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教育呈現出大眾化的發展趨勢,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迫切需要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本文基于對《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高教強省提升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的意見》的認真解讀,嘗試構建“三位一體”立體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旨在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有效性,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 教學質量 保障體系 “三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4-0049-02
一 研究背景
目前,高等職業教育逐漸向大眾化方向發展。“高職院校應樹立‘人才培養質量是生命線’的教育觀念,集聚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各種資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人才質量是高職院校的生命。2012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下發了《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高教強省提升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的意見》,明確提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率先建成高教強省”。提升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不僅是自身發展的要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構建有效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對于提升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意義重大。
二 “三位一體”立體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簡述
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綜合多種因素來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有效性。“三位一體”立體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綜合高職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等三者為一體,有機融合三者的價值功能,構建立體化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最終實現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目標。
三 “三位一體”立體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原則
1.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統一原則
我們在構建“三位一體”立體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要注重理論的科學性。在此原則上充分考慮該體系的可操作性,只有將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理論構建才積極有效。
2.方向性與激勵性統一原則
衡量高職教學質量是否高效的重要標準是能否突出高職專業特色、提高就業力,是否以就業為導向。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最終的目的是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這一目的的實現離不開激勵機制,只有積極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充分凝聚力量,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3.靜態性與動態性相結合原則
作為一個完整的保障體系,它的構建內容在一定的時期里是相對穩定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教育教學過程本身的動態特點,決定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根據外部大環境與自身的內部因素變化不斷調整與完善,努力實現靜態和動態的有機結合。
4.可控制性原則
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達到積極有效,必須要實現對高職教育教學活動的起因、發展及結果的全過程有效控制,能夠動態地預測、了解、控制教學質量活動。
四 “三位一體”立體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實踐
1.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實踐
第一,要構建積極有效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首先要了解教學質量評價的分類。根據教育教學評價主體的不同,教學評價主要分為校內、校外評價兩大類。校內評價主要包括領導評教、教學督導評教、學生評教、教師互評等。校內教學評價能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有效地進行解決,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校外評價包括畢業生評價、行業專家指導評教、用人單位對就業人才評價等。根據教學評價的目的,主要分為日常評價和期中、期末、年度評價等。
2.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實踐
“受傳統教學體制的影響,高職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落后和不完善導致了高職教學質量提高緩慢。”可見,加強高職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意義重大。高職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主要由監控主客體、監控依據、監控行為等幾個方面構成,我們要積極落實這幾個方面的監控實效:(1)在監控主體層面,我們要建立有效的監控組織,它是教學質量監控的載體。通常監控組織由院長、教學督導處、教務處、系部等構成。有效的實現是對教學運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并控制、利用監控獲得的信息,對教學活動及時進行調節。(2)在監控客體層面,主要落實教學監控內容,負責監控教學條件,教學實施過程情況,以及達到的教學效果,它滲透在教學行為的全過程。(3)監控依據層面,主要是建立教學監控標準,就是為了實現培養目標,達到教學預期的規格,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的質量標準與質量要求。(4)監控行為要依據教學
目的,合理地選擇監控方式和手段,并進行分析預警,實施決策調控。好的監控效果往往得益于科學、有效的監控手段。我們要積極探索,依據學院和專業特點選擇積極有效的監控方式。有效監控教學個體、教學單位的質量、專業教學的質量,以及及時跟蹤調查院校畢業生的崗位情況。在監控過程中獲取第一手信息。分析預警是運用獲取的信息來有效調整決策,最終實施決策調控,它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核心環節。決策調控是否科學實施,是實現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價值的決定因素。
3.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實踐
第一,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要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滿足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創業為導向、以過程控制為重點、內外部監控相結合、體現持續改進性的基本要求,充分展現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學員錄取與管理、質量方針、職責與權限、科研技術開發與服務、教學與管理人員、專業與課程建設、質量記錄控制、教學和訓練的檢查評估、糾正和預防措施、教學與培訓設備、教學和訓練實施、文件與資料的控制、內部審核、物質資源等方面的管理。
第二,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要突出服務意識。“需要不斷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把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來,堅持做到以學生為本。”目前,高職院校管理理念往往“居高臨下”,對教師和學生缺乏服務意識,簡單地把師生當成管理對象。我們要引進現代質量管理理念,管理要以人為本,讓全員參與到高職院校管理中,激發師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師生的集體榮譽感。
第三,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應強化質量意識。傳統高職目標管理事前防范意識差,往往注重事后檢驗控制,質量管理成本高。高職管理要嘗試將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結合起來,將管理的重點由事后轉向事前與過程,充分考慮事前的預防管理,重視過程監測,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多方面地滿足家長、學生、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需要。
第四,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構建應強化市場意識。市場需要是每個高職院校生存的基礎,我們必須在管理中滲透“以職業為導向”的管理理念。管理只是一種手段,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滿足用人企業和社會的需求,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五 結束語
高職院校質量評價體系、控制體系、管理體系是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高職院校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我們要積極探索“三位一體”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實踐與創新,為實現湖北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高教強省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向紅.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08(4)
[2]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高教強省提升高校創新與服務能力的意見,鄂政發〔2012〕77號
[3]楊娟.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8(26)
[4]劉桂榮.高職教師怎樣在教育教學中做到“以人為本”[J].赤峰學院學報,2010(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