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有很多寫法,但萬變不離其宗:選材真、情感真、語言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作文,否則,就猶如剪彩為花,刻紙為葉,不可能有生命力。
當然這需要勤積累、多練筆。我認為隨筆化作文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隨筆化作文,就是用日記、隨筆體裁來記錄自己熟悉的印象最深的人、事、景、物等,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片自由寫作的天地,讓他們的心靈自由飛翔,讓他們的個性充分地張揚。我平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 讓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語文的外延即生活,所以要讓學生學會調動多種感官去聽、去看、去聞、去觸摸,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挖掘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及時地再現于文字。“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睂W生們經常抱怨找不到寫作的好素材,其實他們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生活處處有美景,精彩常在,關鍵是要留意。一沙一世界,一鳥一天堂。學生的生活圈子里也有動人的故事,不必舍近求遠。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必會“材源滾滾”,才思如泉涌!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相信作文也會有別樣的精彩!
二 說真話、實話、心里話
語言是情感的外衣,情動于衷故發之于外;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承載著表情達意的使命。作文的語言應忠實于生活,要盡量生活化。
在作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實話實說,事情是怎樣的,我就怎樣寫,勇于通過作文說出自己埋藏在心底的真實感受。有人說作文也要“打假”,我想主要是作文中的內容假、感情假。葉圣陶先生說:“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敝挥袑W生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寫起來才有話可說、有感而發、有情可抒。所以,作文內容最好讓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感受最深的、親身經歷的去寫才會更有個性。教師應讓學生知道作文其實就是表達自己喜、怒、哀、樂、思的一個載體與平臺,寫自己心中所想所感,不拘形式,務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我很喜歡看學生們的日記,因為日記拉近了我與學生們之間的情感距離。我通過日記了解到學生們的喜怒哀樂,點點滴滴,并及時地加以肯定、點撥,和學生進行交流。所以學生們能在日記中說真話、心理話。世界上還有什么比心靈與心靈溝通更讓人愜意的呢?
三 抒寫真情實感
寫作時抒寫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好的文章必然真情四溢。事實上,許多學生在寫文章的時候,缺少真情實感,缺乏激情的投入,很難想象,一篇連自己也感動不了的文章怎能打動別人?作文貴在情真,只有真摯的情感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班里有個學生(是個棄嬰,跟著養父母生活,養父母是農民,年屆六十),從小患小兒麻痹癥,雙腿和左臂殘疾,她在《生活永遠不會沒有意義》一文中寫到她為了不給養父母增添負擔,吃糖精炒雞蛋(她聽說這樣會死人)自殺未遂,養母知道后“幾乎跌倒在地上,淚水刷刷地流……她緊緊地抱住我哭著對我說,無論生活多艱難,她都不會嫌棄我,還要我無論處在什么境況下,都應該勇敢地活下去,活著就有希望……”她的語言完全是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這種情感感動著自己,也感染了別人。當時她在班里哭著讀,學生們哭著聽……真情投入,心靈交匯,必能造就精品文章!投入地寫一次,你也會有神來之筆!
四 重視日記、隨筆的有效評價
我覺得學生能堅持用心寫日記的原因有兩點:(1)主觀上自己有持之以恒的毅力。(2)教師能適時地加以點撥、肯定、指引。我認為后者更重要。我經常在日記中對學生的選材、立意、寫法等方面提建議,或和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學生有什么話會暢所欲言,所以作文中也能做到說真話、訴真情。
有的學生在日記中對我說:“老師,我最激動的時刻就是日記發下來的那一刻,我很想看看老師跟我又交流了什么。老師,當第一次發下日記我打開時,我很驚訝!我看到了一行行鼓勵的話語,覺得我的付出得到了老師的肯定,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力量。以前的日記交上去后,語文老師只給寫個日期,連只言片語也見不到。有時還讓語文課代表代看,所以我的日記就是應付。現在你竟然連錯別字、標點都給我指正了,我怎能不認真對待日記呢?老師,看我今后的行動吧!”
當學生們用心記錄了生活中的點滴時,老師也應該用心去品讀,和學生進行心靈溝通、感應,這樣學生才有繼續寫的動力。我希望語文教師能把握閱讀日記、隨筆的時機,燃起學生寫作的欲望,讓他們愿寫、樂寫,寫出流露真性情的好作文。現在班里有些學生的日記可以說篇篇精彩,有了日記、隨筆這個源頭活水,學生還愁寫作文嗎?
以上是我在實際教學中的嘗試,我堅信:培養學生做有心人,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擁有一定的詞匯和語句的積累、謀篇布局的能力、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和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為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就肯定能使他們寫出好的文章來。有了較好的寫作基礎,才能較好地領悟一些寫作方法、技巧,才能寫出“人人心中有、他人筆下無”,乃至“他人心中無”的好文章來。只有科學地指引學生,用赤誠之心去鑄就學生生花的“妙手”,做到“我手寫我心”,學生就能寫出好的作文。古人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蔽艺f:“文章本心成,妙手必得之!”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