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題型特點
政治生活原因類的試題一般以“黨或政府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做的依據(原因、理由)”、“……的必要性”來設問。這類試題有的指定了特定的行為主體,如國家或政府、黨、公民等,有的則沒有指定行為主體,需要我們根據試題內容確定行為主體。這類試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要求考生開闊思維,能夠結合教材、背景材料、時政知識、社會知識等思考對策,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 解題方法
1.審讀材料,提取設問主題,找出理論依據
原因類試題設問中的相關主題,是標志性信息,若確定了設問中的主題,也就確定了答題方向和答題思路。
第一,科技問題、文化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以上問題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1)國家文化職能;(2)黨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3)國際競爭的實質;(4)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或文化軟實力)。
第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合作問題。以上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2)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3)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4)我國國家性質決定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發展的道路;(5)我國負責任大國的現象。
第三,民主問題(決策、聽政、立法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1)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其他的基層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職代會、居民委員會制度);(3)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決策、法律的質量;(4)國家機關堅持了民主集中制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堅持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5)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充分行使監督權;(6)民主政治建設的進步。
2.闡述、明確這樣做的現實意義
在闡述其意義時,常用的觀點是“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三個代表,構建和諧社會”。
3.辨清主體,用活基本理論
《政治生活》涉及的主體主要有公民、政府和黨。
第一,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涉及到的基本理論有:(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2)公民的政治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公民的政治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3)公民參與政治生活遵守的基本原則: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原則、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一致原則。(4)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5)公民依法有序參與政治生活。
分析“公民為什么這樣做”時應從以下兩方面分析:(1)必要性:這是由我國國家性質或公民在國家中的政治地位決定的,這是公民在履行政治權利和義務。(2)重要性:第一,對公民:有利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地位,公民依法有序參與政治生活,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第二,對國家或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小康。
第二,從政府的角度回答時涉及到的基本知識有:(1)我國的性質: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2)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3)政府的職能;(4)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5)政府的責任(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6)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接受人民的監督。
談“政府為什么這樣做”時應這樣分析:(1)我國的國家性質和政府的性質決定;(2)是政府在履行某種職能(或政府在履行某種職能的內在要求);(3)是政府宗旨、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的需要;(4)有利于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和接受人民監督;(5)現實意義:有利于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或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
第三,從黨的角度出發回答涉及到的基本知識有:(1)黨的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2)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4)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5)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考察“黨為什么這樣做”時應從以下方面入手:(1)是由黨的地位和宗旨決定的;(2)是黨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要求;(3)有利于黨(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方式;(4)這樣做的現實意義,有利于踐行三個代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等。
三 例題分析,歸納總結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2012年全國新課標文綜)[材料二]最近幾年,中央財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長幅度遠高于中央財政預算的增長幅度。根據2012年財政部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報告,2011年中央財政實際支出比上年增長1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長27.5%,醫療衛生支出增長17.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長52.8%。在2012年的中央財政預算中,中央財政支出增長13.7%。其中,教育支出增長16.4%,醫療衛生支出增長16.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1.9%,住房保障支出增長23.1%。
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說明我國政府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財政預算中的比例。(1)以人為本,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政府的宗旨、性質)(2)改善人民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穩定;(時政觀點:政府這樣做對促進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3)提高公共服務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政府的職能)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