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課題引領教師專業閱讀、課題引發教師課堂實踐、課題引導教師團隊互助、課題引發教師自主反思、課題引來教師專業引領五個方面來探討課題研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
【關鍵詞】課題 教師 專業發展 引領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7-0087-02
當今,我國教育改革已由“以數量發展為主”轉向了“以質量提升為主”,而提高教育質量,教師是決定因素,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基礎教育事業的成熟程度。因此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水平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在工作中,我們發現課題研究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 課題引領教師專業閱讀
管理大師彼德·圣吉提出的學習型組織中指出,當今世界誰學習最快,誰將是這一個領域的領跑者。1999年世界管理大會首次提出的樹根理論,把一個組織、一個人比作一棵大樹,學習力就是大樹的根,是組織、人的生命之根。學習力強,汲取的營養就多,樹就茁壯成長。美國布萊克曼曾說:“不論時代如何演變,無論是自發的還是受贊助的,教師始終都是持續的學習者。”因此教師必須提升學習力,做個有效的學習者,思想有多遠,決定我們能夠走多遠。在學校課題的引領下,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習,改變了教師專業學習的無目的性、無計劃性的弊端。學校在參加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新課程背景下‘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的深化研究”的研究過程中,教師們通過書籍、網絡等多渠道搜集了相關的資料,進行了專業的學習;在參加“中小學‘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建構與推廣的實踐研究”課題中,教師們閱讀了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諦聽教育的春天》,并從網絡上搜集了相關文章和案例。在課題引領下,教師的專業閱讀從不自覺走向自覺,從要我讀走向我要讀,是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的有力助推器。
二 課題引動教師課堂實踐
實踐出真知。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通過實踐研究來提升、來促進發展的實現。在課題引導下教師進行課堂實踐,讓教師的實踐更有目的、更科學,更能看到實踐的效果。我們的課題研究是為了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的發展。學校先后進行了五個指向課堂教學改革的課題研究,分別是市級課題“探究生活數學課堂模式,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區級課題“網絡環境下學生主體作用的研究”、全國課題“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下教學評價改革的研究”、全國課題“新課程背景下‘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的深化研究”和省級課題“中小學‘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建構與推廣的實踐研究”。在課題的引路下,我們進行了“三上三反思”觀摩課、同年段教師的“同課異構”、老教師的觀摩課、實驗教師的研討課觀摩、青年教師的實驗課研討等課堂教學實踐。在指向課堂實踐教學中,老師們看到了自己在教學中的得與失,在不斷的研課、討論中對課堂中的問題不斷反思,不斷提出解決的辦法與思路,不斷地嘗試實踐,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從而更科學、更有目的地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提升了專業發展水平,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三 課題引導教師團隊互助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團隊的合作顯得尤其重要。通過團隊的合作,開展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團隊互通有無,共同發展的目標的實現。學校幾年來的課題研究都是以學校集體課題研究為主,這樣的課題需要團隊的共同協作,集體作戰磨煉了團隊的互助能力。我校參加省級“中小學‘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建構與推廣的實踐研究”的課題時,在學校團隊建設中,我們成立了實驗組、指導組、專家組、管理組、保障組進行團體協作。學校把富有教學經驗,又有實驗能力和熱情的教師安排進實驗組開展課題實驗;把富有教學思想、有經驗的老教師組織起來成立指導組進行課堂觀察與指導;外聘資深教研員或專業人員作為專家組定期到校來進行指導;由學校分管教育教學的中層領導和教研組長成立管理組,以保障適合課題的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實施,實現學校由傳統管理向研究狀態下的新的管理文化的轉型;由學校后勤以及計算機教師成立保障組,為課題實驗提供軟硬件的支持。團隊的協作不僅促進了學校團隊的高效運行,而且促進了各部門、各學科、各位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 課題引發教師自主反思
林崇德認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反思,反思性教學已成為現代重要的教學范式。葉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師的工作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需要不斷地去改進、不斷地去完善,因此教師自主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顯得尤其重要。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通過理論學習引導教師對教學理念的反思;通過課例研究,教師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通過撰寫教學隨筆、教育敘事、教學案例,教師對教學行為進行反思;通過自拍課堂實錄,教師對課堂實踐進行反思……有了課題的帶領,引發了教師的自主反思,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
五 課題引來教師專業引領
俗話說:“蘿卜煮蘿卜,還是蘿卜。”隨著對課題的深入研究,一些教育教學領域的難點、焦點問題便呈現出來了。破解這些難點問題,通過同伴的互助也是一時難以解決的,為了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學校通常會請專家或優秀教師前來進行指導,幫助課題研究更科學、更有效地實施。我校在參加“網絡環境下學生主體作用的研究”時,得到了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的指導;在參加“新課程背景下‘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的深化研究”時,余文森教授親臨學校指導;在參加“中小學‘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建構與推廣的實踐研究”課題時,選派老師到青島、上海等實驗基地學習;同時學校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請我市區兩級教研員到校進行課堂指導和帶教,開專題講座,幫助教師破解難題。做到急教師專業發展之所需,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只有處于研究狀態下的教育教學工作才是有意義的和快樂的。因此,課題研究作為一種方式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是教師走出職業倦怠,走向自主發展,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的一把金鑰匙。讓每一位為師者能夠乘上課題研究這一艘小船走向成功的彼岸,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思毅.教師研修三部曲:“想”“問”“做”[J].現代教學,2012(Z1)
[2]高祥虎.讓師德修養助推教師專業發展[J].班主任,2012(2)
[3]趙惠勤、王云芝.以課例研究促教師專業成長[J].現代教學,2012(Z1)
[4]江家華、王鳳霞.基于《綱要》視野的教師專業發展[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