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授課教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與課堂不一定有直接關系的“突發事件”。對此,若處理得好,則會風平浪靜,海闊天空;若處理得不好,不但會招來“是非”,甚至會影響師生情緒,進而影響班級和學校聲譽。那么,在短暫的時間內對課堂“突發事件”應怎樣巧妙處理呢?這給每位授課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在這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就此問題作一些探討。
每年五月份,初三數學教學進入緊張的第二輪中考總復習,這一階段的復習多采用學生練習教師講評為主,因此在時間和作業量安排上是比較固定的,通常每天布置一份多數同學可以在一小時內完成的練習卷,以備檢查或批改后在接下來的課時中講評。根據第一輪復習的作業完成情況了解到,只有幾個同學不能按時定量地完成所布置的作業,總體情況良好,因為班級中還有幾個數學后進生,基礎差,考慮到這兩方面的原因,認為這個階段的學生會有較高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就嘗試檢查和簡化批改過程,而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對后進生的輔導上。這樣持續了兩星期左右,情況還算正常。在第三周的周一講評試卷的時候,我發現前排的幾個學生的練習卷是空白的,于是,我隨機抽查了一組學生,竟然只有一個平時數學成績中等的男同學認真完成了,其余的只是在選擇題部分胡亂地選了答案應付。這時,我擔心會有很多同學沒完成,就要求超過15個題目(共26題)沒完成的同學站起來,令我震驚的一幕出現了,只有42人的班級竟有39人站了起來。這時候的我真想馬上離開教室,我非常生氣。
這樣的課怎么繼續下去?如果直接講評,有那么多同學都沒完成,這樣講評對他們能有什么好處?不繼續下去,緊張的復習時間接下來怎么安排?出現這樣的問題會不會有其他原因?今天沒處理好,以后的情況能夠改善嗎?我想得更多的是最后一個問題,要讓同學們對今天的事情有一個很深刻的認識,否則,這種現象不僅還會出現,而且還會在其他課程出現。就這樣,時間在幾乎凝固的空氣中過了5分鐘左右,我想著讓39個同學站著上一節課也不是辦法,看到分別坐在第二排、第五排和第六排的三個完成作業的同學,我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我問全體同學要不要把今天的課繼續下去,他們都回答說要繼續下去。我再問他們,題目多數沒完成,怎么繼續下去,這時沒人再回答。我分別問完成作業的三個同學,如果要繼續下去的話,他們坐在那里都看得清楚嗎。別人站著,他們坐著,他們就回答看不清楚。我說,那好,沒完成作業的同學都坐下,完成作業的三個同學站起來。他們就一臉愕然的樣子照我說的做了。于是,我接下來就開始“嚴厲批評”這三個同學,說他們為什么不“隨大流”,為什么要在這么多同學中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做法,難道是不懂得“少數要服從多數”的“潛規則”?他們三個的完成作業“造成”了班級教學工作的無法“正常”開展,為了多數人的“集體利益”只好犧牲他們三個少數人的“個別利益”,因此他們只能是“站著”上課。接著是對這三個同學的勸慰,給他們舉了布魯諾為了堅持“太陽中心說”的真理,要承受“異端”的罪名和接受火刑的痛苦,希望他們能為了班級的利益作出“接受批評”和“站著聽課”這樣的犧牲。最后我說,離中考還有二十多天,既然班級還有這樣的三個同學,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就還很有希望,希望全體同學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中考前的復習中去。接著讓這三個同學坐下,并安排同學們以討論的方式完成練習卷中的部分題目,等待接下來的講評。
以上簡要地描述了這堂課的過程,其中的心情和語氣不好用具體的文字表達。課后反思,如上的一些說法,對完成作業的三個同學來講,確實委屈他們了,而且這樣的“指桑罵槐”是不該提倡的。因此,在當天下午的自習課,我以“為什么會出現多數同學沒完成作業?對老師的處理方式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兩個問題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下列舉幾個同學的看法:
“我覺得應該是現在同學們的課業太多太重,與其他科相比,多數同學覺得數學還可以,所以把時間都用在了其他科上,以至于沒完成數學練習卷。老師的做法我覺得挺獨特的,比普通的方法應該更能給大家敲響警鐘。我覺得在中考之前老師千萬不能說一點點喪氣的話,在這種關鍵的時候,老師一定要多給同學們鼓勵,即使只有0.1%的機會,也應該把它當作100%的機會來對待,不是嗎?”(當天完成作業的范同學,男)
“對于早上那‘慘不忍睹’的現象,直到現在我都感到非常的愧疚,看到那種情景,我甚至聽到您心碎的聲音。您早上的做法,我深感意外,我原以為這下完了,你肯定會就此大發雷霆,甚至直接離開,但你沒有。你的留下,首先就讓我感到羞愧,你沒有發火,而是用了一種獨特的方式給我們上了一堂難忘的有教育意義的課,讓我們都默默地低下了頭。我想這效果這作用遠遠大于其他處理方式?!保钔瑢W,女)
“最近作業多,背的內容也多,壓力太大。我認為老師的做法不合理,因為總是有不同水平的同學,且這樣做對完成作業的同學不公平。我認為對不同的同學要有不同的要求,成績不好的同學,確實有做不出來的題?!?/p>
“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包括我在內的一些同學認為理科的成績不能再突破了,該讀該背的是文科(因為文科讀的背的比較多)。”(蘇同學,男)
“老師最近沒有把布置的作業寫在黑板上,加上我們的懶惰造成一時的疏忽大意,因而忘記完成。另外,老師應該把每科作業都了解一下,因為最近其他科的作業也很多,每天所有科目都那么多作業,反而讓我們不愿意去完成?!?/p>
“出現這樣的情況也許是因為忘了,也許是因為懶,也許是模擬考后想放松。我的數學成績不好,卻沒完成,我向老師道歉,我會好好地反省自己,我會用實際行動使自己在中考有較大的進步。建議老師每天進行作業檢查。”
“因為文科背的內容太多,結果忘記了數學作業。我們會像三個完成作業的同學一樣更加重視自己的學業。但是我建議要允許我們把難度大的題目留空白?!保ü纪瑢W,男)
“我認為同學們學習上懶惰,放學只顧著玩,才造成今天這種結果。老師的處理是合理的,能讓沒完成作業的同學深刻反省。”
“可能大家都認為反正布置的作業都會講評,做不做都無所謂,如果老師要檢查就應付一下,再來因為最近復習緊張心理有壓力身體也很疲勞,也有些人確實是不會寫。老師對我們小懲大戒,起到警示的作用。我認為在這短短的二十幾天里,老師可以布置少量難度小的作業,讓我們以一種輕松的心態去對待第二天?!保ㄍ客瑢W,男)
其他同學的觀點這里不一一列舉,總的說來,對這樣一起“突發事件”的處理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更好地了解了事情出現的原因,有利于之后教學方式的改進。要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不是用一節課可以解決的事情,有很多事需要做,有很長的路需要走,還需要很多方面的相互配合。
對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不是唯一的。授課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智慧,許多課堂“突發事件”不但會迎刃而解,而且還會轉化為寶貴的課堂教學資源。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