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帶薪頂崗實習中受到沖擊最大的是傳統的畢業考核模式,本文探討了頂崗實習學生畢業考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頂崗實習 畢業考核 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7-0048-02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充分利用企業的專業人才、技術、設備及經營環境等資源,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動手能力,縮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適應期,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的有效途徑。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采用“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學習兩年,第三年到專業相應對口的指定企業帶薪頂崗實習。在實施過程中,受到最大沖擊的是傳統的畢業考核模式。
畢業考核是專業教學的一種總結性評價手段,其目的是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效果達成的整體程度的評價。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自2009級學生起進行了畢業考核模式的大膽探索,受到了企業與學生的歡迎。
一 頂崗實習的特點
頂崗實習是指在基本上完成教學學習和學過大部分基礎知識與技能課之后,到專業對口的現場直接參與工作過程,綜合運用本專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并進一步獲得感性認識,掌握操作技能,學習企業管理,養成正確勞動態度的一種實踐性教學形式。頂崗實習不同于其他實習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能力鍛煉起很大的作用。當然,頂崗實習最大的挑戰是學生的適應能力,而最大的好處是提升學生的就業率。
二 傳統畢業考核的弊端
醫學院校傳統的畢業考核方法是將專業中2~3門核心課程作為學生畢業實習返校后的書面考試,合格就可以準予畢業。這是一種封閉性背誦式的考核方法,學生考前機械地背誦書本及筆記上的“重點”、結論,考試時被動地去復述有關的條款和原文,用這種方法“考評”、“磨煉”出來的學生,大多表現為高分低能,屬于理論知識較多,筆試能力較強,實際工作能力較差,創造能力很弱的被動性模仿型學生。另外,由于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自從實行了頂崗實習后,幾乎所有學生在實習返校時工作崗位已確定,學生抵觸情緒很大,效果極差。因此,這種畢業考核已成雞肋,亟待改革。
三 新型畢業考核模式的構建
對一名合格的頂崗實習畢業生的考核應該從三個方面來進行:(1)頂崗實習初期的上手速度;(2)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工作態度和再學習能力;(3)頂崗實習結束時的工作收獲與成果。正是基于上述的考慮,我們將傳統的畢業考試改為過程性多時段的畢業考核模式,即第一段是頂崗實習前的綜合集訓與考核,第二段是頂崗實習中的校企考評,第三段是實習結束后論文答辯。
1.綜合集訓與考核
為了提高學生的上手速度和心理適應能力,新的畢業考核模式中第一段就是在頂崗實習前安排了“綜合集訓與考核”,考核采用人人過關的形式,不過關,不得下實習點。
頂崗實習要求學生能夠零距離上崗,由于學生學習的崗位知識與技能是分設在第2、3、4三個學期內學習的,因此到實習時一些知識與技能遺忘較多。此外,分課程學習的內容與崗位實際處理的內容是有距離的,崗位實際處理的往往是綜合多門課程的內容,所以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
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實習的崗位主要有藥店銷售、醫藥推銷、藥品倉儲配送等崗位,這些崗位最核心的知識與技能就是中西藥品的用藥指導、禮儀和銷售技能,所以,我們在“綜合集訓與考核”的內容中選擇了:職業道德與接待禮儀,疼痛用藥指導,發熱、咳嗽用藥指導,含可待因止咳藥藥學服務,腹瀉、便秘用藥指導,常用中成藥的用藥咨詢,常用中藥的識別與調配,中藥打粉機、切片機操作,中藥煎藥機操作,中藥膠囊制備,血壓計及血糖儀的使用,藥品陳列上架,藥品盤點,結賬與收銀,藥品推銷等內容。
教師在考核時,不是進行單項內容考核,而是進行綜合內容考核。例如,對腹瀉、便秘用藥指導考核時,不僅考核腹瀉、便秘用藥指導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考核學生的語言溝通、禮儀、銷售等技巧。
2.校企考評
上手速度快的學生未必是一個合格的畢業生,頂崗實習的一年非常關鍵,工作態度不好,不會主動學習,都將被時間所淘汰。為了使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學到真正的技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畢業生,我們采用了校企共同考評,以企業為主的方法,考核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習成果。
學校分三個時段進行考核:第一時段放在下實習點兩周后,主要考核上手速度、工作紀律和工作態度;第二時段放在下實習點的4~5個月后,主要進行實地面試和調研,進行專業知識、工作態度、工作技能全方位的考核;第三時段是放在下實習點的10個月后,主要考核就業態度、就業成果。
企業考核一般為一個月一次考評,有筆試、面試和評語等形式,一年結束時有一個綜合評價,如果企業考核不合格,不得畢業。
3.論文答辯
學生畢業論文分三次遞交:初稿在11月遞交,二稿在4月份遞交,三稿在實習返校前遞交,PPT制作、論文答辯在實習返校后進行。
