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所提倡的教學模式是生活化的教學,主要是將學生們所熟悉的生活作為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將知識融入生活,在生活中體驗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中,其內容和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可以將生活和生物學習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對生物探究產生欲望。本文就高中的生物教學進行了探究,分析如何將生物的教學變得生活化,以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2-0132-01
在生物課程的學習中,注重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可以讓學生在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中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對于生物學科,其基本的理論是從生物實驗中產生的,高中生物課本上講述的很多知識,在社會生活中都有體現,我們要將其應用到生活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們自覺參與到生物學習之中,在不斷地探究和討論之中愛上生物的學習。
一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原則
將高中生物的教學引入到生活之中,能夠把原本比較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和具體化,這樣便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在進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
主要是對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生命現象和活動的周期等進行研究。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授課中,主要講述的是自然界中的生命現象和活動,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思考和認識。在高中的生物學習中,很多知識點和生活都有著關系。如果在對書本上的問題進行解決時,發現與實際的情況不符,既要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又要把握科學性的原則,防止學生由于缺乏經驗而對知識的了解產生混亂。教師可以在這時提出一些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們從生活中走出來又重回生活。
2.主體性原則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將知識傳輸給學生,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過去教學的過程中,運用的方法較單一,課堂氣氛較沉悶,不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難以對重點知識進行掌握,同時不能將其反饋于生活。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主體性原則,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本和生活聯系在一起,便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更好掌握。
二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實施
1.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
在對高中生物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基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對學生們進行生活化的引導,讓學生們對生活進行體驗和認知,推動學生們在生活中進行思考,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并對其進行應用。在教學過程中,要了解每個學生自身的特性,針對生活的環境設計教學活動,要為學生們所熟悉,讓學生將生物學習的知識和生活進行有效的結合,在生活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和動力??梢宰寣W生們互相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鼓勵他們進行探究,促使他們通過學習書本上的內容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
2.增強生活化的課外實踐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課外活動和課后的作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些方面的時間和空間安排上應是比較自由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運用課外實踐,讓學生們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對生活的感受和認知,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的習慣,讓他們對生活進行更加深入的觀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選擇更好的方法來解決。
3.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了解,然后根據教學的內容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產生學習的欲望。由于生物和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們設計他們所熟悉的內容,營造一定的氣氛,使得學生能在輕松的環境下對知識進行吸收。要以學生們最常見的現象作為教學中所構建的情境,來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開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 總結
總之,高中生物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是比較密切的,很多問題都能通過在生活中找到一定的案例來加以探究和解決,這樣就使得需要解決的問題形象生動,便于思考。所以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必須要將生物課本上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永靜.淺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1(11)
[2]呂增印.“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生物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9)
[3]趙秀清.淺議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運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6)
〔責任編輯:龐遠燕〕