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曾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可見,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工作有著極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一樣。如何培養和利用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合理運用教學法,逐步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作為教師應對影響學生興趣的原因,加以分析、研究。
一 學習興趣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和動機有著密切關系,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培養學習興趣,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按興趣起因劃分,有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這兩種興趣對于學生在體育學習和訓練中有著不同作用。
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教師只要注意觀察,會發現學生若對練習內容感興趣,就會全神貫注、專心聽講,認真仔細觀察教師的示范。若不感興趣時,會表現出心不在焉、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這樣,就很難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甚至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故。
學生對體育運動有無興趣,直接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如果把這種潛在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就會使他們很好地掌握體育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只要把體育運動和學習興趣緊密結合起來,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1.各年級階段教材內容的調整
小學生天真活潑、興趣廣泛,喜歡各種各樣的活動。課堂內容豐富、生動、有趣,就能適應各年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如果教材淺深不分,就會減弱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通過對巴岱中心小學一至六年級二十個班的調查發現:一至三年級低年級學生88%喜歡游戲性和競賽性的課堂內容,而四、五年級高年級學生84%卻喜歡有一定技術技能的球類和田徑課,對球類的運動興趣超出其他運動項目。球類活動對學生各項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有著較大作用。在低年級教學中,若釆用高年級的內容,難度太大,學生難以掌握動作要領,不僅調動不了學生積極性,而且會使學生形成恐懼感。所以在低年級(1~2年級)教學時應選擇符合學校、學生實際情況的相應內容,多運用游戲內容的教材。例如上課前做準備活動,讓學生繞操場跑兩圈,沒有幾個人愿意去跑,即使是跑了,也很不情愿。后來,我把內容改為游戲式的接力,學生的反應就截然不同了。高年級釆用低年級的內容也一樣,顛倒規律,憑著主觀達不到教學效果。教學實踐證明,教學內容與學生積極性有著密切聯系,所以選材要符合各階段學生的能力水平,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的教材,教學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2.教學過程的處理
教師在教學和訓練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年齡、性別、接受能力等,要從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出發,采取相應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會影響學生的“學”。如果教師對學生心理、生理和個性特征不了解,就會影響學生的興趣,給教學帶來不良影響,有損學生身心健康。
第一,所學內容目的性要明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抓住低年級兒童年齡小、理解能力有限的特征,對所學內容的意義、作用、價值不完全有正確的認識,結合實際情況,針對學生興趣加以正確指導。例如,一二年級學生對中長跑不感興趣,參加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則應該講明中長跑能增強心肺功能,使自己的身體更健壯等優點。在中長跑教學時,應多觀察學生的變化,如果學生不能承受,則應放棄。
第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師生雙方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教學中起到“引導者”、“導航人”的角色,在教學中不僅把知識、技能和技巧傳授給學生,為他們指出學習方向和樹立一定目標。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高大的,是學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他們需要在精神上得到充分肯定,教師要及時對學生作出評價,表揚、批評相結合,以正面教育為主,還要用良好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少講,讓學生多練,在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三,教學手段和方法要多樣性。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想上好課、帶好訓練隊,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要不斷改進,采取的方法必須符合課的目的、任務、學生實際。教學中教法靈活、手段多樣,不僅可以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更快地學會動作,完成教學內容。比如,在低年級球類教學中,不需要過多地在教師統一指揮下進行一組練習、兩組對練、三組觀摩等,這樣難以發揮學生各自的特長和促進個性的發展,達不到最佳教學效果。教師在選擇教學手段上要認真思考,最重要的是能否讓學生感興趣,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記得在二年級一次壘球課中,我采用教師統一指揮,個人往返投,結果學生感到太吃力。后來改成了二人一組的対投,比誰更遠,這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學生對此感到有人可比,就會竭盡全力地練習,前后對比,效果明顯。室內理論課也一樣,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可采用收看電視錄像、觀看現場表演等方式,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容易理解,學起來也快。生動活潑新穎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所以說恰當的教法、手段融會在教學過程之中,就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生正在生長發育階段,他們好動,熱愛體育,對運動技能、技巧掌握很快,這對體育教學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只要教師積極地組織、合理地安排,克服自身主觀主義,就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身體基本運動能力,而整個體育教學也會充滿愉快的氣氛,使學生身心都得到鍛煉,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