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類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后,便由傳統意義的學校界域跨入了更加廣闊的工地界域,在這更加廣闊的界域中,學生的黨建工作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挑戰,本文作者從實踐出發,在理論方面探尋出一種全新的黨建模式,這種模式就是:學生黨支部建在工地上。
【關鍵詞】跨域 職業院校 黨建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7-0038-01
職業教育在本質上既不是單純的學校教育,也不是純粹的企業培訓,它是一種跨界的教育,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類型,它與普通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普通教育是一種“象牙塔”內的教育,而職業教育跨越了傳統學校空間上的界域。近幾年,我國非常重視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尤其重視職業院校學生的實踐性教學的改革。在這方面,德國的“雙元制”辦學模式備受推崇。雙元制的教學模式跨越了職業與教育、企業與學校、工作與學習的界域,學生脫離了傳統意義上的界域,進入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在新的界域中,許多職業院校只重視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學生黨建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空白。
一 以往學生黨建工作的模式
學生黨建工作歷來是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職業院校肩負著培養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高級技能性人才的重任,學生黨建是職業院校學生工作的龍頭,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優良的業務素質、戰斗力強,能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大學生黨員,是關系到黨的發展的一件大事。
根據許多職業院校的實踐經驗得出,在工地中建立學生黨支部,能發揮學生黨支部在建設工地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在這方面,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就走出了值得借鑒的新路子。他們在學生頂崗實習的工地上成立了學生黨支部,并且開展了 “鐵建工地黨旗紅”等系列主題活動。他們提出了:打出旗子,亮出牌子,做出樣子的具體要求。“打出旗子”即:在臨時黨支部的領導和實習企業黨組織的支持下,由上級黨組織授旗,成立“青年黨員服務隊”,讓黨旗、隊旗在鐵建工地上紅光閃耀。“亮出牌子”即:支部所屬黨員在工地建立黨員先鋒崗,結合現場實習所承擔的工作,與同學們一對一結對子或結成小組,帶領同學們一道完成學習、實踐任務。“做出樣子”即:學生黨員在學習、工作、遵章守紀、服務群眾等方面處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展現“吃苦奉獻、拼搏爭先”的“陜鐵院”精神。
二 工地中建立學生黨支部的作用
從實踐結果來看,在工地中建立學生黨支部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有利于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工地中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學習氛圍
在工地中建立學生黨支部后,有利于學生黨員牢記自己的使命,隨時隨地不忘黨員身份,在工作和學習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氛圍。
2.有利于積極分子的考察和培養,保證黨員發展質量
在工地建立黨支部后,有利于黨組織充分了解黨外積極分子的真實行為和思想動態,進而對他們的思想進行教育,對他們的行為加以引導,達到將學生中優秀分子發展到黨內,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的目的。
3.有利于用黨的先進理論占領思想政治工作陣地
工地是學生工作的場所,同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陣地。在工地建立黨支部之后,有利于運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等重要理論占領社會主義建設的工地。
三 工地建立學生黨支部的改善
實踐中發現,在工地中建立學生黨支部還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們必須總結經驗,從不同的方面來完善黨建工作。
1.統一思想,轉變觀念
要把建設工地作為一個育人陣地來抓,改變工地思想政治工作與管理工作互相脫節的狀態,把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與工程建設工作共同來抓。高校要把工地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學校黨委的議事日程,同時積極參與到工地中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2.建立完善的組織體系和相應的制度
在實際工作中,以工段為黨小組,以項目為黨支部,以公司為黨總支,建立工地頂崗實習學生黨的組織體系;以專兼職輔導員、現場指導老師中的黨員骨干、學生黨員骨干擔任不同層次的黨員干部,形成精干高效的工地黨員干部隊伍體系。
3.輔導員進工地
輔導員經常深入工地,利用工地例會、雨天培訓等機會,機動、靈活地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活動。
在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剛剛起步,今后新的改革思路、改革方法將不斷出現。在這種境遇中,學生黨建工作也應隨之創新、發展,黨建工作的不斷創新、發展,必將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培養出更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姜大源.關于職業教育的哲學思辨[J].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2]姜大源.職業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國經驗的反思[J].教育發展研究,2009(19)
[3]申曉東.對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2)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