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金融課程作為金融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經濟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具有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特點,課程要求學生既要掌握國際金融理論知識又要熟練進行國際金融的相關業務操作。這就對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國際金融課程在教學方法上應保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就業培訓相結合、教與學相結合,從而保證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金融專業人才的要求。
【關鍵詞】國際金融 教學方法 理論教學 實踐教學
金融危機過后,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日漸迅猛,隨之而來的則是金融市場的日夕萬變,各種嶄新的問題和現象不斷地涌現。為了解決不斷出現的問題,國際金融理論和政策的更新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由此可見,國際金融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實用性和綜合性的課程。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應注重跟隨金融市場發展的步伐,深入理解國家各項經濟政策和金融體制的革新,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傳授。
一、國際金融課程教學面臨的新問題
(一)理論教學知識更新遲緩
國際金融課程是研究經濟領域各種金融現象發展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是在國際貿易的基礎上產生的,反映了各種經濟往來的全貌及宏觀經濟的狀態。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市場在不斷的發生變化,金融危機、匯率波動、政策法規的更新等層出不窮,現有的國際金融教材已不能囊括所有更新內容。
教材是學生了解并掌握課程知識最直接最基本的渠道,目前,各大高校金融類專業的國際金融課程教學體系比較完整,但所使用的教材內容卻不能及時更新。國際金融課程知識點包括國際收支、匯率制度、外匯儲備以及國際金融市場等,而這些內容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金融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也需及時進行更新。當下各大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在知識點的更新上比較緩慢,且大多數側重于理論知識,缺少與實際社會需求相關的實務性知識,無法滿足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和實踐訓練的需要。
鑒于此種情況,教師若在理論教學上不能及時地根據金融市場的實際狀況更新教學內容,則不能滿足實際社會需求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是為了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當下金融行業需要的人才是兼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但現今大部分高校的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模式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在課堂教學中僅僅給學生傳授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和認識,任課教師由于缺少在金融行業從業的實際工作經驗,在課程的講授上只注重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備性,忽略了實務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忽略了實際社會需求,教學模式上理論與實踐脫節,在讓學生在學習期間獲取相應的崗位能力、職業技能上有所欠缺。
二、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措施
(一)理論教學
1.啟發式教學
教師在授課前,除了根據教材進行授課準備之外,應根據當下經濟環境中的熱點問題和熱點現象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并在課程準備的過程中,設計一些引發學生思考和探究和模塊,啟發學生課后自主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分析金融市場動態,總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互動式教學
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可將一些與課程相關的熱點問題引入課堂,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并討論,改變傳統的理論灌輸的模式。學生通過在課堂中的討論、辯論等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幫助進行分析和梳理,從而得出正確結論。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參與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從而達到更好的吸收效果。
3.案例式教學
國際金融課程作為一門金融類的專業基礎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課程中有大量復雜、枯燥、難懂的專業術語,對學生而言較無吸引力。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則應進行創新和突破,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引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最前沿且有代表性的案例,這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辨別、理解和掌握。
另外,在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融入網絡教學手段,第一時間將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市場上發生的最新信息通過圖片、視頻、評論等方式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及時、全面地了解金融市場上的最近信息,既更新了教學內容,又使學生對金融市場的發展和熱點問題的產生有了全面地認識,較好地提高學生認識問題能力、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踐教學
1.實驗室模擬教學
由于國際金融是一門對實踐性要求很高的課程,因此,實踐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借助金融教學軟件模擬真實的金融交易環境,通過模擬交易系統使學生能將掌握的金融操作和市場運作等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模擬系統中進行模擬交易等,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熟悉交易流程,在模擬實踐中訓練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
2.校外實訓基地教學
除了模擬實踐教學,到社會單位中參加社會實踐也是訓練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任課教師可積極地聯系一些與金融專業相關的單位,如證券公司、銀行、期貨交易所等,帶領學生到以上單位進行認識實踐,了解實際工作的具體業務流程、操作過程、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等,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的實際需求及工作單位的實際業務操作模式等。
3.用人單位專家講授
國際金融課程對實踐性的高要求同時需要配備一支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這就要求各高校不斷地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盡可能建立一支理論和實踐經驗都很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在自身師資隊伍的建設過程中,可聘請銀行、期貨、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里有實踐經驗的專家或從業人員參與到教學中,通過講座、實踐環節指導等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實際業務操作經驗,同時自有教師也可以借此汲取實際的工作經驗,以便于在教學中更好的指導學生。
參考文獻
[1]王莉,劉黎明.普通本科院校《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經濟師,2013(02).
[2]張路明.《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及創新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2(06).
[3]涂智蘋.地方高校國際金融課程教學特點與方法探討[J].經濟師,2012(06)
[4]王靜怡.淺析高職高專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J].現代閱讀,2012(08).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