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科學準確地評價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是目前研究生教育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在詳細分析了企業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關注點的基礎上,構建了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為客觀、準確、完整地評價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關鍵詞】全日制工程碩士 培養質量 評價體系 企業關注度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4-0001-03
為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多類型人才的需要,增強研究生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我國從2009年開始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并且從2010年開始逐步增加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伴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資源的有限性和精英教育的不足也逐漸暴露出來。全日制工程碩士作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中招生規模最大的一個招生類別,更需要在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的同時,加強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監督,保證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持續穩定。那么,如何準確地評價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就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科學的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指標,但是這些指標多適用于學術型工學碩士,而全日制工程碩士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它與工學碩士學位處于同一層次,但類型不同,且各有側重。全日制工程碩士側重于掌握某一工程領域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對獨立解決工程問題,擔負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能力的培養。這與學術型碩士側重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側重理論和研究是不同的。因此,西安理工大學走訪近兩年全日制工程碩士就業的企業單位,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提出了基于企業關注度的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本文詳述了該體系的形成依據與過程,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不足與有待改進的地方,為今后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價提供量化的依據,從而改善和提高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
一 企業關注度指標建立的依據與原則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那么,企業對畢業生的關注點直接反映了該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一能力是與其培養質量息息相關的。因此,從企業對人才的關注度出發,建立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評價指標符合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要求。近兩年我校共畢業全日制工程碩士96名,涉及的就業單位有50多家,這些企業涵蓋了建筑、水利、汽車、金融、機械、房地產、計算機等多個領域。我們向每個企業的人事部門發放30份調查問卷,同時走訪了20余家與我校建立了校企聯合培養的全日制工程碩士實習基地,并且聽取了30多位企業導師的意見與建議。在基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則基礎上建立企業關注度指標。
1.客觀性原則
不在評價中添加分析人的主觀判斷,不揣摩企業的意思,完全以企業的需要為指標基礎。在發放的調查問卷中提供備注欄,以便企業提出我們忽略的關注點,不以學校的主觀意識限制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2.導向性原則
整個指標體系是衡量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統一尺度,是將抽象的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概念具體化,要使得培養單位和導師能夠明確各自的目標,要引導培養單位提高學位建設的水平,突出特色,發現現行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指導未來的培養工作,因此一套優質的指標體系不僅要客觀反映現實狀況,同時要在把握學位和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方向上高于現實,要具有學科導向性和前瞻性。
3.完備性原則
選擇的指標必須具有代表性,應充分符合教育教學規律,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評價指標體系所涉及的事物屬性應能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評價的目標。同時在指標的權重分配上能主次分明,不能一概而論。在整個評估指標體系內每個指標在共同體現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目標的前提下,各評價指標又要具有相對獨立性,即評價指標體系中同一層次的各項指標,必須各管一面,不能互相重疊。
4.動態性原則
培養質量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變化的概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對象的變化,在內容、方法等方面需要不斷進行改革,所以,建立的評價指標要充分考慮最終目的與當前實際,長遠部署與分步實施的關系,保證體系結合實際,不斷完善,與時俱進。
二 企業關注度指標的形成
企業關注度是通過不同具體指標體現的。首先,我們收集企業返回的1500多份調查問卷,通過逐條解讀企業領導關注點,將關注點抽象出對應指標;同時參考企業導師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評價意見,整理形成企業所關注的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在評價指標的解讀過程中,根據問卷中備注欄里企業提出的新關注點出現的頻次,添加初始調查時被忽略的指標。如多數企業關注學生的選題類別,其出現頻次多達1054次,故將其列入評價指標,并將該指標細化為“研究和技術儲備類”、“研究和新產品開發類”、“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應用類”三類,以便評價者做出準確評價。通過大量的數據整理,初步形成20個指標作為企業關注度的分析指標。
三 企業關注度分析
整理調查所得的企業關注度指標,為使指標內涵更加清晰,對20個指標進一步優化,通過調整,最終確定15個指標作為企業關注度的分析指標。按照企業關注度計算方法,將15個指標按照企業的關注度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形成企業關注度評價指標統計表,見表1。
指標2、3、9、14相對集中于與學生自身素質有關的指標,共占28.44%;指標1、7、12、13、15相對集中于與企業層面有關的指標,共占31.28%;指標4、5、6、8、10、11則大多與學校培養相關的指標,占40.28%。我們分析發現,絕大多數企業在關注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也很看重學生在校期間的培養過程。比如對于培養方案,企業很看重學校為全日制工程碩士制訂的培養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國家規范;對于企業導師能否真正履行職責,建立與學生的密切關系;這些往往是目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中的薄弱環節,需要引起各高校研究生管理者的重視。
四 評價指標的完善及體系建立
以上列舉的全日制工程碩士的企業關注度評價指標是基于對企業問卷、走訪校企聯合培養企業的意見,聽取企業導師的建議等三方面數據進行簡單分類產生的。這些指標顯得過于分散,站在學校的高度難以提煉出確實有效的評價體系。因此,筆者優化上述評價指標,對其進行分類匯總,同時參考我校學術性碩士培養質量評價指標,完善各項評價指標,建立科學有效的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具體細節見表2。
為更好地發揮指標的導向作用,有必要對指標進一步量化。根據指標關注度,考慮到全日制工程碩士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對其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的要求較高,故加大這一部分的分值。而對于學生基本素質,受學生第一學歷、個人成長環境等的影響,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知識水平,所以這部分分值可適當降低,這樣可以減少或者避免因客觀原因造成培養質量評價失效。
同時,筆者將部分二級指標細化,明確指標所涵蓋的內容,保證評價者清晰明了每一個指標的評價標準。這樣可以保證在實際評價過程中不會因為對字面意思理解的偏差導致評價出錯,失去其科學性、客觀性。
經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各指標分值的調整,筆者獲得了調整后的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提煉出3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及其評分標準,并對其中5個二級指標進行細化說明,使該體系能直接、明確地反映出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評價要求,也能為我校今后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量化后的詳細情況見表3。
以上是按照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側重點,參考企業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關注點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創新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以上的評價體系在實際應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還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有寬廣的發展前景,構建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綜合考慮各種主、客觀因素,也需要平衡各種目標,更需要動態地進行完善。同時,由于各個學校和學科性質的不同,培養質量本身的復雜性決定了本文對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不夠全面,還有許多需要探討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實踐中不斷思考、不斷完善,對各個指標做進一步精確的量化,以探索出更有效、更專業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王玉環、程杰賢、任建華.基于專家關注度的博士學位論文評價指標體系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9)
[2]劉平、顧麗琴、吳旭舟.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5)
[3]甄良、康君、英爽.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及保障體系的構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
[4]白君貴.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為例[J].學理論,2012(26)
[5]陳克雄、程紅、王志強、孫文幫.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高教研究,2010(1)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