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社會是個信息高速發展的多元社會,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已成為人們生存所必需的能力之一。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的發展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也為學生樂于學習提供了條件與機會,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
【關鍵詞】小學 語文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4-0107-02
信息技術的核心是計算機和網絡等相關技術。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就是把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語文學科教學中去,更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的目標。新課程標準給學生提出了“初步具有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雖然近年來,有部分專家、一線教師對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頗有微詞,但它的優越之處也顯而易見。語文學科本身在教學內容上呈現多樣性和多元性的特點,如果能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以使課本的知識向課外延伸,拓寬語文教學的空間,使語言也具備了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更能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和持久力,增加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更好地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為“我要學”。通過信息技術的加入,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把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變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下面筆者就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談談本人的拙見。
一 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語文教材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所以答案也就有多種多樣,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合理的,這就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很大的空間。這種綜合性的學習活動有利于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勇于創新的重要途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是為了不教。”也就是說我們教師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更重要的是啟發他們學習方法和學習規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感到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欲望,提高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
1.激發學生通過網絡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興趣
網絡使教師不再是原來的知識壟斷者和灌輸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可以有意識地自主學習,根據自己的需要,搜集和處理信息。如人教版三年級語文園地四,就有用寬帶網了解古今中外許多偉大的發明和發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的例子,如魯班觀察帶齒的草葉,發明了鋸;牛頓觀察落地的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等。對于這種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題目,我有意識地放手給學生自己自主地完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通過電腦網絡搜集資料,從而使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交到了學生的手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網絡擁有大量的信息,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極大的便利,這就要求學生要從網絡中掌握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人教版三年級《趙州橋》這樣歷史題材的課文,由于離我們年代久遠,學生根本很難想象它的結構,因此學生學習起來理解就有點困難。并且如今的網絡發達,搜索軟件眾多,答案就變得多樣甚至會出現模棱兩可的現象。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課前搜集、交流信息,學生也可以展示一些在網上查到的趙州橋圖片資料,通過文字資料向學生介紹它的特點。把課本知識向課外延伸,拓寬了語文教學的空間,逐步提高了他們通過網絡掌握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 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
運用多媒體提供的圖、文、聲、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課本上的簡單文字,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情感的參與和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討論,從而更有利于知識的獲得與內化,有利于語感的訓練與培養。
1.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烈的好奇心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同時也是保持課堂高效率的關鍵,每位樂于學習的人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是人的共同的心理特點,此所謂“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而利用信息技術,能集圖像、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對學生產生了多重視覺、聽覺、視覺的刺激,能以直觀、生動、逼真的方式呈現知識,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作者在整篇文章中都圍繞“富饒”來寫,通過寫海面、海底、海灘等景物,不僅寫出西沙群島的富饒,同時也寫出了它的美麗。但如果僅從文章中朗讀來品味課文,會變得枯燥無味,如果通過多媒體教學,運用圖像、動畫結合文字,那么學習起來就變得直觀,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對西沙群島的贊美之情也油然而生。
2.激發學生樂于學習的情感
語文新課標教學建議中提出“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情感是學生學習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激發學生的情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這就要引導學生由景入境,認真品味,與作者達到情感的共鳴。
如《給予樹》一文中通過創設意境,把金吉婭在沒買到禮物時的那種“沉默不語”,媽媽此時很生氣的表情,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一番暢所欲言中,學生的情感立即就被激發出來了。在接下來的有感情朗讀課文中,學生們都非常投入,把金吉婭那種委屈的內心讀得淋漓盡致。
信息技術為教師、學生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只要語文教師能夠精心搜集、選擇適合教材的內容,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語文課堂一定能得到最佳“教”的效果,學生也能充分發揮潛能,得到最佳“學”的效果。“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只要不斷探索,挖掘潛力,現代化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