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但現在的高中生在閱讀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本文旨在分析這些問題的根源,并以此提出一些解決辦法,從而優化山區英語教育。
【關鍵詞】英語閱讀 問題根源 解決辦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4-0087-02
眾所周知,高效的閱讀能力能使學生受益,加速語言的學習進程。閱讀不但是英語教學的目標,更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事實告訴我們,當前許多高中生并未學會怎樣閱讀。他們懂得句子的基本結構,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詞匯,但是他們在閱讀時只會一字一句地讀,經常對句子的結構鉆牛角尖,而且碰到生詞就查字典,還常常借助母語的幫助。這種簡單機械式的閱讀,很難使他們“愜意閱讀”和“完全理解”。但不管是新課標還是大學入學考試在閱讀上都對他們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質和量是全體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
一 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1.教學方面
長久以來,許多高中教師都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但是大多數教師只集中在為考試而進行的閱讀訓練。他們既沒有教會學生如何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也沒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他們的教學活動局限在針對考試方法的訓練上,這就使學生始終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主要反映在:
第一,閱讀材料單一。學生的閱讀材料基本上就是教材。這些材料內容單一,所以很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
第二,訓練方法簡單。當前,教師們普遍使用的方法都是為大學入學考試而做的閱讀理解訓練,學生只需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設計好的答案中選出最佳的答案即可。這種被動的閱讀訓練方法使學生喪失了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2.學生詞匯在質和量上的不足
詞匯的不足不但會影響他們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還會使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和信心。相反,學生掌握的詞匯越多,他們在閱讀中的興趣和信心就越大。因此,在進行閱讀訓練時,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單詞的外延意義,還要理解學習單詞的內涵意義。而且單詞的內涵意義在詞典中是找不到的,只能靠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掌握。此外,英語還有許多慣用語。它們很難從字面上獲得真正的含義,需要在閱讀中理解滲透。
二 提高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
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1.注意閱讀材料的選擇
第一,提供充足的閱讀材料。一旦教師為學生選擇了合適的閱讀材料,就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類似的內容。這里有兩個可以提供給學生大量閱讀材料的有效方法:(1)充分使用互聯網。(2)教師應鼓勵學生善用圖書館資源。一般上說,不是每個學生家中都有充足的合適的閱讀材料,這時圖書館就可派上用場了。但是對圖書館那浩大資源不習慣的學生剛開始可能會對龐大的數量感到困惑,且懶于使用這些材料。此時,教師應向學生展示如何在如此龐大的資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
第二,閱讀材料應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事實證明,當閱讀有趣味的材料時,學生的閱讀水平會遠遠超過現有的能力水平。高中生正處于對知識強烈渴求的時期,他們迫切想知道他們感興趣的東西。為了適應學生的要求,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就應該考慮學生的需求,選擇有趣的閱讀材料,如笑話,幽默小品等。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2.閱讀的訓練方法要多樣化
第一,精讀和泛讀。精讀,在真正意義上,并不是閱讀。它是一個包含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訓練的綜合體。而泛讀卻有兩個與之不同的目標:理解文章內容和通過泛讀學習閱讀技巧,如預測閱讀、略讀和掃讀等。
第二,掌握文章大意的閱讀。要讓學生知道,閱讀并不總是為了某些特定信息,有時只為文章大意。如看報紙、雜志和查閱參考資料等。為了讓學生學會這種技能,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到:(1)通讀全文時要比平時稍快但又不能快過略讀;(2)對于如人名、地點、日期這些細節可以忽略,而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作者的中心思想上。
第三,訓練學生利用語境猜詞能力的閱讀,使學生學會使用語境策略。在閱讀漢語時,學生都會根據上下文通過邏輯推理來猜測一個字的意思。但在閱讀外語文章時他們卻忽視了這種能力。所以,作為老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充分運用這種能力,應該幫助學生學會從語境中猜它的大意,而不是一碰到生詞就停下來。為了做到這一點,老師首先就要把這種能力告訴學生,然后就不斷提供哪些不熟悉的單詞但卻可以通過上下文猜出它的詞義的閱讀材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猜詞能力。如Children like such creatures as dogs and monkeys. 根據單詞“dogs”和“monkeys”,學生很容易得出“creatures”就是“animals”的意思。
3.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詞匯學習的方法多種多樣,如給出指定詞的反義詞或近義詞、把動詞變為相關的名詞、用新詞造新句、用英語解釋單詞、改寫句子等。但下面兩點應更加注意:
第一,構詞法。要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那些常見的標示詞性的后綴,如-tion,-ness,-able,-ment,-ly等和大部分常見的前綴的含義,如un-(not),dis(not),re-(again,back),pre-(before),mis-(wrong,wrongly)等。
第二,習慣用語。與其他語言一樣,英語也有大量的習語,而且這些習語對于非本族人來說是較難掌握的,但它們的使用頻率卻并不低。因此教師要想盡辦法讓學生多接觸它們,解釋它們的含義,同時也要教會學生如何在詞典中查閱這些習語。
4.改掉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
一詞一句地讀、閱讀時頭部動作太大這些都是不良的閱讀習慣。以句群為單位閱讀是快速閱讀的前提,這是因為語義一般上都是由句群表達而不是由一個單詞。因此要幫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閱讀時不晃動頭部,只轉動眼球;眼睛和閱讀材料之間保持合適的距離。
當前高中生在英語閱讀中普遍存在著困難,尤其是山村高中,他們起步更遲,教學條件不好。雖說教師已經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做了許多工作,但是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廣大英語教師不斷努力分析問題,并以此找到解決的辦法,從而推動山區英語教育向更高效的方向前進。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秦建華.運用語境策略 提高閱讀理解能力[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2)
[3]潘忠海.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10)
[4]龍榮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中學文科:教學論壇,2006(1)
[5]江雪寧.注重閱讀材料選擇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4)
[6]沈正南.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現狀分析與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5(2)
[7]吳長安.中學生英語閱讀障礙的成因及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2)
[8]唐力行.TEFL IN CHINA:METHODS AND TECHNIQUES
英語教學方法與技巧[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