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基于此,本文對高職高專院校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簡稱“概論”)課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高職高專院校 “概論”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8-0057-02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強調“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案耪摗闭n向來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要途徑,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陣地。因此,如何通過“概論”課教學使得高職高專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讓其成為高職院校學生的方向標和行動指南,成為大學生的價值準則、行為規范和自覺追求,并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踐行之,是新時期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概論”課教學實效性必須重視的一個現實課題。
一 “概論”課教師堅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融入的前提和基礎
按照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的一般原則,要讓學生堅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師首先要堅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概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習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提高自我修養的課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概論”課教學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概論”課教師的素質。首先,教師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其次,教師要有影響學生心靈的人格力量?!案耪摗闭n教師是“人師”,是大學生的“政治導師”,是國家意識形態的化身。教師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行為和方式對學生起導向和示范作用,教師的人格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因此,“概論”課教師不僅要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而且要堅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自己教學的準則和行為指南,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發揮表率作用。
二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概論”課教學內容
一是融入教學重點。比如“統一指導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為重點;“共同理想信念”以立足高職院校特點成為職業技能型人才為重點;“強大精神力量”以愛國主義傳統和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精神為重點;“基本道德規范”以職業道德、誠信修養和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為重點。二是將教學內容專題化,加強教學的系統性?!案耪摗闭n教學,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相關內容為要素,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教學中的系統化、理論化,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全面性和整體性。因此,要突出教學重點,通過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密切相關的理論熱點問題進行專題教學,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和把握。系統教學的做法雖然全面系統,但在一定程度上會淡化對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的深入研究和解答,而專題教育,則可彌補其不足,以其明確的觀點、深刻的分析、鮮活的事例、透徹的說理,拓寬學生視野,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大量的信息傳遞給學生。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的有機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基礎”課教學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使“概論”課教學得到有效的拓展和補充,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實效性,構建若干內容上具有相對獨立性,主題突出、鮮明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題的專題教育活動,通過專題教育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強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并促使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三是創新教學內容,加強教學的時效性。在教學中,要在準確把握教材內涵和突出教學主題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和學生實際,拓展豐富教材內容,不斷賦予教學內容以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時代風格,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將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師應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在課堂上適當運用一些與學生現實生活關系密切的案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要根據教材適當組織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實踐活動,如組織大學生參加“愛我校園,從我做起”活動,讓學生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開展“我誠信,我美麗”活動,反對作弊行為,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舉辦“大學戀愛利與弊”的辯論賽等等。讓大學生在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三 優化“概論”課教學方法
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和現象無不浸潤著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判斷和意識選擇。教師應緊緊抓住當代大學生思想實際狀況和價值觀特點,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在思想需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學生實際綜合素質和素養的提升密切相連,將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和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有機結合。二是教學方法多樣化。在“概論”課教學中,徹底沖破傳統的單純灌輸與枯燥、說教的教育模式,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注重啟蒙和參與,采取諸如問題講述、課堂討論、辯論、案例分析、課后實踐、網絡資源共享、多媒體等靈活多樣、操作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主動、積極地思考問題,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為學生的價值認同。由于教學對象層次不同,在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時,“概論”課教師不但需要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同時還要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四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考核中
目前,高職院校一般把“概論”課定為考試課,形式主要是閉卷考,成績的評定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由課堂出勤、課堂表現、平時作業等項組成。這種考核方式會給學生一種錯覺,認為學習這門課就是上課聽聽,考前再死記硬背就可以了,這完全違背了“概論”課的教學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踐行是“概論”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教材論述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要性和意義。筆者認為,要把理論變成學生的實際行動,根據“概論”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考核應注重過程與結果的統一,應適當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平時成績由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課后實踐組成。閉卷考主要是考核學生對一些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平時成績主要是考核學生對理論的踐行情況,從而綜合評定學生的成績。這樣既能讓學生掌握理論原理,又能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2
[3]潘春麗.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J].衛生職業教育,2010(11)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