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學習起著促進或阻礙作用。情感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也是英語教學的目的,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識過程。小學生的情感處于形成的初級階段,穩定性差,可塑性大,而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指出,情感態度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本文嘗試從情感與語言學習、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情感的培養、創設多種情境營造學習氛圍三方面來闡述情感因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化作用。
一 情感與語言學習
1.情感
情感是人腦的一種機能,是對客觀事物持有不同好惡而產生的內心變化和外部表現。人的情感包括積極情感,如興趣、欣賞、自信、愉快、驚喜等;消極情感,如焦慮、害怕、羞澀、憤怒、沮喪、懷疑、厭惡等。
2.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
學習者的語言學習的進程不僅受到自身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方法的影響,還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在語言輸入到達大腦語言學習的機制的過程中,情感因素起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也就是說積極的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具有促進作用,而消極的情感因素則抑制智力活動,影響學生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降低語言學習效果。
因此,作為老師,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積極的情感,讓這些積極的情感在英語學習中發揮其促進的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
二 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情感的培養
從長期的實踐經驗來看,在英語學習中能夠起到促進作用的積極情感關鍵就是學習的興趣動機,學習者的自信心和學習過程中的愉快情緒。那么教師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進而愉快地學習呢?
很多學生不喜歡學英語,問他們原因時,有的說英語難學,沒有興趣、沒有信心;有的說英語將來沒有多大的用處。實際上,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是被消極的情感左右,如性格內向、怕丟面子、怕犯錯誤,還兼有緊張情緒或焦慮癥。
1.興趣
語言是比較枯燥的,還涉及一些令人頭疼的語法,難免讓人拒之千里??鬃釉缭趦汕Ф嗄昵熬汀爸卟蝗绾弥?,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興趣,就能極大地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建議,在課堂上盡量運用主動、形象、直觀等多種教學方法,以生動、幽默的語言,使課堂教學聲情并茂,經常結合教學內容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與學生分享有趣的語言知識或故事,建立融洽、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如學生們都很喜歡一些智力題或腦筋急轉彎,其實英語中也有這樣的題目,而且問題設置起來比中文題更有意思。在學生對英語感覺枯燥或者乏味的時候,尤其在早晨的最后一節課,或者下午的第一節課,精神不集中的時候,拋出幾個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可以有效地喚起學生的熱情和關注。(1)What letter is a body of water?(從發音上著手)——C(sea)(2)Why is a river rish?(一詞多義)——Because it has two banks.(3)Which letter is a question?(從發音上著手)——Y(why?)(4)Which runs faster,heat or cold? Why?(一詞多義)——Heat,because we can catch cold.
或者,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講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當老師穿著一件漂亮的裙子走進教室時,有些學生會興奮地大呼:“Oh,so beautiful!”這時,老師若大聲回答:“Where,Where.”或者“No,it is cheap and ugly.”這時很多同學就會大笑,因為這是典型的中文思維回答——“哪里哪里”或“不,這是件便宜貨,不好看”。而西方思維,應該是對別人的贊揚欣然地接受——“Thank you!”這樣,學生們會覺得學習英語蠻有意思,能輕松地并牢牢記住這類中西文化的差異。
2.動機
應該指出,學習動機與興趣息息相關,相輔相成。要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并不是簡單地為了以后出國,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用到,學英語是為了把它當成一種工具,學習英語國家的一些文化。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學生創造一些可以促使他們學習英語的小動機。筆者曾在課堂中,跟同學們約定,只要在課堂中問答對問題,老師就會在你的書本中蓋上一個“GOOD”,累計達到10個“GOOD”,就可以拿著這些“證明”來找老師兌換獎品。這樣的獎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3.自信
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呢?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表揚,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點滴進步都能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對于學生所犯的語言錯誤,只要不影響正常交際的順利進行,教師應采取寬容的態度,這樣有利于減輕學生運用英語時怕犯錯誤的心理壓力,幫助樹立自信心。大家都知道“心理暗示”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筆者曾經在上課的時候,為了調節氣氛,也為了讓同學們印象深刻,就跟同學們說了個關于心理暗示的笑話。比如,把一個人關進根本就沒有通電的冰箱里,可是他卻“凍死了”。鼓勵學生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要常常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暗示自己“一定行”、“沒問題”,那你就肯定“一定行”、“沒問題”。
三 創設多種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第一,小學英語教學呈現給學生的不能總是枯燥的語言符號,應從日常生活交際情境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受到情境的感染,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又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心理特征,使他們從接近于實際生活的情境中體會到英語的樂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交際情景氛圍。有的口語交際課在進行教學時用人或實物體現不出氣氛,這時就需要借助多媒體制作軟件來幫助完成課堂教學。
第三,運用體態語,創設活動情景。年級低的學生好動,活動量大,在教學英語動作的單詞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邊教邊做動作,讓學生也邊說邊跟著做動作。如jump,老師就跳。run,老師就跑。fly,老師就作飛的動作。dance,老師就作跳舞的動作。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得也輕松。
總之,英語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驚喜英語信息傳遞的雙向互動的交際活動,師生進行英語知識教學和能力訓練過程總是伴隨著情感交流。因此,做到內容與情感有機統一相當重要。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關注學生的情感,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并在教學過程中處處體現積極情感。只有真正把情感教學落到實處,才能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