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政府、企業、學校”三者合一的開放型公共實訓基地模式中構建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可以使各方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并且能各取所需。尤其在這一模式中企業的作用發揮可使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得到更好的完善,而企業參與模式也成了我們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關鍵詞】企業 公共實訓基地 參與機制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關鍵在于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建立高質量的實訓基地,為高職院校培養在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成為了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眾所周知,以往高職院校所設立的實訓基地,大多運作形式比較單一,在校內,主要為校內的教學服務。所以,這迫切要求我們改變原有的實訓基地的模式和功能。目前,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多是面向社會,依靠政府組織、依托行業、企業。因此本文研究意在探討如何通過企業與高校的共同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綜合各方資源優勢,建立起能有效服務于社會、企業、高校的企業參與機制。
一、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
(一)豐富投資形式
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應建立多元化投入體制,企業在這過程中應作為主體的社會資金投入,積極發展多種投資形式,如:合資、合股、合作。最主要的是能夠在企業資金的引導下,鼓勵和引導除了企業資金外的社會資源投資參股,鼓勵實訓基地投資建設的多樣化,建立形式多樣、渠道廣闊的投融資機制,充分拓展實訓基地的融資范圍,實現資金靈活周轉。另外,實訓基地還可開展內容豐富的項目開發,以便使資金能在使用上更有針對性。
(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通過服務經濟社會實現自己的良性造血功能。實訓基地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實現多效益的發展原則,應與企業廣泛開展項目合作、科研、實驗室、培養及咨詢等項目,積極開發實訓基地的效用。另一方面,企業可把新的產品或管理方法在實訓基地進行推廣、改進、試驗,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規避企業的風險,也使成本得到了一定控制,并且為實踐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現實依托。
二、仿真實訓機制
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可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優勢,滿足本地區職業教育相關專業的實訓需求,顛覆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更加具有形象性和生動性的實踐教學,為社會培養能“拿來就用”的實用型人才。在理論教學為輔,技能掌握為主體的仿真教學思想指引下,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加良好的條件。
另一方面,開放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秉承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各占一定比重的原則,可使學校的教學計劃能更趨合理,滿足企業對新增勞動力在數量和質量方面的要求。重要的是,在實訓基地建設中,我們鼓勵跨校、跨企業、跨學科、跨專業的合作,以共建共享的思想發展。比如酒店管理專業與酒店的合作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其中的餐廳服務使教學更輕松、更形象,也使企業得到了很好的資源利用。
三、師資培養和員工培養機制
(一)師資培養
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在發展過程中應重視對教師技能的培養,使更多的教師通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掌握更好的技能,獲得相關的職業技能考評資格,完善高校的“雙師”結構。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讓教師在實訓基地的教學中接觸到更多的企業實踐經驗,使教師技能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
(二)員工培養
根據“功能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我們除了可進行實訓基地的師資培養外,還可在員工培養方面提供便利。比如:員工在職培訓、崗前培訓、轉崗培訓等。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使各類綜合職業技能培訓和素質教育培訓能夠得到廣泛的開展。
四、健全和完善的評價機制
在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評價體系中,企業作用的發揮,要充分重視師資、教學、硬件等多個方面,突出創新、服務社會經濟和吸納社會資金的能力。企業在參與實訓基地建設的設計過程中應著重考慮三個方面內容。首先,我們在公共實訓基地中設計的實踐項目應該和社會人才的需求能力相匹配。其次,我們在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設計中,應通過各方的資源整合和共享,把各高校和企業的資源在實訓基地的運轉中充分的利用起來,實現互惠的目標。最后,應使社會人才培養,企業研究開發,教學培訓服務等各方面應能實現一個良性的結合。
為了更好地發揮企業在實訓基地中的作用,可利用獨特的聯辦體制。學校的教育資源與企業資源相整合,進行統籌管理,充分發揮企業在辦學行為方面的調節作用,讓各方積極參與到辦學的重大決策和管理中,在基地建設中以一所高校為主,聯合其他高校和企業,實現各方的能動性,形成獨特的基地結合體。總的來說,在評價體系中,應逐步完善與企業開發、高校教學、社會發展這三方面緊密結合的健全和完善的評價機制。
五、結語
由此可見,開放型實訓基地建設是高職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我們應重視的是,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中突出特色并有所創新和突破,做好實施方案,做出科學決策。目前,企業在這一模式中的參與機制也越來越多樣化,怎樣使各種模式成為高職教育的亮點,是我們必須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小婷,吳浩.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構建模式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02).
[2]張琰.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的制度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2.
[3]于光田.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專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管理初探[J].經濟研究導刊,2011(21).
[4]李奎山,等.應用型人才的層次及其實踐環節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08).
[5]李振華.談高職高專院校實訓基地建設[J].高職高專教育,2007(01).
[6]姜大源.論職業教育專業的職業屬性[J].職業技術教育,2002(22).
作者簡介:陳迪(1984-),女,廣西合浦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花美蓮(1964-),女,廣西北海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