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務式教育方法是應十八大報告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提出的,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滿足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對服務式教育方法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服務式教育方法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4-0073-01
服務式教育方法是應十八大報告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提出的,服務式教學法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具體要求,變顯性教育為隱性教育,依靠學生自身,真正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落到實處,滿足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在系統規劃、整體推進的基礎上,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一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主體意識不強,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模式
受傳統時代教育實踐單向傳承機制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基本矛盾為教育者所掌握、實施的教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即教育過程的基本動力。受教育者只是被傳授、被發展、被要求的對象,需要教育者時時代表社會提出要求,才能推動教育過程的發展。這種單向式的、被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否認客體的主動和能動作用,忽視客體的參與,缺乏主客體的交流互動,會導致客體對教育者和教育內容的抗拒或虛假接受,容易導致教育的低效性。
2.以顯性教育為主導,與隱性教育方式缺乏有效銜接
顯性教育又稱“有形”教育,傳統的顯性教育即有明確目的的灌輸式課堂教育。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枯燥乏味、形式單一無變化,方式陳舊,方法缺乏創意,因而無法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參與的積極性,反而引起學生的應付心理和逆反情緒。相反,隱形教育則以學生為主體,又稱“無形”教育,通過場景設定和氛圍營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驗,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心靈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啟迪,進而潛移默化地達到教育目的。二者缺乏有效銜接,將導致學生喪失了自主學習和自我體驗的機會,還將導致學生失去自我調整與實踐的方向,進而造成學生知、情、意、行各軌道在更大程度上的偏離,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 服務式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措施
1.把握形勢政策課堂,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
形勢與政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無論在課程內容設置還是課堂教學形式都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服務式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們在課堂內容安排上應兼顧理論性與思想性,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功底;兼顧政策性與時效性,根據國內外的形勢熱點,讓學生及時了解國家政策的新變化;兼顧實際性與新穎性,要抓住學生關注的問題與學生的思想實際,創新教學形式,如案例討論、情景模擬、對話互動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學生自身的探索與努力,真正掌握理論與實踐的精髓。
2.轉變工作理念和方法,努力做到三個貼近
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學生個體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自我發展,激發創造力和活力,從實際生活和現實問題出發,有步驟、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發展健全人格。其次,要將學生自身需要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其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實現自由全面發展。此外,變管理式工作理念為服務式,變主導式工作方法為協助式。增強對學生的信任,鼓勵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達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目標。
3.努力建設校園文化,提升學生發展空間
校園文化建設是以大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活動為載體,過程中重視學生群體的主導意識,確保各類活動滿足大學生現實與自身需求,使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主體意識,達到規范言行,挖掘潛力,培養個性和協作精神,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營造和諧奮進的校園文化氛圍,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導性,創新校園文化建設機制,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提供發展空間。
4.以點帶面,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力量
為學生干部和社團骨干定期提供培訓,通過課程講解、實訓操作、創意激發等系統的培訓,使其真正具備應有的知識儲備、遠見卓識和工作能力。同時,為每個學生組織配備一名專業指導教師,化顯性教育為隱性教育,專業指導老師的任務不是任務式和管理式教導,而是服務式和引導式協助,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和風采。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真正賦予學生正能量,積極引導,依靠學生自我調整、自我實踐、自我總結,自我解決實際問題;通過不斷的內外化過程,達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以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克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845~846
[2]梁金玉、陳國梁.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新理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8):624~625
[3]王根義.做好大學生公寓工作,促進高校學生思想教育[J].教書育人,2012(1):417~418
[4]劉晶.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影響因素分析[J].黑龍江教育,2011(8):485~486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