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它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以優生為主體,以點帶面,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它能在引導小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由于其效果顯著,被人們譽為是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的課程目標中,情感態度的七級目標之一就是使學生在學習中有較強的合作精神,愿意與他人分享各種學習資源。然而小組學習組織不當也會造成種種問題:有些小組討論激烈,而有些小組卻鴉雀無聲;有些學生并沒有用英語交流討論,甚至有一些學生可能會趁機聊些與課程無關的話題;組長全權代表或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作業,而其他小組成員卻無所事事等。如何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廣大教育者不斷探究的一個課題。下面筆者經過學習并結合自己的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 科學分組
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首先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組建英語合作小組時,依據我們班級的情況,我遵守“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小組的組成應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商討決定,要考慮學生的成績、性格、性別、交際能力等,要引導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尤其要關心那些交際能力弱、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爭取組內學生共同進步,要求組內每一個成員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參與。
二 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精選合作學習的內容,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新課標給我們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強調課程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提倡體驗、參與、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做好引路人,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主動參與小合作學習,讓學生明白合作學習應重實效,而不能流于形式,避免形成一種“假合作”的現象。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在學生合作學習之前,先進行估測:提出的問題是不是有效問題?有沒有必要討論?如果有,什么時候進行?大約需要討論多長時間?學生在討論后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教師又該如何點撥、引導?如何把大班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自主學習這三種教學形式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進行合作學習時,要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與目標,用較短的時間,掌握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確保完成預期的學習任務。同時,在平時的學習中,應當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良好合作學習的習慣,以及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積極實踐、動手操作的習慣等。
三 引導學生做好準備
無論是課前發言、預習新課、課堂上的學習詞匯、歸納知識、理解鞏固知識還是課后和做作業及知識研討,學生都要根據老師設置的合作學習任務,進行認真準備。教師要求學生準備合作學習的資料,包括話題內容及相關知識,交流時要用的詞匯及語句知識等。更重要的是學生要了解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并盡可能地在書上劃出來或者書面列舉出來。學生要對合作學習有一定的預期:通過合作學習能對小組有什么貢獻?自己在小組活動中想解決什么問題?得到什么收獲?
四 指導學生扮演好小組合作的角色,做好組織者,監督者,調控者、幫組者,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人人體驗成功的喜悅,但是如果沒有處理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系,那么不僅達不到預期的學習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使優生更優,差生更差。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在小組內設置組長,使其根據合作任務讓組員選擇適當的角色。記錄員:記錄下組員存在的問題;講解員:問題講解者;工作人員:資料的查詢與整理者,發言人:小組學習成果的匯報者。根據老師或組長推薦、組員“雙向選擇”的原則,讓人人能做事,人人有事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人人參與。盡管如此,由于學生的個體存在差異,在活動中有的學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些學生自控力差,容易分散注意力,甚至閑聊,有些小組沉默無聲等問題,這都要老師及時發現,并給予幫助、引導、調整,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變換組員的角色,務必在活動結束時令他們感到人人有位置、人人有價值、人人有進步。
五 科學處理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式。但合作學習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也不是沒有時間限制的活動。在適當時間內,通過合作還沒能解決一些問題時,老師應及時解決,否則不僅不利于學生的進一步提高,而且直接影響學生以后合作的積極性。老師解決的方法一般是交由小組解決,融入其他小組講解解決的方法。如果老師活動中發現各小組中存在的共性問題,老師在合作結束后要進行精講疑難問題,不僅學生要懂,學生還要會用,老師要出示小組成員的知識掌握情況并重新選擇一些習題,進行當堂練習或課后鞏固。
六 及時評價,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與效率
教師應及時且恰當地評價小組合作探究的情況,讓每位組員都能清楚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激發興趣。評價應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系統調查探究教學過程中各個動態因素間的關系,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程度的評價,要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如在小組展示結束后,老師要求學生展示合作成果,然后小組互評、老師點評各組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根據各組記錄情況,教師參考小組互評的結果評出:最佳默契小組、最佳潛力小組、最佳表演小組等。努力做到各組都有獎,保持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同時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英語教學活動的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科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可以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需要廣大教育者不斷地探究與實踐,并在實踐中檢驗適合學生的有效方法。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