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進行分析研究,為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提供有益探索。
【關鍵詞】大學生 體質測試 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031-02
體質健康關系到大學生就業及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關系到整個社會人才結構的健康狀態。體質測試的實施,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其實施效果不僅取決于體質測試本身結構和內容的適應性與科學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施過程中組織管理的質量,是提高大學生的體質的一項重要工作。本研究在對大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管理情況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建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激勵機制,有助于完善體質測試的管理體系,進而實現增強大學生體質的目的。
一 影響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共性問題
高校體質測試工作是一項多部門協調配合的活動,影響高校體質測試工作的困難和障礙既有實施主體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等客觀條件的制約。
1.部門協調不暢通,宣傳力度不到位
由于對體質測試的精神實質理解不透徹,不少學校盲目地執行,導致出現較多的問題,如部門與部門信息的暢通程度、溝通方面是制約工作開展的關鍵因素,測試工作人員準時到達測試地點,而有些學生還沒有來或來的學生與測試名單要求不符。還有在大學生體質測試中出現冒名頂替等問題,在測試過程中,教師和測試管理人員十分繁忙,不能發現同學代測現象。因此,應定期利用中心宣傳欄對《標準》進行解讀,通過校園廣播站、校園網介紹科學鍛煉身體的常識,在課余體育活動中指導學生科學健身的方法。
2.測試人員不專業,培訓工作需進行
要想客觀、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個體健康狀況,除了要考慮測量儀器的質量因素外,測試人員的專業性要得到保證。從對各高校的走訪中發現,有的高校為了壓縮經費,體質測試全是由學生來完成的,更有甚者只選測了一至兩項,其余全是“盲”填,這樣測試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為此要嚴把測試項目關,加強體質測試工作的認識程度,確保高校大學生體質測試數據的準確、可靠。要把體質健康知識、儀器操作的能力以及利用《標準》的知識指導學生科學鍛煉的能力列為高校教師培訓的核心內容,以適應體質測試中“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需要。因此,建立適合高校學生體質健康體系,進一步發展并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系統。
3.測試儀器的數量和質量難保障
與測試工作密切相關的各種因素是指構成測試的場地、器材、人數等,這些因素之間存在著合理性、協調性和相依性的關系,其中場地、器材是最基本的保證。訪談得知:測試時儀器出故障時有發生。測試儀器生產廠商應加強研發,設計出基層學校買得起、用得好、售后有保障的系列產品。在實施體質測試的過程中要科學地管理,周密地安排測試時間,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精心養護,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可能地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4.評價機制缺失,鍛煉效果差
引導全社會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全社會共同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良好局面,是提高青少年體質狀況的有效途徑。而現在高校的體質健康測試評價與激勵機制并不健全或缺失。學生對體質測試往往采取應付的態度,甚至是厭煩,進而導致鍛煉積極性不高,鍛煉效果自然就差。
二 建立“達標爭優”的激勵機制模式
1.建立課余輔導制度,便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要想達到學校體育教育的目標,僅依靠體育教學是不夠的。建立起一種行之有效的、常規化的體育教師課余輔導制度,能促使學生課余體育鍛煉更具有操作性,有利于提升學生進行課余體育鍛煉的效果。體育教學部或體育教研室,在學期的工作計劃中,應當把輔導學生進行課余體育鍛煉列入計劃,恰當合理地安排人員、場地器材,準備專業資料,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咨詢輔導計劃。要幫助學生解決在進行課余體育鍛煉時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正確有效地進行體育鍛煉。
2.改革傳統考核方式,建立相關資料庫
要構建“體育課堂+課余體育”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積極參與課余體育運動。并據此改革傳統的考核評價方式,將體育參與度作為體育考評的重要因素。要積極推行新的體育教學考評方式,推動高校課余體育鍛煉的進一步開展。
3.建立促進體質測試工作的激勵機制模式
體質測試的實施除體育部門外,還涉及多個部門,如何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因此,在學校體質測試的管理方面,應成立領導小組,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各部門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協調配合,獎懲完善。對于表現優秀的部門和個人要進行獎勵。教育部在切實落實“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中,對沒有認真落實“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學校都是“一票否決”,而高校則還沒有類似的評價機制。對于拖后腿,影響體質測試工作的部門和個人在查清問題后,要嚴格處理。
各院校要根據自己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際,有選擇地進行刪減增加項目,以利于學校體質健康測試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 結束語
應該說高校體質測試實施情況較好,基本按照文件的精神執行,但在實際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突出的問題,如測試儀器的數量和質量欠缺、部門協調不暢,測試成績的反饋不及時、宣傳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測試監督、測試人員專業性欠缺、測試時間安排不當等問題。應建立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激勵機制,促進高校學生體質測試工作順利實施。應構建大學生體質綜合評價與信息反饋系統,彌補體質測試工作中出現的不足,促進大學生養成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并加強對體質測試的引導工作,建立常規的課余體育鍛煉輔導制度,改革傳統評價方式,構建新型體育教學模式。還應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聲勢,宣傳體育的知識和體育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單舜.長沙市高校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的突出問題[J].湘南學院學報,2010(2)
[2]楊驍.常熟理工學院2009年度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分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0(8)
[3]周銘華.對構建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咨詢框架的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