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協同教育是具有時代特征的新的教育觀念,是未來教育的主流,家校協同教育是協同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針對高等院校家校協同教育的策略進行研究,通過高等院校的策略分析,促進高校家校協同教育,提高高校家校協同教育的運行效率。
【關鍵詞】高校家校 協同教育 家校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7-0041-01
一 家校協同教育的內涵
家校協同教育包括家庭協同學校教育和學校協同家庭教育。
1.學校協同家庭教育
學校協同家庭教育指學校教育系統部分要素或信息進入家庭教育系統產生的協同教育。比如,教師通過家訪、家長會及QQ群、微博等手段為家長提供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信息等。
2.家庭協同學校教育
家庭協同學校教育指家庭教育系統部分要素或信息進入學校教育系統產生的協同教育。比如,家長通過家長會、電話、短信和微博等手段告知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并且希望教師能夠加強某些方面的教育等。
二 高校家校協同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家校協同教育領域中,家校協同教育的策略多種多樣,許多文獻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分析,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馬忠虎先生的《基礎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一書。書中專辟一節用來羅列了家校交流的27種渠道,并對每一種交流渠道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是研究家校協同教育策略較好的書籍。家校協同交流可概括性地分為兩類:一是傳統的家校合作策略,如家訪、家長會等;二是新媒體技術下的家校合作策略。
1.家訪
家訪是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教師對個別家庭進行指導教育的重要形式,主要解決家庭教育的問題,然而在如今的高等學校中,傳統的親自上門的家訪形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于學校和家庭。高等學校中的教師和家長普遍存在一種觀念,就是學生已經長大成人,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從而忽視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家長會
家長會是傳統的家校協同教育的策略之一,但由于部分家長沒有上過大學,對大學缺乏認識和體會,對高等學校的教學方式和管理手段不了解,只是簡單地依靠孩子的反饋獲取對大學的片面認識,這種情況勢必會造成家長的信息閉塞,甚至造成家長對學校的全面誤解。
如今很少有院校會召開家長會,原因是大學生多數來自外省,許多學生的家長也都工作繁忙,再加上家長來校的經費開支和時間不便等種種困難,大學生家長會在各大院校也就不了了之。因此,研究大學生家長會的實施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3.基于QQ與QQ群的家校協同策略
QQ作為互聯網上最大的即時聊天工具,給高校家校教育帶來了重大的轉機。以往的傳統的家校協同教育方式有家訪、打電話、家長會等等。如今,教師可通過互聯網技術,利用QQ與QQ群建立起家校協同教育的互動平臺,增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
4.基于微博的家校協同策略
2009年8月,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網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微博正式進入中文上網主流人群視野。經過短短的幾年時間,微博的應用范圍已經擴展到許多領域,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紛紛開始研究微博在家校協同教育中的應用。
三 結論
基于新媒體的高校家校協同教育是未來教育的主流,新媒體下的高校家校協同教育的策略雖然形式多種多樣,信息覆蓋面廣、涉及內容量大,又有教師和家長的全力支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它還僅僅停留在理論探索階段,發展還不夠全面,功能還不夠完善,而且自身還擁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家校協同教育強調的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同互補,只有整合最優化的力量,才能協作共進。
參考文獻
[1]李運林.教育傳播研究:重要性與新領域[J].電化教育研究,2009(3):5~11
[2]孔衛平.淺談高校家訪工作的開展[J].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2010(3)
[3]馬丹.淺析我國高校家訪工作的開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4)
[4]劉景偉、楊曉麗.大學生家長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機制[J].中外教育研究,2010(2)
[5]武靜靜.家校協同教育實效性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29)
[6]周利群.中學教育家校合作的現狀調查與推進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7]謝元瑞、蘭石財.構建家校合作型的高校育人管理機制[J].柴達木開發研究,2012(1)
[8]劉繁華.家校協同教育通道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11)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