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群體是一種重要且特殊的群體,大學生群體從職業價值觀的形成、自我認知和職業認知三方面對個體的職業生涯規劃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對這些影響的分析,提出應該加強大學生正式群體建設、區分管理非正式群體、發揮榜樣群體的引領作用,以此充分發揮大學生群體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 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7-0037-01
大學生群體是一個重要且特殊的社會群體,這一群體對大學生個體的生活學習尤其是職業生涯規劃有著重要影響,因此,以大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深入探索優化大學生群體建設,發揮群體對個體職業生涯規劃的積極作用,有助于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推動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開展。
一 大學生群體概述
1.群體的涵義
群體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以一定的方式聯系并一起進行活動的有機組合體。
2.大學生群體是重要且特殊的社會群體
第一,大學生群體的重要性。首先,大學生正值人生最具可塑性和各種發展可能的時段,良性的發展可以促進推動大學生個體的健康成長,并為個體日后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大學生畢業后進入社會,將會分散組合成為各種不同的新群體,其中一些群體將會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第二,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中國大學生的年齡普遍在18~24歲之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理成熟。大學生生理上已經基本發育成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2)心理矛盾。大學生往往自認為心理成熟,但實際上大部分大學生的心理狀態還很不成熟。(3)成長迅速。一般來說,考上大學的學生相較于未上大學的同齡人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進入大學后,他們會接觸到更廣闊的成長環境,這將會加速促進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所以,大學生群體是一個更具活力、更多元化,且具有更多不確定性的群體。
二 大學生群體對個體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
1.職業生涯規劃的涵義
個人依據對自身和外界環境的具體分析,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制定相應的實施計劃,并付諸行動實現目標,就是職業生涯規劃。大學階段已是進入社會、進行求職的最后一個準備階段,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已刻不容緩。
2.大學生群體對個體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
第一,大學生群體影響個體職業價值觀的形成。職業價值觀是個體價值觀在職業問題上的反映。職業價值觀是個體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在群體中,普遍存在群體認同心理,即共同群體中的成員由于具有相同的目標和興趣,往往在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和評價方面自覺形成相近甚至相同的觀點和情感。如大學生群體在社會的輿論導向下逐步傾向于選擇穩定安全的職業,一些個體最初可能并不認同這種價值觀,但在群體的吸引或壓力下,越來越多的個體開始或主動或被動地形成以求穩為主的職業價值觀,更多地青睞公務員或事業單位。
第二,大學生群體影響個體的自我認知。自我認知是個體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自我認知包括生理自我認知、社會自我認知和心理自我認知。大學生個體在與群體中其他成員的社會交往中得到對自我信息的反饋,會不斷地修正深化他們的自我認知,幫助他們接納和提升自我。當然,在一些消極的大學生群體中,群體不但不能夠幫助個體進行自我認知,甚至會起到阻撓、妨礙的負面作用,這也是存在的。
第三,大學生群體影響個體的職業認知。職業認知的任務主要是考察職業世界的客觀環境,了解職業發展、職業內容及要求。進行職業認知需要利用各種渠道,大致分為現實的物質渠道和虛擬的網絡渠道。網絡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傳播平臺,但信息真假難辨,讓人難以篩選。而人脈渠道則可以幫助個體了解到更多真實的直接的職業相關信息。大學生群體就是一條重要的人脈渠道,對個體的職業認知產生重要影響。
三 優化大學生群體建設,發揮群體對個體職業生涯規劃的積極作用
1.加強大學生正式群體建設,奠定良好氛圍
正式群體是為了達到預定的教育和管理目標,依據專業班級劃分和日常的生活學習管理需要,通過一定的行政手段而組織形成的群體。大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正式群體中度過的,如班集體。如果班集體充滿活力,積極向上,對職業生涯規劃有著明確合理的認識、主動探尋的態度,那么身在其中的個體自然也會受到這種良好氛圍的感染,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積極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2.區分對待大學生非正式群體,或引、或管
非正式群體是大學生基于相同的興趣愛好、地域劃分等原因,主動自愿地有機組合而成的,如各類社團、老鄉會等。大學生非正式群體是客觀存在的,不可否認,有一些非正式群體由于目標的不正確,對個體的影響是極其消極的。對這些群體要著重管理,限制其對群體外成員的影響。而有益的非正式群體,要加以大力引導,發揮他們在個體職業生涯規劃中的積極作用。
3.重點樹立榜樣群體,發揮引領作用
榜樣群體的目標、價值觀和行為會被其他個體拿去進行自我比較、借鑒和學習,這對于大學生個體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榜樣群體的積極影響力,樹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領域中的榜樣群體,引領大學生個體正向發展。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