從理論上講,如果頂崗實習的學生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就可視為一名合格的畢業生,但是作為學校來說,需要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做一個考量和指導。對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通過實習寫一篇“論文”,不僅能學會寫論文的常規步驟、常規格式,還能學會如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作為教師,在指導學生和考核學生論文的過程中是可以給予學生職業發展方向的指導和幫助,同時也是給學生三年學習畫了一個句號。
四 新型畢業考核模式的實踐意義
1.新方案的實施,使學生輕松上崗,自信滿滿
上崗前的強化培訓由于采取了人人過關的形式,所以學生雖然感覺辛苦,但是第一天上崗學生就改變了過去的陌生感、忐忑感,隨之而來的是輕松的笑臉和自信的應答。畢業論文的設計與指導,改變了過去的抄襲之風,使學生初步掌握項目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實現了學生就業率100%。
2.新方案的制訂,使老師的知識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許多考核項目需要綜合,不同課程的老師需要相互學習和整合;考核內容的確定來自崗位的需求,于是老師需要到行業中“實習”,需要向執業藥師和行業管理者請教,這些都將會使教師的知識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引發教師課改的積極性。
3.新方案的完成,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化,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對人才培養方案的理解由淺入深,加之與行業的不斷接觸,使他們對畢業考核方案把握得更加準確,所以,新方案的完成,滿足了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姚愷帆.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西南大學,2012(4)
〔責任編輯:范可〕
學生參與模型制作,引導學生形成物體空間概念,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感悟。
在機械制圖課堂教學中,如果說教師的教學模式的運用能達到優化教學過程,并對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起到積極作用的話,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屬于間接的方法,而提供給學生動手機會則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直接方法。其實,機械制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提供給學生動手機會正符合該課程實踐性的內在要求。
二 調整教學內容,因需施教
在現實生產中,不同工種對制圖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學校要科學合理地實施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的要求,對那些陳舊老化、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內容結構進行調整,及時補充一些符合時代發展、企業需要、適合現代學生學習需要的有用的相關知識。對于中等職業學校機電類的學生而言,將來在工作崗位上,識圖、讀圖能力是必備的,而對畫圖能力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學校期間對學生進行識圖、讀圖訓練是機械制圖課的首要任務。傳統的教學,教師都是通過教學畫圖來提高識圖、讀圖能力,然而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由于學生惰性較強,懶得動手畫圖,致使以畫帶識、以畫帶讀的教學思路受到了嚴峻的挑戰。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從調整教材體系入手,改變原有教材的編排結構及知識體系,使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能更貼近生產實際,從而使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做相應的調整和改變,提高教學效果。
筆者對機械制圖課程改革的思路是:將《機械制圖》教材按三大部分編排,第一部分基礎知識篇;第二部分識圖、讀圖篇;第三部分應用提高篇。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篇安排如下內容:基本作圖及投影的基本概念,點、線、面及基本幾何體的投影;三視圖的基本概念;軸測圖可以作為選學內容安排。
第二部分識圖、讀圖篇的安排思路是:由一些常見的簡單圖形入手,就識圖、讀圖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進行培訓,從簡單到復雜逐漸遞增。開始的簡單圖形只強化三視圖的識讀,可以配合立體圖來幫助學生理解三視圖的形成和對應的投影關系。隨著圖形復雜程度的增加,讀圖內容也逐漸增加,包括向視圖、斜視圖、局部視圖、剖視圖、斷面圖以及一些常用零件的特殊表示方法等內容逐步地加入到讀圖中,學生通過讀圖掌握機械制圖的基本知識。
