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徐悲鴻逝世60周年,浙江上虞為之舉辦精品畫展,作者有幸采訪了大師夫人廖靜文—
深灰色整身套裝、棗紅色襯衫,配一串珍珠項鏈,烏黑的發絲梳得一絲不茍。90歲的廖靜文氣色紅潤、精神飽滿,見到筆者露出了微微的笑容,雖然聽力已經大大下降,但說話有條不紊、氣定神閑,仿佛有一種力量在支撐著她。
廖靜文是藝壇巨匠徐悲鴻的妻子。60年前,徐悲鴻因腦溢血去世,那時廖靜文還只是個30歲的年輕女子。永失愛人的傷痛刻骨銘心,可是,廖靜文換了一種方式與丈夫相守:她將丈夫的1200幅遺作及其收藏的1000余幅名貴書畫全部捐贈給國家,同時出任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守護寶貴的藝術財富,守住他們的愛。“悲鴻的畫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這是廖靜文的紀念方式和信念。如今,她依然堅持每天到紀念館上班,每天她總是先走到徐悲鴻銅像前喃喃自語:“悲鴻,我又來陪你了……”
容顏改,君難忘
已是容顏改,何曾忘卻君。
歲月無情,昔日美麗溫柔的姑娘,如今已是滿臉滄桑的老太太,星星點點的老年斑印在臉上。然而,這么多年過去,廖靜文對徐悲鴻的思念從沒有停止,回首往事,依然充滿著無限依戀。
廖靜文和徐悲鴻在一起僅僅生活了7年多時間,感情卻十分深厚。徐悲鴻曾不止一次地說:“我真正找到了我所愛的人,除了你,沒有人會對我有這樣的愛情。我要把我最珍愛的東西都送給你。”因此,他在許多作品里都寫下了“靜文愛妻保存”。
“悲鴻愛吃魚,更愛吃湖蟹。每次餐桌有魚有蟹時,他就說,魚是我的命,蟹是我的冤家,為了這個冤家,我便是不要命啦!”說起與悲鴻一起生活的點滴故事,廖靜文臉上泛起了甜蜜的笑容,那神情仿佛回到了初識愛滋味的少女時代。徐悲鴻的去世是廖靜文一輩子的傷痛。“當我接到電話,得知悲鴻因腦溢血倒在會場時,我心急火燎地趕去。悲鴻問我,孩子為什么沒有來?我沒想到這竟是他的最后一句話。”盡管已經過去那么多年,說起這段往事,廖靜文的眼里依然泛起了淚光。
徐悲鴻去世后,廖靜文便開始收集丈夫的資料,準備撰寫這位中國美術界大師級人物的一生。1982年,由廖靜文執筆的《徐悲鴻傳》出版。這本書展現了徐悲鴻的一生,也濃縮了廖靜文對徐悲鴻至死不渝的愛。讓廖靜文沒料到的是,該書出版后社會反響熱烈,發行量達到了58萬冊。“這算是我為悲鴻獻出的最后一份禮物吧!”
歡喜又傷感的杭州
9月25日,徐悲鴻精品畫展在上虞拉開帷幕。廖靜文說,盡管徐悲鴻生前沒有到過上虞,但他與名校春暉中學的首任校長經亨頤交情深厚,兩人曾一起合作過《竹石圖》《竹枝母雞圖》等作品。
“之所以把這次畫展放在上虞,一是因為我在十多年前來過上虞,那時就對上虞印象非常深刻,覺得發展非常了不起;二是因為我的祖先是浙江人,對浙江有著特殊的感情。”說起在上虞舉辦畫展的初衷,廖靜文娓娓道來。
這次畫展共展出徐悲鴻50幅各個時期的精品,其中包括代表作《大奔馬》,以及因被蔣介石點題贈送“美國飛虎隊”隊長陳納德而產生了很多離奇故事的《靈鷲圖》,還有《大白鵝》《鐘馗》《印度夫人》等力作。
為舉辦畫展,廖靜文也到了杭州。對于杭州,廖靜文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這里是她既歡喜又感傷的地方。杭州曾是徐悲鴻常來的地方。徐悲鴻從法國留學回國后,在南京任教職,其間多次帶學生到杭州來畫畫。上世紀60年代,廖靜文到杭州舉辦徐悲鴻畫展。“時任浙江省省長周建人夫婦來看我。畫展舉辦了一個星期,很受歡迎。”廖靜文感慨地說,“那是悲鴻紀念館第一次在外地辦畫展,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舊地重游,可惜是我獨自一人的重游。那時悲鴻說我在北京這么多年,要帶我去南方走走,等他開完會,就帶我到杭州,看看錢塘江大潮。沒想到,會沒開完,他便離去了。”
守護悲鴻一輩子
從1957年任館長直到現在,廖靜文整個生命都傾注在徐悲鴻紀念館之中。
行動不再麻利,出行甚至要坐輪椅,可是廖靜文依然每天八點出門,坐一個小時的車,趕到紀念館處理各項事務。紀念館的工作很忙碌,身為館長的她,每天要接待數以百計國內的、國外的參觀者,參觀者往往找廖老談天。廖靜文一個個接待,講解徐悲鴻作品的主題、背景和創作理念、教育觀點。
除此之外,廖靜文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鑒定作品的真偽。從上世紀90年代起,徐悲鴻作品的拍賣價格一路飆升。面對高價,贗品也隨之而來。作為徐悲鴻的妻子,甚至是許多作品誕生的見證者,廖靜文很自然地擔負起了鑒定的重責。幾乎每天都會有人拿著作品請廖靜文鑒定,而她會很認真地一件件地辨別,生怕錯過一件真跡。廖靜文說,再多的工作,對她來說,其實只做了一件事:做好徐悲鴻的夫人。徐悲鴻走得匆忙,去世時沒有留下任何遺囑。廖靜文毫不猶豫地捐出了徐悲鴻的畫作和藏品,這些珍貴財富的現時價值已無可估量。在廖靜文心目中,這些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計算的財富,就是她要用生命守護的悲鴻。
為了守護這筆財富,廖靜文歷經磨難。“文化大革命”時,廖靜文無意間聽到幾個紅衛兵指著徐悲鴻的畫說:“這堆破紙要它們干嗎,干脆燒了算了。”她心急如焚,趕快讓家人送信到中南海找周總理。所幸周總理知道后,迅速派人把這批作品轉移到了故宮。“因為要維持紀念館的支出,廖靜文一家生活十分拮據,廖靜文曾經給毛主席寫過一封信請求幫助。”據毛主席的機要秘書張玉鳳回憶,毛主席當時就說,廖靜文是為了保護徐悲鴻的畫,為了保護國家的財富,才過得這么苦。毛主席自己出錢資助廖靜文一家……
往事如煙。往事并不如煙,廖靜文生命的守護還在繼續……□
(本文照片由陳肖平、盛元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