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譯教學是外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翻譯教學方法的改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的方向,本文通過對關聯翻譯理論的特點進行探討,說明關聯翻譯理論及其對學校翻譯教學方式改進的啟示與應用。
【關鍵詞】翻譯教學 關聯翻譯理論 最佳關聯性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7-0066-01
翻譯在人類文化交流中有著很長的發展史,人們對翻譯理論的研究也有相當長的時期,目的在于提高翻譯質量,使翻譯文章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原文的意思。在我國翻譯教學中往往比較重視翻譯技巧的訓練,意在將文章翻譯出來不產生錯誤,但卻忽視了對原文主題思想的探究。關聯翻譯理論強調翻譯內容的準確性和翻譯者的創造性,重在關注讀者對翻譯文章關聯性的要求。
一 關聯翻譯理論的理論思想
翻譯在人類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之間有著不同的語言和文字,那么在文化交流中,就需要將其他民族的書籍翻譯成本民族的文字,以便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關聯翻譯理論是把翻譯看做一種從認知到推理的活動過程,這一過程包含兩個理解層面:(1)原文的作者向譯者表明自己的寫作意圖,譯者根據原文作者在文章中提供的信息,進行邏輯思考,以自己掌握的綜合知識,以讀者的角度進行認知獲得最佳關聯;(2)譯者以信息傳達者的身份通過譯文中內容,向譯文讀者傳遞原文作者所要表達的主旨思想和知識特點,這一過程需要譯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經過邏輯思考,與自己頭腦中的知識相連接,通過推理獲得知識關聯。最佳關聯性是在關聯翻譯理論中所要達到的目標,譯文中所表達的內容和意思要與閱讀者有足夠的關聯性,使譯文與讀者之間能夠產生共鳴。
在關聯翻譯理論下的翻譯不僅僅是語言間的相互轉換,更是一種結合了語境進行動態推理的過程,這其中涉及作者、翻譯人員和讀者之間的語言文化的交流活動。在翻譯中使譯文達到最佳的語境效果,在譯文與讀者之間達到最佳關聯性是實現翻譯成功的決定因素。如英語:“Don’t cough more than you can help.”在翻譯中,如果不考慮讀者對語句的理解和期待就直接進行翻譯:“不要咳出多于你不能咳的”,這樣的譯文不僅繞口,意思更不明確,讓人費解。而如果運用關聯翻譯理論思想的指導,有經驗的譯者就會翻譯為:“能不咳,就不咳。”這樣的翻譯既尊重原文意思,又照顧了漢語的語言習慣,使人一目了然。關聯翻譯理論的翻譯理念就在于追求原文和目的語的最佳關聯性,實現原文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有效溝通,以人性化的理念為原文作者與讀者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
二 關聯翻譯理論在翻譯教學活動中的合理應用
根據關聯翻譯理論的要求,對原文的理解是譯者要進行的第一步,這是因為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的基礎上才能推測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基于這樣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翻譯教師不可以簡單地局限于應用某一技巧對原文的句子、單詞以及特殊句式進行翻譯,更要注重對文章的分析理解,特別要注重對兩種語言習慣的分析比較,幫助學生對翻譯原文的語義進行理解,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老師在發揮課堂上主導作用的同時,還要注意發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要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翻譯涉及的學科很多,范圍很廣,內容紛繁復雜,文體多種多樣,這對翻譯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講授教材內容,還要拓寬教學面,指導學生多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注重自身語言能力和文化修養的提升。在翻譯過程中,要以原文的內容中包含的邏輯信息、詞匯信息和原文所處的文化背景去理解文意,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語言文化修養取得與原文的最佳關聯。
翻譯不僅需要理論學習還需要有足夠實踐,優秀的翻譯作品都是建立在翻譯者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實踐鍛煉的基礎上才完成的。在傳統的翻譯訓練中大多是翻譯一些文學作品或課本中的鞏固性練習題,答案也是固定的,老師成為學生翻譯成果的唯一評判人。就關聯翻譯理論來看,這種教學模式勢必影響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造性的發揮,即使掌握了翻譯的技能,但在實際翻譯工作中也會難以應對復雜的翻譯材料。為了克服這種教學模式的缺陷,切實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在教學中應該拓展眼界,把一些經濟、軍事、政治、法律和貿易等社會各方面的材料都作為翻譯對象,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翻譯,學生之間也可以針對翻譯原文進行討論,交流翻譯思路,教師對學生的意見要給予尊重,在給出自己譯文的同時與學生討論,歡迎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三 總結
翻譯的發展是一個永不停息的過程,關聯翻譯理論強調,在翻譯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對原文的理解能力,實現原文的主旨思想與讀者的理解和期待之間產生最大關聯,克服以往注重翻譯技巧的教學和針對教授技巧的僵化訓練。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
參考文獻
[1]晏開維.關聯理論對翻譯研究的啟示[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9)
[2]陽鯤.中國關聯翻譯理論研究述評[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5)
[3]李慶杰、張長娟、李淑巖等.用關聯理論詮釋翻譯及構建翻譯策略[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19)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