第三部分應用提高篇的安排思路是:在機電類專業學生進行鉗工、車工、數控的技能訓練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圖樣的識讀,同時,可以將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的內容、公差配合的內容及加工工藝的內容穿插在其中,傳授給學生。如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涉及工件使用的材料時,可以將常用金屬材料的牌號、常用熱處理方法等告訴學生;在加工圖樣中出現尺寸公差、形狀公差時,將形、位公差的概念,形、位公差的測量方法講給學生;在鉗工實習進行配合件制作訓練時,將配合的概念介紹給學生;在車工技能訓練及數控加工技能訓練時,將加工工藝的內容介紹給學生。
三 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制圖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是學生對制圖的認識是抽象難懂,特別對于那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是如此。不論是畢業學生還是在校學生大多能夠對制圖在生產實踐中的重要性認識比較高,為了學好制圖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1)學生方面,在中學時期立體幾何學得不好的學生特別是沒有學過立體幾何的初中學生,他們的空間想象思維只停留在平面圖形的基礎上。(2)教學手段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具模型、掛圖都是老版本,沒有創新與改進,模具的結構與尺寸過于簡單和小型化、掛圖的內容只能講解簡單的例子,無論老師怎樣描述比劃,有些學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狀結構,因此,傳統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由于計算機繪圖技術在制圖中廣泛應用,解決學生對制圖抽象難懂的問題和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提高就變得容易起來。一由空間到平面,用計算機繪制出立體模型通過觀察物體的空間形狀和結構,畫出其三視圖,二由平面到空間,再根據畫出的三視圖想出物體的空間形狀和結構??梢越柚嬎銠C輔助教學手段,通過反復訓練來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想象能力。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畫出各種物體的三維圖形(采用CAXA制造工程師中的三維實體造型比在黑板上畫軸測圖要快得多),這些圖形可以在空間任意放大、旋轉(在黑板和掛圖上是不能實現的),可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它的形狀結構,根據投影原理畫出它的二維圖形,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除了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外,在教學過程中也可采用其他教學方法,如針對化工專業的學生多講些和化工設備有關的識圖內容,對機械制造專業的學生多講些和零配件及加工工藝有關的內容。如果有條件可帶領學生去生產現場參觀學習,讓學生對制圖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進一步加深了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提高對制圖的學習興趣。另外,在制圖的教學中,應盡量采用生產中的實際圖樣讓學生進行讀圖的練習,使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 加強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與技能
制圖是一門既抽象枯燥,又需要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非常強的技術基礎課。怎樣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變成讓學生能直觀感知的感性認識,讓枯燥的理論定義和規定變得有興趣,除了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必須具有相關的機械專業知識,如材料力學、材料的選擇與應用、機械加工工藝流程、機械設計原理、機械制造工藝學、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這些知識在以后的設計圖紙中的零件結構設計、表面質量要求、零配件的裝配與維護等方面都要用到。
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教師在給學生的授課過程中才能運用自如地舉出生產中的典型例子,把制圖中的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為了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與技能,不但要隨時更新與學習最先進的理論知識與技能來豐富和武裝自己的頭腦,還要隨時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如計算機繪圖技術取代了傳統的手工繪圖。作為制圖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和運用計算機繪圖軟件,以便在教學過程中把由計算機繪制的圖樣從多個角度展現給學生,來提高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參考文獻
[1]符旭、侯文君.機械制圖[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6
[2]朱宏.AutoCAD2000應用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續梅主編.教學藝術的理論與實踐[M].太原: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