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3年,我國首次設置經濟統計學專業。作為地方二本師范院校的經濟統計學培養方案設計,沒有任何成功經驗可以借鑒。按照教育部要求,根據經濟形勢發展情況,借鑒財經類、綜合類和師范類院校的相關專業的課程設計,結合院校實際,確定經濟統計學專業的培養理念并建立課程和實訓設計體系,是設計經濟統計學培養方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經濟統計學專業 培養方案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060-01
經濟統計學專業是統計學在經濟領域中的應用學科,是以經濟數據為研究對象,包括經濟數據的采集、生成和傳輸,用統計方法分析經濟數據背后的經濟現象以及復雜經濟系統的規律,從而為經濟和管理決策服務。2013年,我國首次設置經濟統計學專業。作為地方二本師范院校的經濟統計學培養方案設計,沒有任何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因此,我們在按照教育部要求,根據經濟形勢發展情況,借鑒財經類、綜合類和師范類院校的統計學專業經濟統計方向的課程設計,結合院校實際,依托學校建設應用型教學的平臺,來確定經濟統計學專業的培養理念并建立課程和實訓設計體系,進行經濟統計學的培養方案設計。
一 課程體系設計和實踐實訓設計整體思路
1.遵照教育部對經濟統計學專業的要求
嚴格遵照教育部對經濟統計學專業的要求。主干學科為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其中核心課程為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金融學,會計學,經濟統計學,國民經濟統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抽樣技術與應用,應用時間序列分析。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程(含基本統計分析軟件應用、統計實務模擬等),社會實踐(含經濟社會統計調查、統計工作實習等),科研和論文寫作(含畢業論文、學年論文、科研實踐等)。專業實驗包括計算機基本技能實驗、統計分析應用軟件實驗、經濟計量分析軟件實驗、數據挖掘技術與應用實驗。
2.參照其他院校的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選擇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財經院校(如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上海金融學院、 河南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學院和山東工商學院)和綜合類院校(如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和云南大學)以及師范類院校(如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作為參照院校。通過比較分析得出,在統計學經濟統計、商務統計、金融統計方向中,財經類院校主要突出經濟學課程,招生偏重理科生。綜合性院校和師范類院校主要課程為理學類,招生偏重理科生。
綜上所述,經濟統計學專業應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需要,熟練掌握現代統計理論和經濟數量分析方法,具有扎實的統計學、經濟學和金融學基礎,能熟練應用計算機軟件處理統計數據的復合型高素質經濟管理統計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外資企業和大中型公司等從事經濟統計分析、管理咨詢、市場調研和商務數據分析等管理工作。
3.與學院培養方案形式統一
新制訂的培養方案和整個學院的形式保持了統一,以便于教務人員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 經濟統計學培養方案專業課的設置
經濟統計學的培養目標與基本規格和招收對象為理科生,設置了保險精算、金融統計和商務統計三個方向。學生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并達到學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由于經濟統計學對統計學和經濟學知識的要求較高,我們提高了課程總學分和總學時,注重主干學科和專業課程的開課順序和教學周學時分配,強化實訓實踐課程,實行理論和實踐并行。
培養方案確定了5門學科基礎課程,分別為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C語言程序設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管理學。確定了5門專業基礎課程,分別為基礎會計學、經濟統計學、貨幣金融學、財政學、計量經濟學。確定了9門專業核心課程,分別為國民經濟統計學、多元統計分析、統計預測與決策、抽樣技術與應用、應用時間序列分析、金融統計學、市場調查與分析、投資學、數據挖掘。
分設了三個專業方向,分別為保險精算(開設保險學、保險統計學、利息理論、壽險精算、非壽險精算5門課程)、金融統計(開設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市場、金融資產評估、金融工具與金融風險管理、投資組合分析 5門課程)和商務統計(開設信息檢索與利用、企業經營統計學、投入產出分析、項目管理、質量控制統計方法5門課程)方向。
開設專業任選課4門。開設實訓課程8門,為C語言程序設計實訓、SPSS統計軟件應用實訓、會計軟件實訓、計量建模與Eviews軟件應用實訓、市場調查與分析實訓、多元統計分析與SAS軟件應用實訓、時間序列分析實訓、數據挖掘(Matlab語言及其應用)實訓。專業課合計為36門。
綜上所述,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借鑒其他院校的經驗,結合院校自身實際,是地方二本師范院校的經濟統計學培養方案設計的根本保證。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