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用英語準確和適當的交際,提高學生正確運用英語表達思想的交際能力,激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以致用,激勵教學法在此占據著重要地位。本文通過分析激勵教學法的定義及理論基礎,闡述激勵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揮主要效用的原因及基本條件,并提出了一些正確使用激勵教學法的見解。
【關鍵詞】激勵教學法 需求 激勵 動機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羅森塔爾效應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4-0084-02
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語言交流、交際。交際能力包括一個人運用語言手段和副語言手段來達到某一特定的交流、交際目的的能力。所以,英語教學應盡量靈活多樣,重點在于培養和提升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一 實踐激勵教學法的原因
1.理論基礎
激勵就是激發和鼓勵,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可將其定義為:通過滿足人的需要,激發人的動機,將內在的潛力轉化為實現目標的行為過程。所謂需要,是指人們對某種目標的渴望和欲望,它既包括了基本需要,也包括了高層次的需要。所謂動機,是指誘發、活躍、推動和引導行為指向目標的心理過程。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于1954年發表了《人類動機理論》,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1)生理需要:是指人類為維持自身生命、延續后代而產生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氣、水、食物、衣著、住所、睡眠和性生活。(2)安全需要:包括生命安全、財產安全和職業安全等,它實際上是對生理需要的社會保障。(3)社交需要:人們在社會活動中,需要與同學、同伴保持良好的關系,渴望得到友誼、愛情和相互關心,希望被個人和組織所接納,有一定的歸屬感。這些均已超越了生理需要范圍,屬于精神需要的領域。(4)尊重需要:人們在歸屬感得到滿足后,就會產生尊重需要,它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兩方面,自我尊重包括自尊、自信和成就感等,受人尊重包括地位、權力、名譽、被社會的認同等。(5)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一種愿望,是人們不斷超越自己、挑戰自己,追求身心全面發展的需要,這也是一種追求,是人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發揮的內在驅動力。
在新英語教學改革中,更強調調動、激勵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都希望自我的價值和才能得到實現。因此,從以人為本、人本關懷的角度出發,在教學活動中采用激勵教學法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容易被學生接納,能取得積極的效果。
2.學生學習現狀的需要
初中階段學習英語,是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習慣的重要階段,是培養學生對掌握英語交流、交際自信的窗口期,縱觀初中英語教學狀態,針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綜合實力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激勵教學法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激勵學生用英語交流、會話。
3.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革新不斷,全球一體化、信息化步伐加快,目前英語已成為了世界交際語言,特別對年輕人來說,英語是與世界其他地區人民交流的工具,英語成了現代人必備的能力及工具之一。
二 實踐激勵教學法的條件
1.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過所謂“預測未來發展”的實驗而證明的一種效應。具體研究為:研究者對某小學學生進行語言和思維能力測試,然后從各年級中抽取20%的學生,將他們的名單交給老師,并說這些學生的測試成績優良,其實這些學生并不優秀于他人。八個月后,研究者對全體學生進行成績測試,結果發現,那些被隨機抽取的20%的學習成績普遍明顯增高,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
2.激勵教學法的作用
激勵教學法是一種強化作用,是將外部因素適當地刺激于個體,使外部刺激轉化為人的內在動機或動力,從而增強或減弱人的行為的過程;是一種心理狀態,就是人的內在動機被激發起來,處于一種強烈要求滿足的欲望狀態,并且形成一種對行為的巨大動力;是一個持續反復的過程,是由多種復雜的內在、外在因素交織起來持續作用和影響的復雜過程,而不是一個互動式的即時過程。筆者在教學中發現:當學生的進步被認可、肯定、稱贊之后,會產生持續的滿足感、自豪感和責任感,會使他們干勁十足,信心百倍。
3.軟硬件設備條件
目前學校均配有先進的硬件、軟件設備,如電腦室、圖書室、語言室等,教學的重點是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教師要通過校內培訓、進修等各種途徑拓寬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持續性地改進知識結構。建立更符合時代步伐和未來需要的教師教學觀、學生觀、課程觀和評價觀,恰當地實施激勵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三 激勵教學法實施的途徑與方法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用英語準確和適當地交際,提高學生正確運用英語表達思想的交際能力,激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以致用,采用創新兼顧有趣的學習形式,以引起學生學習的內在興趣。筆者在教學中用如下方法激勵學生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獎勵。獎勵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2)思想工作。思想工作主要是通過宣傳教育、座談會、個別交流思想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事業心、責任感、主體意識和奉獻精神等,其目的在于通過深入細致的說服和引導,使學生認識英語的重要性。(3)分小組競爭和小組人員交換交流。(4)民主管理,讓學生有充分的發言權。不搞“一言堂”。(5)激勵自信,激勵自學。(6)避免心罰,當體罰和變相體罰淡出人們視線后,現實中“心罰”正成為人們的關注點,哀莫大于心死,心罰比體罰和變相體罰帶來的傷害更大,對學生成長影響更長遠。在教學中,有的老師尖銳的批評就像刀子一樣直插學生幼小的心靈,甚至終身留下疤痕。
四 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激勵教學法只是其中的一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地展開,才能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才能“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語言教學重在開口講,重在用來交流,激勵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應占據著重要地位。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能正確地運用激勵教學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用英語準確和適當地交際,提高學生正確運用英語表達思想的交際能力,激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以致用,這是初中英語教師的職責。在教學過程中多用激勵教學法激勵學生,達到英語教學整體優化的目的。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