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已引起社會的重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應用直接影響到他們今后的發展。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中融入創新教育是我們應該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創新 創新教育 中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7-0151-01
“創新”泛指運用已有的知識想出新辦法,建立新工藝、創造新產品等。一個人的創新能力不僅表現為對知識的攝取、改組和應用,也不僅表現為新思想、新技術的發明,而是一種追求創新的意識,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趨向。時代的發展迫切地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信息技術已成為一種重要工具走進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如何更好地使用信息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現今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主要是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往往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我本人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談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創新教育更好地融入課堂。
一 抓好基礎知識的教學
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知識包括信息技術的概念;信息技術的組成;信息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信息技術的安全與病毒的防治。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知識有個全面的了解與認識,對以后的學習起著重要的前導作用。因此,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不容忽視。
由于這部分內容理論性的知識較多,學習起來較乏味,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往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更談不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時,教師最好將這些知識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同時采用直觀的方法、生動的語言。當然,多媒體教學同樣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參與、多思考、多發言。另外,由于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針對具體問題教師應靈活對待。
二 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學好每一門課程的首要條件,也是學生產生創新性思維的動力。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由于其操作性、開發性、創造性較強,更需要興趣。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教師應在一種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多應用所學的知識,多應用自己的智慧去創作自己的作品。這樣,他們在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就會有一種由衷的喜悅,有一種成就感,從而培養了興趣。在學習應用軟件Word的“圖文混排”時,可讓學生辦一份班級小報,相信有不少學生能拿出很有創意的作品,這種成功會不斷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發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潛能,不斷地進行創新。
三 巧設問題情境
教師要抓住時機,抓住知識環節,精心地設計巧妙的問題,讓學生去創作、去實現。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因為學生為了出色地完成任務,體現自身的能力、價值,首先會為自己制定一個較好的目標,然后向這個目標努力。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在制作、創新等方面能很好地鍛煉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信息搜集的能力、動手制作的能力。
這就要求教師的提問要恰當,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有較好的創新。比如,我們在進行“網頁制作”的教學中,基本內容結束后,可讓學生設計制作一個自己的站點,所定的主題可以是“我的……”或“我們的……”兩者任選一個。這樣,學生制作起來較容易,但要想制作出有特色的個人站點,需在制作過程中到網上瀏覽一些好的、成功的站點,以便開闊視野、吸取經驗、培養自己的創作靈感,制作出具有個性的、創新性的站點來。另外,在具體制作過程中他們所需要的素材,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自己進行制作,也可以在網上查找、下載,然后再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學生完成這個任務之后不僅可以培養、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同時也培養和鍛煉了他們其他方面的能力,進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 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細心的教師、優秀的教師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這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上進心,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只要學生有較好的想法、做法,教師都應及時地給予表揚,尤其是在具體的制作、應用方面,學生的設計成果、制作結果可能是新穎的,具有創意和推廣價值。學生在看到自己的成績和得到表揚之后,能認識到自身的能力,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從而會進一步地發掘自身的潛能,會有更好的創新。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需要我們來關心和支持,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很好地落實。
參考文獻
[1]蔡紹稷.信息技術[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張曉如、張再躍等.中學計算機教育學[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