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知識零散而繁多,如何把握備考復習方向,提高備考復習效率,達到復習備考目標,是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應該認真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高三 數學復習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7-0130-01
一 實施學案式復習模式,回歸課本教材,鞏固主干知識,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數學知識體系龐大,知識點多且分散,若不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梳理主干知識,整理要點,而是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練——教師評”的教學方式,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難以保證良好的復習效果。因此,在高考復習過程中,尤其是第一輪復習階段,我們采取了學案式復習模式。第一輪復習的特點是以課本為中心,落實“雙基”,構建學科知識結構。分析近年的高考考查情況,我們將課本知識內容(即高考所涉及的主干知識)進行重組,劃分為函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數學計算等板塊,將每個板塊的內容設計成知識梳理與配套習題訓練兩部分。將板塊所涉及的知識點設計成填空題形式、問題思考題形式、簡答題形式、圖標形式、知識拓展形式等,合理地安排在課堂上完成或作為作業布置下去。在課堂上,我們組織學生參照課本進行閱讀,然后完成復習學案的相關習題,這樣做有兩層意義:(1)讓學生參與到復習中來,學會運用課本解決相關知識的問題,幫助學生會讀書、讀活書、活讀書。(2)通過自己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通過檢查作業、課堂提問、課堂測試等手段檢查落實情況。
二 鉆研《考試大綱》,熟悉高考題型,把好方向
高考題是以《考試大綱》為依據的,因此,高三復習應以《考試大綱》為指導,把握復習方向,確定復習的方法和策略,有的放矢,少走彎路。
對照近三年的《考試大綱》和近五年的高考真題,不難發現,近年來的試題都體現出幾個共性特點:(1)考查全面,注重基礎。把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作為考查的首要內容,這一命題原則在2012年的高考數學試卷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就要求教師對《考試大綱》所要求的考點進行全面的復習,不要遺漏。(2)注重考查運算、空間想象和推理判斷等邏輯思維能力。如理科第20題,對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兩次翻折后,要解決第二問。再如文科第15題、理科第15、16題,以及第21、22題,需要靈活熟練地運用知識和方法的綜合能力,需要理性思維的抽象力及對數學本質理解的深刻性,數學工具運用的熟練性。
三 精選考題,分層教學,分層訓練
對考題的研究是復習備考的另一個重要環節。為了幫助學生從茫茫題海中解脫出來,我們課題組成員深入題海中潛心研究,研究考試大綱,抓高考特點。我們以歷年高考真題、模擬題為題目來源,按題型、難易程度等進行分類、精選、重組,建立了符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題庫,在復習的每個階段,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訓練。由于我校實行分層次教學,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也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了不同難易程度的訓練題。
四 再回歸課本,查漏補缺
在臨近高考時,學生已經進行了系統的復習,做了大量的相應的練習,認為已無內容可復習而不知所措,很難維持復習初期階段高效的學習狀態而漸露疲態。此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回歸課本,查漏補缺,臨陣磨槍,這樣對考試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再回歸教材
在系統復習的過程中,其實很多學生是拋開課本而僅重視手上或市面上眾多的輔導資料,無形中學生就對課本上的知識反而不如輔導用書上的內容熟悉。然而現在的高考越來越回歸到課本上,所以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回歸課本,重視課本。我們發現學生讀課本是沒有目標的,尤其是基礎相對弱的學生,為此我們精心設計了讓學生有目標讀書的導讀案,引導學生認真重讀教材,尋找“弱區”和“盲區”。
2.回顧錯題,發揮“錯題”的作用
在備考復習過程中,注重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在復習過程中我都要求學生建立“錯題本”。有錯必究,及時整理,隨時記錄,一年下來,學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收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養成嚴謹的學習習慣,并體驗到了知識的積累過程。
3.重溫考試試卷,重溫考試分析
考試后的試卷分析尤為重要。因此,在備考過程中,我們都讓學生在每次考試之后進行分析試卷,分析失分原因,并把試卷分析寫在相應的試卷上,以便在后期的復習過程中揚長避短,逐步減少自己的失誤,以保證復習質量。一般來說,考試失分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三個方面:(1)相關知識的缺失;(2)考場失誤或發揮失常;(3)時間分配不合理而來不及答題。在考前讓學生重溫考試試卷,查看失分原因,目的是讓學生再次理清自己的備考是否充分,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同時提醒自己高考時在類似的問題上不要再失分。如果是相關知識失缺造成的失分,就可以通過針對性的復習以實現補差、補弱、補漏。如果是失誤或發揮失常,則注意吸取教訓,避免高考時在類似的問題上再失分。如果是時間分配不合理而來不及答題,在最后的沖刺階段要注意進行合理的規劃時間等訓練,這樣也有助于在高考中合理安排時間。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