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適宜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充滿興趣,獲得好的學習效果;沒有生氣的課堂氣氛,就會讓學生失去興趣,產生厭惡。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課堂氣氛更加重要,使學生樂思、樂學、樂寫,讓課堂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作文教學 興趣 鼓勵 點撥 評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7-0105-02
在作文教學中活躍的課堂氣氛至關重要。在十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總是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摸索,事實證明,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充滿生氣;反之,則沉悶、消極,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下面就談談我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課堂氣氛的一點體會。
一 以興趣為老師
要想上好一節作文課,必須激起學生寫作的欲望,讓他們樂于接受。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興趣做,才可能積極、認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先要從培養作文興趣,激發作文動機入手,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被動寫”為“主動寫”,“害怕寫”為“喜歡寫”,使作文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樂趣。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各種多媒體日新月異。對于一上作文課就頭疼的小學生來說,可以運用多媒體快速地將孩子們從課間興奮玩耍的狀態一下拉入童話的世界。例如在教學作文《可愛的小動物》時,先播放一段小動物的視頻,在視頻中,有憨態可掬的小狗,有滿身靈氣的小白兔,有淘氣可愛的小花貓……生動的畫面同時配上悅耳動聽的聲音,學生蠢蠢欲動,很自然地就會暢所欲言。他們會模仿動物的叫聲,會學動物走路,更會講出他們內心的小秘密,他們和動物之間發生的各種有趣的往事。
二 適當地鼓勵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反復強調“孩子需要鼓勵,就如植物需要澆水一樣。離開鼓勵,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見鼓勵對教育孩子有多么重要。其實,作文如泉源噴涌,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其他什么。相對于成人來說,學生的生活是單純的,是真誠的,是快樂的,這就是學生的“真性”生活,這就是學生作文的“泉源”。心中不快,通過作文宣泄,達到心平氣和;心中歡喜,通過作文訴說,心情恢復平靜。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風喚雨;可以連接千里,審視古今;可以嬉笑怒罵,痛快淋漓……這樣作文就能表達得淋漓盡致,內容充實、言之有物。只有當學生通過努力獲得肯定時,他心里就有一種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興趣。一次,在教學看圖作文《文明只差一步》時,有一位平時成績并不出色的孩子羞澀地站起來講道:“記得有一次,我吃完一根香蕉,隨時扔掉了香蕉皮,和圖中的小明一樣。我不應該這樣做,以后我一定要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愛護地球我們這個共同的家園。”看著他越發彤紅的笑臉,聽著他有些顫抖的聲音,讓我又驚訝又欣喜,這是我所想不到的,以前的他是那么膽小,而現在是如此的充滿勇氣。我馬上給予贊揚,隨后的學習中,這位學生變得愛發言了,他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及時給予表揚肯定,鼓勵繼續發揚,只要作文有了好的方面,就進行表揚鼓勵,這樣不斷強化使優點鞏固堅持,缺點就會相應減少,不僅使學生逐漸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學生增強自信心、自尊心,為寫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動力。當然,鼓勵并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除了這種語言上的鼓勵,還包括給予孩子會心的微笑,給予孩子愛的寬容,更要給予充分的耐心和等待。
三 適當地點撥
寫作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是一項將積累釋放于一時的過程。積累越深厚,釋放就越精彩;積累越科學,釋放就越有效,因此積累是寫作的源泉和基礎。在作文教學中,學生難免會有所疑惑,教師必須做到循循善誘,由簡單到復雜,先提簡單的問題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再提有難度的問題,學生往往才會接受,才會充滿自信,踴躍發言。
四 注重作文評改
寫好作文的因素有很多,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激活,奇異的自然現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起學生的感情”。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善于用心觀察,用心感悟生活。多增加閱讀量,加強語言的積累。我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在作文批改中應該給學生以尊重、實施鼓勵,情感激勵讓學生越寫越愛寫。教師作為學生作文的忠實讀者,要用情感去閱讀學生的作文,品味其中的情感,應盡量肯定他們的優點,用委婉的話指出不足之處,這樣才不會打擊他們的信心,要給學生信心,多多鼓勵他們,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從學生的作文中選擇一兩篇佳作,讓學生自己上臺進行朗讀,再及時組織學生重點討論、品味,還可以請學生自己作介紹,介紹自己是如何構思這篇文章的,具體談出一兩點體會,讓大家知道文章的優點是什么,有什么不足之處,從中受到什么啟發。例如,在點評演講稿《祖國在我心中》時,學生上臺充滿激情的演講,從學生的一顰一笑,從他們的舉手投足中,我看到了他們的閃光點。演講的振振有詞,評講的積極踴躍,整個課堂充滿生機,這里已經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課堂,它更像一場精彩的演講會。緊接著,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獨立進行修改,把好的方面繼續保留,把錯誤的方面進行修改,對同學提出的建議進行及時消化,然后讓學生根據這些建議來重新寫一篇作文,再把有代表性的文章張貼到教室的“作文園地”中,讓他們充分體驗到進步的喜悅。同時,學生互相批改作文的過程中容易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而且對于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引為戒,這樣學生的思想多了一個相互交流的機會。
在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而言,最難教的是作文;對學生來講,最難寫的也是作文,但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關鍵在于教師能否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想在作文教學中讓孩子樂于參與,老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教學也就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倪文錦主編.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薛猛、張丹.新課標下小學作文教學研究[J].皖西學院學報,2009(1)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