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民工是我國各城市普遍存在的龐大社會群體,他們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提高農民工的體育參與,有利于促進農民工身心健康,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對農民工體育開展的現狀及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農民工 體育 現狀 展望
【中圖分類號】G8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195-01
農民工是從事非農業產業、以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民,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和傳統戶籍制度雙重作用下所產生的一類特殊群體。農民工數量龐大,他們的生存狀況及生活質量是和諧社會構建中的重要社會問題。目前關于農民工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勞動保障、工資保障、醫療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對于農民工的業余生活,尤其是業余體育運動開展狀況關注較少。本文對農民工體育開展現狀進行了總結,并對農民工體育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一 農民工體育開展現狀
1.工作時間長,工作勞累,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及精力不足
農民工大多從事技術和知識要求較低,工作時間長,較臟或較累的工作,他們的工作環境較差,工作時間一般在10小時左右,甚至更長。長時間單調的工作對身體和精神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會造成身心疲憊。他們下班后還要洗衣、做飯、購物、休息,因此一天之中難有時間和精力參與體育活動。
2.知識水平低,體育知識缺乏,帶有濃厚的農村習慣,體育運動意識淡薄
通過對浙江省農民工體育知識了解程度的調查表明,非常了解的占4%,比較了解的占23.1%,了解一些的占24.7%,總數接近一半左右,但仍有相當多的農民工對體育知識不了解。很多民工認為,體育就是跑跑跳跳,有些說體育就是奧運會。發達地區農民工尚且體育知識缺乏,欠發達地區則更不容樂觀。農民工有長期的鄉村生活經驗,農村的生活習慣在他們腦海中深深扎根。農民工在鄉下農閑時一般有串門聊天、喝茶、打牌、看電視、閑逛等習慣,到了城市之后,由于對城市生活的不習慣或不好意思參與其中,致使他們仍然保留著農村的生活特點,體育運動意識淡薄。
3.年齡及文化群體性差異明顯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普及率不斷提高,農民工由早期的文盲農民工為主,逐漸過渡到文盲農民工、小學水平農民工、高中水平農民工共同存在,文盲農民工正在逐漸消失。大多文盲農民工年齡較大,農村生活習慣保留較多,體育運動意識淡薄。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新生代農民工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在學校教育階段經歷過體育教育過程,具有初步知識,具有一定的體育運動意識。當然也有一部分年輕的農民工具有電腦操作技能,會在業余時間沉迷到電子游戲及網絡聊天等活動中去。
4.參與體育運動的農民工人數少,運動形式單一,缺少規范組織
由于勞動時間、農村習慣、體育知識缺乏、運動場地及器材短缺等原因,參與體育運動的農民工比例不高。參與體育運動的農民工的運動項目簡單、易行,技術型要求不高、對場地器材要求不嚴格、無資金投入或投入非常少的項目。對于現在城市中新型的、流行的野外活動,如探險、漂流、野營之類的項目并沒有參與。年齡不同,參與的休閑體育項目也不相同,30歲以下的農民工參與的休閑體育項目主要是以球類項目、健身類和體育欣賞為主;而30歲以上的農民工則以散步、慢跑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為主。女性主要是以散步、慢跑健身項目為主,而男性排在前兩位的則是球類項目和體育欣賞。
二 農民工體育發展展望
1.農民工群體數量逐漸減少,文化水平逐漸提高,體育意識不斷增強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使農村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師薪資水平及教育積極性不斷提高。另外,父母對自身文化水平低大多懷有遺憾之情,隨著獨生子女比例的增加,在子女教育方面投入增加。上述兩方面原因將使得農村學生升學比例大幅提高,農民工數量將逐漸減少,農民工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教育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越來越正規,學生包括未來可能成為農民工的學生的體育意識從小就得到了良好培養。
2.“和諧社會”建設及“中國夢”實現將促進農民工各項權益得到保障,運動條件得到滿足
“和諧社會”建設及“中國夢”實現要求減小貧富差距,關注弱勢群體權益保障。隨著保障房、廉租房、房價調控、農民工工資水平提高,農村與城市公民待遇一體化、花園城市、人性化城市等各種重大惠民工程的實施,城市各種生活設施越來越完善,農民工越來越接近城市居民,尤其是近年來農民工的月收入水平直逼城市居民,甚至超過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農村住房、醫療、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教育壓力及養老壓力大幅降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參與到了體育運動中去。
參考文獻
[1]蔣崇良、龍秋生.城市群農民工體育健身與休閑的軸心模式構建[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2):32~36
[2]王智慧.大型體育賽事舉辦后對承辦地區居民幸福指數影響的實證研究[J].體育科學,2012(3):28~38
[3]仇軍、鐘建偉.城市中體育參與與社會融合的理論研究——以大眾體育為例[J].體育科學,2010(12):29~33
[4]楊志敏.浙江省農民工體育現狀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5):38~39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