(4)強化內部監督。
四、結束語
進入新世紀以來,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作為電子商務核心的金融電子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也日益深刻。我們在享受金融電子化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必須面對各種金融信息安全問題。金融信息安全是金融電子化的關鍵,天災和人禍都會影響金融電子化的進程。因此,在發展金融電子化的同時要重視金融信息安全,要在安全中發展,在發展中確保安全。
參考文獻
[1]何福良.電子商務的核心―金融電子化[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1.
[2]楊青.電子金融學(第二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3]張卓其,史明珅.網上支付與網上金融服務[M].成都: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4]孫彬.金融電子化的信息安全保護技術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0.
[5]李改成.金融信息安全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基金項目:此論文為哈爾濱金融學院重點規劃課題《電子商務在金融業的創新應用與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解晨光(1965-),男,湖北監利縣人,教授,研究方向: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