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豆瓣晚節不保,被《致青春》的觀后感刷屏了。一個個才十五六七就在少年老成緬懷青春一去不返,等你二十出頭的時候才明白青春的折磨才剛開始呢。又性饑渴又孤單又不甘隨便找個人把人生過成單曲循環、又窮又挫又沒靠山又沮喪為生計打拼為諸事煩憂的時期,就不能叫青春啊?非得你穿著白襯衫在桂花樹下賞月才配叫青春啊?#看清這世界,然后依然愛它#
最近一些以前在各個地方當過編輯的人在談論一些圈子里的秘密,也可以叫潛規則。才驚訝于,其實出版這塊市場還是挺肥沃的,只是被一些無良盜版商和披著人皮的老板給生生攪渾了。另外,作者的版稅被高額收稅也不是什么舊聞了,每年都有人提案,最后都無聲無息。在保護制度未能完全透明、公開的時候,作者保護自己的最佳神器唯有,在形勢越來越黯淡和混亂時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成熟、強大,有更多選擇的余地。
當一個不怎么熱絡的人突然對你百般關心的時候,要小心TA是不是懷著某種目的。如果是,那么也感謝一下TA讓你知道,你的存在是絕對有價值的。當一個人毫無企圖地對你好,要視若珍寶,哪怕你能為TA做的只是接受。
適應一個新環境的最好方式,是把自己真真正正當成那里的一份子,那里的血肉,坦誠相見榮辱與共,而不是當一塊皮毛,然后痛訴那個圈子沒有人情味。當然,別以逢迎的姿態讓自己瞧上去楚楚可憐。能通過蹦跶得來的關系一般也脆薄如紙,不會維持多久。
不要害怕吃虧。當然,也別一吃就告訴全世界你虧了。也不要懼怕未知,因為決定未知的人是你。有句話叫,誰的青春不迷茫,反正別人也在點著燈找路,只是看誰先獲得把夜空燒亮的本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