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心智形成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系統的思想品德教育能讓學生受益終生。就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課和其他課程比較而言,這門課有著很強的德育功能。本文分析了小學思想品德課運用對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在該階段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推行對話教學提出了可行性較強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 思想品德課 對話教學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106-02
在學術領域內,對話是反對話語霸權的有效形式,通過對話,讓人們有更多看問題的視角。在教育領域內,“對話式教學”已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199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指出:“通過對話和各自闡述自己的理由進行爭論,這是21世紀教育需要的一種手段。”① 具體到小學思想品德課上,采用對話式教學顯得很有必要。如何在具體的小學思想品德課上實現對話教學?如何讓這一教育理念在實際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踐中得以實現?這是值得我們一線老師深思的問題。
一 小學思想品德課對話教學的現狀
因為對話式教學是新課標的重要內容,所以受到了各個學科老師的青睞。有了對話教學的意識,相比之前的單方面的傳授式教學,本身已是一個進步,但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對話教學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這一教學理念的實施過程,存在著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具體表現如下:
1.刻意追求師生對話,迷失教學目標
新課改更注重了師生對話式教學,并把這一教學內容作為重要的一項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但是在我們的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有些老師為了追求對話的效果,卻忽略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往往是一節課熱熱鬧鬧,卻沒有實現教學的目標。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他們需要一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教師的導向作用在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2.課堂對話教學停留在形式化階段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的對話式教學中,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形式化的階段,有些看似對話式教學的過程,實質上和這一理念相距很遠。如在“熱愛勞動”這一主題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們思考更多的是“熱愛勞動是什么”這個層面上。但為什么要熱愛勞動?熱愛勞動的意義是什么?這些層面的對話并沒有完全展開。這種停留在表面化思考的對話,并不能啟發孩子們更多的思考。
3.課堂對話教學脫離學生實際生活
眾所周知,小學生處在教學的初級階段,他們并不具備理論層面思維的知識儲備,也沒有太多理論層面思維的習慣。如果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上,我們對話教學的主題和他們的實際生活脫軌,往往不能引起學生參與對話的興趣,也不能完成老師的教學目標。在小學思想品德課上,教師們往往不能讓學生們結合他們所熟悉的父母、同學等社會關系來發表想法,而是要學生談社會現象、歷史人物。小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知識儲備在這些主題方面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想法。這種“舍近取遠”的討論,往往會造成“冷場”。
二 改善小學思想品德課對話教學的策略
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以小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它的教學目標也是在這一基礎之上促進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只有把握了這一核心的理念,才能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策略。
1.優化小學思想品德課的硬件環境
改變傳統的桌椅擺放方式。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們的課桌和椅子都整齊地排著,而老師則在三尺講臺之上。這種老師在上,學生在下的方法不適用于對話式教學。因為這種方式會讓學生形式一定的心理壓力,對話也不是平等性的,有的性格內向的小學生甚至不敢說話,更談不上對話了。教師不妨走下講臺,坐在學生們的身邊,像朋友一樣和學生相處,和他們交流,這會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或可以把桌椅在對話式教學的課堂上排成圓形,老師在中間,同學們環繞四周,從而暢所欲言。這種桌椅擺放方式也是我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國外接軌的新形式。
2.建構學生合作關系
我們知道,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他們在對話中,往往顯得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不足,但是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他們的交流卻很活躍。教師不妨讓他們之間有更多的交流,自己則更多地聆聽和提示。如在關于“熱愛勞動”這一主題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互相談自己在家做過的家務活,教師及時在一邊做出引導。
3.所有對話盡量貼近學生實際生活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理論水平都有限,所以思想品德對話教學的話題一定要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才能讓學生們有話可說,不會陷入尷尬局面。如在“尊老愛幼”這一主題的教學中,讓小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談談自己是如何尊敬老人的。切忌讓小學生談他們所不熟知的生活,造成假、大、空的思想品德教育局面。
三 結束語
對話式教學還是一種發展中的教育理論,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把這一教育理念更好地應用在教學實踐中,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從而讓小學思想品德課走向真正的對話。
注 釋
①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參考文獻
[1]佐藤學.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鐘啟泉譯)[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張光陸.對話教學的課堂話語環境:特征與構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2(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