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一種美德。深邃的天空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了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狂,才有了浩渺無垠;蒼茫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才有了郁郁蔥蔥;泰山不辭掊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寬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哲人之言無疑是對寬容最生動直觀的詮釋。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當我們有過失時,我們需要別人的寬容。寬容溫暖著人的心與靈魂,讓人時刻感覺溫暖、快樂。寬容也像一座和平的城堡,在這里,天使可以打敗惡魔,讓所有人的心里,永遠是被美德占據。那么應該怎樣培養孩子們的寬容人格呢?
一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闭墙處焸円圆┐蟮男亟笕捜莺⒆?,鼓勵孩子,等待、幫助和引領孩子,點燃他們心中最神圣的希望之火,凈化他們稚嫩的心靈,才使千千萬萬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整天面對著天真爛漫的小學生。品嘗過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隨著現代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對學生的寬容成了一種時尚和美德,這從某個方面反映了一個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育的理念。寬容學生的過失并不是姑息遷就犯錯誤的學生,而是采取方法督促其改正,從而體現出教師的寬大胸懷。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理解,能傾聽他們的心里話,為他們排憂解難。適時的傾聽,平等的交流,勝過長篇大論的勸說。家長和老師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學生,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真正實現心與心的溝通,只有寬容的教育氛圍,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個性發展。
二 用寬容感染、深入孩子的內心
寬容,其實也是一種嚴格,一種特殊的嚴格。如果我們能巧妙地對孩子適當寬容,甚至會收到比嚴格更好的教育效果。
有些孩子由于年幼無知犯了錯,他們自己可能認識不到錯誤所在,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甚至棍棒相加,也毫無作用,留下的只能是不解和怨恨。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滿懷激情地開導他們,擺事實、講道理,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們的認識,一點一點地為他們營造改正的環境和時機。或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指導他們去閱讀有關畫冊和書報,讓他們逐步感知到自己的不足或錯誤。
三 用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
我們??吹綄τ诜稿e誤的學生,有的批評,學生心悅誠服,有的批評,學生則會產生對立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創設寬松和諧的人際氛圍,是寬容人格培養的前提。
第一,正面認識無心過失。要構建一個團結友愛、自主自理、奮發向上的班集體,首先需要一支強干的干部隊伍。每一個學生都有優點和缺點,班干部也不例外。他們往往“好心辦壞事”。面對這種情形,教師要肯定他們的優點,幫助他們樹立威信,然后用委婉的語言提示、暗示、對比等方式把話題轉到學生的錯誤上,為他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覺得教師是值得信賴的朋友,同學是可以信任的伙伴。
第二,用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每一個班集體中都會有一些學習、生活、行為習慣,道德品質上的困難學生。對他們的關注與幫助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更應該寬容成長困難生的錯誤與不足,針對不同的學生在教育過程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如談心法、鼓勵法、榜樣激勵法等。
孩子有時會表現出某種不成熟的想法或做法,但他畢竟只是一個孩子,我們應該用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就如同教會他們用一顆同樣寬容的心來對待自己的朋友、同學以及發生的每一件事。
四 在活動中分享寬容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說:“兒童善良的情感是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形成的,如果童年失去的將永遠無法彌補。”教師應該善于從學生的不足中去挖掘教育的契機,創設孩子們喜愛的而又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活動,運用自己的寬容智慧來感染學生,促進其寬容人格的形成。如“寬容是一種美德”“我身邊的寬容小故事”的主題活動,“寬容之星”的評選,“寬容在心中”的小品表演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輕松地分享寬容。
五 讓學生在寬容中健康成長
滿足學生參與管理的愿望。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應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競爭的意識、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小學教育中,應盡量滿足學生交往、歸屬、成就等多種需要,使個人志向與班級任務最大限度地一致起來。然而,每個人都不希望被人管理,卻都希望去管別人。學生是一個情感豐富、充滿個性的個體,他們渴望自己能“發號施令”。為了盡可能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教師除了設立隊長職務外,還應安排一些人人可參與競爭上任的小崗位,如關窗員、推普員、圖書管理員、領操員、護花員等崗位。
寬容是一種理解,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凹核挥鹗┯谌?。”寬容不僅是教師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學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強大精神力量,給學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選擇、自我進步的時間、空間與主動性,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和創造力。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